|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故城镇
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故城县 > 故城镇主页
〖故城镇简介〗
故城镇位于故城县东北部,镇域面积52.26平方公里,耕地5.7万亩,辖37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人,东邻山东德州市,南靠千年卫运河,邢德公路境内长11公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故城镇作为古县城,历经沧桑,历史积淀和文化遗存十分丰厚,原有古建筑百余处,有“故城七十二座庙,德州七十二座衙”之说。龙凤贡面是故城镇特产,选料考究,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据说清乾隆帝对故城挂面称赞有加,并让地方官员每年选送精品进贡,从此就有了“宫廷贡面”的美誉。运河大秧歌既刚健、豪放又婀娜多姿,美不胜收。运河水的灵气孕育了一代一代优秀人物。明清两代共出举人40余人,进士20余人。明代李咨、李际可、李献可父子三进士传为佳话。历届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曾组织编写了《古镇风姿》一书,并请专业人员规划设计,明确了“发展新城区,挖掘老城区;新城区偏重居住商贸,老城区偏重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小镇。
〖故城镇特产〗
郭庄旋饼
郭庄旋饼是国内独具风味的熟食加工产品,该产品始于元朝,兴旺于明朝,在长江以北,郭庄旋饼遍布各城镇。 该产品特点:由面点师精细加工并烤制而成;外焦里嫩;味香不腻,百吃不厌,易于保存。据该县县志和山东武城县志记载,闯王李自成带领义-战南北,路经 故城,食此饼后,连续称赞,扬手一挥言道:可为义军将士随行食
故城龙须凤尾贡面
故城龙须凤尾贡面 故城龙须凤尾贡面产品细如丝,空如竹,白如雪,韧如藤。入口细腻柔软,清香可口,有筋骨,不发粘,易消化。且一煮即熟,常煮不烂,冷后加热仍复保持原样、原味。因条细心空,吸水力强,食时,汤面各半,但将面挑起,汤面一体,不见碗中有汤;放回碗中,汤水又复析出,是为该面最为独特之处。
龙凤贡面
产于怀宁县,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怀宁石牌镇有人在朝中为官,七十寿辰时,其弟千里迢迢将家乡的“长寿面”送京祝寿,其兄又将此面送给宋太祖赵匡胤进“御膳”。宋太祖因觉美味可口,传旨年年进贡,故称“龙凤贡面”。龙凤贡面与一般面条制作不
武城旋饼
旋饼是山东武城传统名点。相传崇祯17年春,李自成攻打北京,路经武城。闻香下马,带领身边随从径入小小的馅饼棚,饱餐之余,兴致勃勃地看了馅饼师傅的旋转技艺,说“你闪持着馅饼牌子,看这做法岂不是旋饼吗?”于是,武城旋饼因此而得名。 武城旋饼选料精良,面要上等,肉要瘦肉,其制作更加讲
故城三豆
故城三豆系指故城地方特产红小豆、绿豆、黑豆三种小杂粮。当地生产生态环境极其适合杂粮生产,现有生产基地5万亩,年销售产品5000吨。故城三豆产业化经营合作社的主导产品“甘珠”牌红小豆,连续六届被评为“河北省名优产品”,2004年被国家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2006年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畅销日本、
故城龙凤贡面
龙凤贡面是故城县特产,主要产地在故城镇.龙凤贡面也称龙须凤尾贡面,因面条匀净细长,状似龙须,并曾作为宫廷贡品而得名。传说一:故城龙凤贡面分圆条和扁条形两种,圆条细而长,中间有孔,称“龙须面”;扁条平而直,薄如纸,称“凤尾面”。此面起源于明朝,为衡水故城镇齐氏始创,迄今已有500年的生产历史。明朝宣德
〖故城镇景点〗
十二里庄教堂
十二里庄教堂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十二里庄教堂为清代古建筑,位于衡水市故城县西半屯镇十二里庄村。 2008年10月20日十二里庄教堂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二里庄村:十二里庄村位于西半屯镇郑清线4公里处,面积为26公顷,户籍人口1371,现有党员18人,村两委班子6人。……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为衡水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位于衡水市故城县县城南30公里处的建国镇霍庄村,东与山东省武城县、夏津县隔京杭运河相望。南、西与邢台市清河县接壤,距省会石家庄270公里。1995年被中共衡水地区委员会、衡水地区行署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
东营项目区
故城县营东项目区地处饶阳店镇西部,邢德公路北侧,一期建设用地487.5亩,总投资1.3亿元,仅距京九铁路7.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组织便捷,可容纳30余家企业入区经营,年生产能力可达300万件裘皮服装及装饰品,是全县投资规模最大的皮毛一产乡镇工业园区,已被省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审批,正式定为200
夏庄工业区
夏庄工业项目区总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详细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由大连理工学院规划设计。项目区总体规划为“一区四园”,即工业园、物流园、商住园和农业生态园。工业园又划分为建筑建材园、化学工业园、轻工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等四个园。在园区建设上,坚持“高起点规划、高目标定位、高层次开发、高速度发展”的原则,
西苑工业园
西苑园区在原有1000亩规划设计的基础上,05年聘请衡水市规划设计院对项目区进行了再次的修订,使项目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达到了10平方公里,并将园区规划与县城规划有机结合,项目区计划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5亿元。03年首期开发面积1000亩。2006年二期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修建7条总长6700米的道
庆林寺塔
庆林寺塔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庆林寺塔位于河北省故城县郑家口西南的饶阳店村东。庆林寺塔原属庆林寺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因年代久远,现其他建筑已荡然无存,惟有宝塔独立,亦称饶阳店塔。据饶阳店关帝庙的碑文记载:北宋初年,有饶、杨两姓在此开店,故名饶杨店。在塔的内壁上,有许多游人题的诗词。早期出的《武城县志》
〖故城镇人物〗
师树简
师树简,1921年12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故城县。后迁居山东济南。其父在一外商公司任职员,深有寄人篱下的感触,决意将来让儿子学成做有名望的医生,遂促使师树简自幼年即勤奋好学。加之在他读书的年代,国家贫困落后,内忧外患,使他萌发了强烈的读书救国的思想。“七七事变”济南沦陷,他转到天津学习,1940年高
刘波
刘波同志生平(1922-2011)原福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刘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5月12日在福州逝世,享年89岁。刘波同志1922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故城县随庄村,少年时期读私塾、念高小,后到济南市立中学求学,逐步接受进步思想启蒙和熏陶。“七七”事变爆发后,受到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他积极
王群伍
王群伍,1920年9月3日出生于故城县原隰乡前土营村,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故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民运部部长、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干事。1949年3月南下,1956年4月任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57年11月任湖南省衡阳地委书记,1959年3月任湖南长沙市委书记,同年
辛甫
辛甫,1919年1月生于河北省故城县前黄村,1939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加入故城县抗日大队和战委会,历任战士、战委会干事。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冀南故城县青年救国会组织部长、主任,故城县民运部长、抗联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期间,曾任冀南党校总务科长、冀南高唐县委副书记、刘邓补
郭青
郭青,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河北故城人,1982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衡水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1980.09—1982.09,河北省衡水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学习1982.09—1984.07,河北省故城县杏基乡团委书记1984.07—1985
王道
王道,生于明弘治十四年(1478),卒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字纯甫,号顺渠,明朝官员,思想家、理学家。明山东东昌武城人,今故城县建国镇冯王庄人。少颖悟不凡,十八领乡荐登正德辛未进士,初选翰林庶吉士。以就养祖母及继母力辞前职,改应天教授擢吏部主事,历员外郎中。选法公平,门无私谒,以辅臣薦升左春坊渝
赵苞
赵苞,字威豪,东汉官员,以忠节传于世。东汉甘陵东武城人,今故城县西半屯镇瓦子庄西。初仕州郡,举孝廉,再迁广陵令。视事三年,政教清明,再迁辽西太守,抗厉威严,名振边族。到官明年,遣使迎其母妻,行至柳城为鲜卑所劫,质苞母载以击郡,苞帅步骑与贼对,贼出母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
贾臻
贾臻(1809—1869)诗人。字退崖,号运生。翰林出身。1850年为河南省河南府知府。1853年,在开封对抗太平天国北伐军,赏花翎。1857年,镇压捻军有功,以道员加按察使衔。为胜保办理营务,督办粮台。办理招抚苗沛霖、李昭寿等,赏二品顶戴。1859年,以浙江宁绍台道升河南按察使。次年,升河南布政使
张福恒
张福恒,1931年10月生,河北故城人。1960年6月入党。1951年7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1945年12月为天津河北3条石汇昌铁工厂学徒、工人。1951年4月为天津振华昌记厂(后改名为联合钢铁厂、又改名为地方国营轧钢厂)工人。1953年1月为天津第1机床厂工人,任副厂长,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冯治安
冯治安(1896年—1954年),原名治台,字仰之,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河北省故城县辛庄乡东辛庄人。自幼贫苦,少年从军,投身冯玉祥将军麾下。1926年随冯玉祥五原誓师,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四师师长,14军军长,23军军长。1928年入陆军大学学习,次年毕业任28师师长
崔林
崔林(?-244年),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诸城)人。三国时曹魏大臣,崔琰从弟。曹操平定冀州,任命崔林为坞长,后改任御史中丞。魏文帝时,为幽州刺史、大鸿胪、司隶校尉。明帝时,升-,封安阳亭侯,后进封安阳乡侯。正始五年(244年)卒,谥孝侯。 其家族即著名北方大族“清河崔氏”。大器晚成崔林大器晚
崔琰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的从兄,曹操帐下谋士。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对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在给杨训的书信中写道“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曹操认为此句有不逊之意,因而将崔琰下狱,不久崔琰即被曹操赐死。文武双全崔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