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寨乡景点
遵化尚禾源旅游综合体景区
遵化尚禾源旅游综合体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尚禾源旅游综合体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兴旺寨乡,东至胡庄子村东边界、西至何家峪村西边界、北至现有矿坑山场、南至沙河南侧,景区面积5.9平方公里,由原尚禾源集团引入碧桂园集团、百悦文旅集团联合投资72亿元建设打造。现已建成小镇风情、农业科普、乡村民宿、田园观
蜈蚣坝
蜈蚣坝为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蜈蚣坝位于遵化市遵化镇。蜈蚣坝为唐山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抗战烈士陵园
长城抗战烈士陵园为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二十九军抗日(长城抗战)烈士陵园,位于遵化市西25公里石门镇,紧靠邦宽公路。陵园坐北向南,占地58.5亩,据说当时的陵园砖瓦木料取之于蓟县的傅恒墓。原大门上方横悬“二十九军抗日烈士陵园”十个一尺见方的大字巨匾,于1937年被日本鬼子毁掉。内建瓦房10间,专供烈士
汤泉遗址
汤泉遗址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汤泉遗址为明代古遗址,位于唐山市遵化市汤泉乡汤泉村。 汤泉遗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旺塔
永旺塔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河北遵化市马兰峪村有一座古塔,名为——永旺塔.现在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塔高17米,底径3米,整体为八角8层密檐实心结构.永旺塔由塔刹、塔身、塔基3部分组成.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用方石砌成,上层须弥座由青砖垒砌,束腰32个壶门间柱相隔且均有砖雕.座上为砖雕斗拱出檐,檐上第
遵化人民公园
遵化人民公园主要是供市民游览、休闲、健身和娱乐,同时具有弘扬遵化的历史文化、改善城市小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功能。整个公园共划分四个功能分区:一是入口景观区,是一个半圆形的广场,可容纳万人休闲-,广场两侧是一组气势磅薄的柱廊,柱廊中心是圆形跌水水池。广场中心是大型喷泉,内嵌万里长城和遵化风光的浮雕,突显文
鹫峰山栖云寺
鹫峰山栖云寺为文化旅游景点。栖云寺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侯家寨境内的鹫峰山上,建筑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唐代初期开始,栖云寺便历尽沧桑,其间虽然迭经兴废,但始终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栖云寺究竟建于何时?史无明文记载。据明孝宗弘治四年所刻《重建鹫峰山栖云寺记》碑文称,寺之始建年代,“纤细莫能究
清定陵(咸丰陵)
定陵是咸丰皇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界内最西端的平安峪。定陵始建于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日,完工于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前后计有7年半的时间,净耗白银三百一十三万四千五百四十七两之多。定陵陵址是由江西巡抚及吏部尚书等人相度的,咸丰也曾亲临阅视,认为平安峪“左龙蜿蜒,右虎训俯,贴身蝉翼、牛
遵化桃花山
一.地理位置。桃花山位于遵化市党峪镇杨家峪村北,西距北京150公里,西距天津150公里,东距秦皇岛170公里,南距唐山50公里,112国道穿过境内,地域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二.桃花山风采。桃花山旅游区,是河北省境内最大的野生植物园。全年可接纳游客40万人次。景区面积1.5万亩,在方圆270余公顷
抗日英烈洪麟阁故居
抗日英烈洪麟阁故居为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洪麟阁是声震冀东乃至全国的抗日英雄,在我党影响下率先在冀东地区打响了-日本侵略的第一枪。去年他被评为唐山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大杰出人物。-总司令对冀东抗联极为称赞,对洪麟阁的牺牲表示惋惜。他说:“革命的成功要靠0人的英勇奋斗,没有党外杰出的志士仁人的协力共助也是
罗文峪长城
罗文峪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罗文峪,又称罗文峪口,是万里长城上蓟镇长城段的一处重要关隘。据《四镇三关志》记载:“罗文峪关,明洪武间(1368—1398年)建。”罗文峪关口狭窄,宽度只有4米左右,易守难攻。 关城紧挨着长城城墙,现仅存西墙遗迹。关城附近的长城保存完好。在关口处有长城主城墙和支墙形成的套城
甲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甲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遵化市铁厂镇新刘庄村,占地约7亩,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始建于1978年8月。铁厂镇境内的甲山烈士纪念碑是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2年,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成光率领八路军十二团将士,在我镇境内的甲山与数倍于我的日寇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共消灭敌人500
沙岭村石佛寺
沙岭村石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沙岭村石佛寺,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下营满族乡沙岭村中心位置的石佛寺,于明万历间(网查重修碑刻记领兵千把总朱松史证:朱松蔡元定从祀。万历二十四年进周敦颐父周辅成从祀,位居程晌之上)重修。始建无考。日军侵华期间石佛寺严重遭毁,于1966年7月,村民在佛前挖坑将佛藏埋。2005年
塔头寺村保安塔
塔头寺村保安塔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塔头寺村保安塔,位于村西南,建于辽代,为遵化市保护文物。传说:塔头寺村西南一座山形似王八,王八头前是一条河,正要饮河水,为保一方平安,在王八头上建宝塔。传说宝塔不能倒塌,如果倒塌,将是塔倒一片江,冲毁南阁老湾(南部堡子店镇南阁老湾村),因此保安塔依然伫立。塔头寺村
洪山口古戏楼
洪山口古戏楼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遵化市小厂乡洪山口村中心,始建于唐代,明代改建,为砖木结构,座南面北,北面顶为歇山前厦,南面为硬山顶。戏楼中间有隔扇,将楼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分为砖砌戏台,前台口左右纵列2根明柱。南半部分为后台,后台东侧有券门,出入门上首分别写有“阳春”、“白雪”字样,东、西
沙石峪纪念馆
沙石峪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石峪纪念馆占地面积3647平方米,建筑面积894平方米,展陈面积1962平方米。(一)展陈情况沙石峪纪念馆主展览由和组成,辅助展览有纪念馆广场长40米,宽80米,广场中间为-总理汉白玉雕像,雕像建成于2008年8月1日,以缅怀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10周年。雕像高4.2
遵化御佛寺
遵化市御佛寺,座落在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清东陵附近的遵化市马兰峪镇塔山,占地18、46亩,寺院座南朝北,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以前。因为常住的一直是僧侣,所以是一座佛教寺院,但这里历史上供奉的主要是道教的神像,最早称“药王庙”,供药王孙思邈,清康熙年间又增设三皇,即轩辕氏、伏羲氏、
惠陵妃园寝
惠陵妃园寝坐落在惠陵西侧的西双山峪,是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的妃园寝。惠陵妃园寝仿定陵妃园寝而建。主要建筑由南而北依次为:一孔拱桥、东侧一座三孔平桥、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东燎炉、享殿、园寝门、宝顶下各有地宫,周围环以朱垣。大门外建筑为灰布瓦盖顶,大门内建筑均以绿琉璃瓦覆顶。惠陵妃园寝
清惠陵(同治陵)
惠陵是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的陵寝,位于景陵东南三公里处的双山峪,载淳在位十三年(1862-1874年),生前一直未建陵寝。死后,于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清廷选择双山峪为万年吉地,二月二十三日确定陵名为惠陵。自光绪元年八月初三日动工,至光绪四年九月竣工,(1875-1878年)历时三年
孝东陵
孝东陵位于孝陵东侧,内葬清世祖福临的孝惠章皇后以及二十八名妃、格格、福晋。孝东陵始建日期和竣工日期待考。孝东陵建成后,初称“新陵”。康熙五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正式称为“孝东陵”。孝东陵的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是:三孔拱桥1座,东西朝房各5间,东西值班房各3间,隆恩门1座5间,东西燎炉各1座,东西配殿各
定陵妃园寝
定陵妃园寝为文化旅游景点。定陵妃园寝位于定陵以东的顺水峪,是咸丰帝妃嫔的墓地。该园寝与定陵同时兴工,于同治四年八月完工。定陵妃园寝在兴建过程中使用了部分宝华峪妃园寝的旧料,计有:石床5件、石门5件、枋子带门簪瓦片4件、中槛5件、门框10件、马蹄柱子10件,以及各式旧砖37752块。从设计到施工,定陵
裕陵妃园寝(香妃墓)
裕陵妃园寝是乾隆是乾隆皇帝的妃园寝,位于裕陵西旁,始建于十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续建,二十七年完工。裕陵妃园寝初称妃衙门,建有一孔拱桥及平桥、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燎炉、享殿、琉璃花门、宝顶,环以红墙。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因乾隆帝的宠妃纯惠
慈安陵
普祥峪定东陵是孝贞显皇后(慈安皇太后)的陵寝,位于昌瑞山南麓偏西之普祥峪,东边之并排而建的是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两陵均居咸丰帝定陵之东,因而,统称为定东陵。同治五年(1866年),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派出大学士周祖培等来东陵为其选择万年吉地。因为定陵西侧界临西大河,无地可选,便在定陵东侧选中了平
慈禧陵
定东陵是咸丰皇帝的孝贞显皇后和孝钦显皇后的陵寝,一在普祥峪,一在菩陀峪,两陵并排,表面看来规模、形制完全相同。与帝陵相比较,后陵没有大碑楼和石像生,建筑布局相仿,然规模较小。两座陵寝在所有皇后陵中均属上乘,但慈禧还不满足。东太后慈安驾崩后,西太后大权独揽。她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严令原材
沙石峪村
沙石峪村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处。解放前,沙石峪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之称。解放后,在老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勤劳朴实的沙石峪人硬是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先后使400亩荒山变成良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六十年代,周总理几次飞抵沙石
景陵皇贵妃园寝
景陵皇贵妃园寝为文化旅游景点。景陵皇贵妃园寝位于景陵妃园寝东南0.5公里处,座北朝南而建,内葬康熙皇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怡皇贵妃。该园寝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建筑布局从南至北依次为:一孔拱桥及平桥、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燎炉、东西配殿、享殿、园寝门,后院内东、西并建两座方城、明楼和宝城、宝顶
昭西陵
昭西陵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孝庄文皇后的陵寝。该陵坐北朝南,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下马牌、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隆恩门、三座琉璃花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为地宫。陵寝前东侧建有制作祭品的神厨库。康熙二十六年
清景陵(康熙陵)
景陵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位于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该陵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十日动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工。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下马碑、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二柱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
清孝陵(顺治陵)
孝陵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的陵寝,位于瑞山主峰南麓,背后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区主轴线上。后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体会了“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孝陵的陵址是由顺治皇帝生前择定的。但由于定鼎之初,战事不断,国库空虚,加之顺治帝正当英年,并未急于兴建。
清裕陵(乾隆陵)
裕陵是清入关后第四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