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东胜街道荣华社区
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望奎县 > 东胜街道 > 荣华社区主页
〖荣华社区简介〗
荣华社区是黑龙江绥化望奎县东胜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2312210030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31221。邮政编码为15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55 ,车牌号码为黑M。荣华社区与广场社区、花园社区、金源社区相邻。
〖荣华社区特产〗
风味烤排骨
风味烤排骨 原料: 900克排骨配料:2汤匙酱油,3汤匙海鲜酱,1汤匙料酒,五香粉适量,2茶匙糖,¼茶匙辣椒酱,2瓣大蒜捣碎,香菜适量。 做法: 1、将肋骨切成条状,待用。 2、做腌泡汁,将酱油、海鲜酱、料酒、五香粉、糖、辣椒酱和蒜泥在一个大碗里拌匀。 3、将切好的肋骨条码放在一个盘子
鸡脖子
鸡脖子 原料: 鲜鸡脖,辣椒,剁椒,花椒,葱,姜,大料,桂皮,香叶,白酒,盐,酱油及不认识的香料若干。 做法: 1、鸡脖子洗干净。在一个大盆中放入剁成末的葱姜,倒入较多的白酒、盐,把洗好的鸡脖子放入拌匀,腌一宿(最好用白酒,试验过,比料酒腌出来的好吃)。 2、第二天,把腌好的脖子放入沸水锅中焯掉血末
砂锅焖狗肉
砂锅焖狗肉 砂锅焖狗肉,是东北许多地方的风味名菜。此菜色泽金红,香味扑鼻,汁浓味醇,酥烂醇鲜。 配料:狗后腿肉500g,薄荷100g,白糖10g,干辣椒25g,白酒10g,葱10g,姜10g,大料6g,草果10g,花椒粒2g,精盐20g,菜籽油120g,酱油20g,肉汤150g。制作方法: 1、将狗
砂锅炖狗肉
砂锅炖狗肉 “砂锅炖狗肉”,也是土家人爱吃的一道传统菜。它的烹制的方法是这样的:先将带皮狗肉3斤,洗净并切成3大块,放入锅内用明火烧开,再取出清洗一次,清洗后再放入砂锅内加清水(水量以没过狗肉为宜),并放进佐料(姜片、葱把和白酒1两),加盖,先用明火烧开,再用小火煮10至15
望奎马铃薯
望奎马铃薯是黑龙江绥化望奎县的特产。马铃薯是望奎县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以“黄麻子”为主要种植品种,以东郊乡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黄麻子”土豆已成为黑龙江省特产。今年,这个县以“黄麻子”土豆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全县种植面积15万亩,亩平均单产2.3吨,总产量达到34.5万吨,已销售全国14个省、
高贤老酒
高贤老酒原名“德裕恒”的烧锅,位于黑龙江省望奎县惠七镇,始建于1909年,由旗人高贤创建。高贤老酒专取千年“神泉”老井的水为酿造用水,以寒地黑土的特产东北大高粱为主要酿酒原料,采用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心酿造而成。高贤酒业拥有百年的历史,所产的系列高贤老酒,专取千年“神泉”老井的水为酿造用水,以寒地黑土的
〖荣华社区景点〗
望奎县满族博物馆
望奎县满族风情园,是省内唯一一家满族博物馆,也是我市民族文化旅游代表景区。博物馆化建设作为打造特色文化强县的重要内容,夯实基础设施、建立文化队伍,满族文化成为这个县文化建设的鲜亮一帜。望奎县满族风情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1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本园主展厅展示的内容分满族的
林枫故居
林枫故居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林枫故居位于县城东南隅,年代为1918,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1年1月12日,林枫故居被公布为第4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戚家围子墓群
戚家围子墓群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戚家围子墓群位于望奎县,年代为早期铁器时代,类别为古墓葬。1999年1月10日,戚家围子墓群被公布为第4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厢兰头遗址
厢兰头遗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厢兰头遗址位于县城东南卫星乡厢兰头屯南约2.5公里处,呼兰河右岸的二级阶地上,年代为青铜时代,类别为古遗址。1986年12月17日,厢兰头遗址被公布为第2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光寺
红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红光寺红光寺座落在黑龙江省望奎县卫星镇境内,始筹建于1994年,望奎县地处我国北方,亦属边远地区。卫星镇庙山上原有一座庙,民国时期被土匪占据为匪巢,后为剿匪,庙被扒掉。因山上有庙,当地人称此山为庙山。1994年,五台山僧人慈佛法师四方-,在望奎县城内建起了一座念佛堂,从此,佛法
望奎县烈士陵园
望奎县烈士陵园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望奎县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位于望奎县城内东北角处。全园占地2万m²,周围古树参天。1946年6月3日“河口事件”牺牲的冯耕夫、胡再白、王秉衡之烈士葬于园中。每年烈士墓和碑文及四周栏杆进行一次油刷,供人们祭扫、悼念。1984年,陵园四周修起
〖荣华社区人物〗
刘国中
刘国中,男,汉族,1962年7月生,黑龙江望奎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压力加工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1978.10—1982.08 华东工程学院炮弹系触发引信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1982.08—1985.09 黑龙江省哈尔
张锡武
张锡武(1899-1934),双龙城(现黑龙江省望奎县正白旗屯)人。青年时代投身绿林,报号“天照应”,活动在青冈、望奎、木兰、安达一带,渐而形成一股势力,成为黑龙江地面颇有名气的绿林首领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被地方收编,委以黑龙江省步兵第二旅中尉排长之职。不久因事被羁押在省城齐齐哈尔监狱
张贵喜
张贵喜(1915-1984)。灵山乡正蓝前头村人。1923年。望奎县瘟疫流行,张贵喜的伯父和父母几天之内相继被灾疫夺去了生命。他和哥哥只得靠讨饭度日。不久。被好心的同乡耿有库之父收留扶养长大。幼年时放猪、放马,“扛半拉子”。年壮时当长工、赶车、打头,饥寒交迫,受尽了地主的-摧残和剥削。解放后,张贵喜
张继德
张继德(1902-1957),望奎县灵山乡白后三村人。自幼喜影,15岁从师习艺,专攻旦角。18岁出师登台演皮影,独树一帜,被称为江北派皮影的代表。嗓音甜润,唱腔流畅,字正腔圆,在《五峰会》中饰暴彩文,在《双失婚》中饰魏冰心,在《杨家将》中饰穆桂英,《香锦帕》中饰祝香女。用“西口流水”、“三顶七”、“
郑春龙
郑春龙 (1964.4—)别名晓玉,黑龙江望奎人。擅长版画、油画。1981年入伍,1991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昆仑》杂志美术,1994年调运输工程学院任美术教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杂志社美术。作品《黄土地的记忆 》获全国5·23美展铜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永恒的魅力》入选全
朱雅楠
朱雅楠 (1965~)笔名沙光。女。黑龙江望奎人。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0年在黑龙江省望奎县粮库工作。1991年后主编《中国诗选》。1997年任北京仓灯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天使之声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琥珀
于波
于波 (1946~)黑龙江望奎人。中共党员。1986年大学毕业。历任黑龙江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工人、中科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图书馆馆员、黑龙江画报社、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初中生优秀作文》月刊主编,编审。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首届少年儿童报刊优秀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