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
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洛宁县主页
〖洛宁县简介〗
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洛河中游,居北纬34°05′~34°38′,东经111°08′~111°49′之间。最高海拔为2103米,年平均气温13.7℃,日照2217.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东与宜阳县接壤,南与嵩县、栾川县为邻,西与卢氏县、灵宝市相连,北与陕县、渑池县比肩。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59公里,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占洛阳市总面积的15.2%。自然特点为“七山二塬一分川”。全县辖18个乡镇,386个行政村,44.5万人。县城居县境东部川区地带,北依凤翼山,南临洛河水,西至中原村,东到北寨桥,总面积10.06平方公里。东距郑州195公里,洛阳89公里,宜阳县城55公里;西距卢氏县城134公里,灵宝市176公里;南距栾川县城176公里,嵩县县城90公里;北距陕县县城86公里,渑池县城73公里。境内交通干线为郑州至卢氏公路(郑卢路),其次洛宁至三门峡(洛三路)、洛宁至渑池(洛渑路)、洛宁至栾川(洛栾路)、洛宁至宜阳(宜故路)公路四通八达。县城通往各乡(镇)有班车和公交车,交通条件比较便利。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洛宁县被确定为全国对外国人开放县之一。洛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版图似灵龟翘首迎曦,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仓颉造字台、洛书出处碑彰昭历史悠久,仰韶、龙头文化遗址凸显底蕴厚重。历代骚人墨客、学士名流在此流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富饶而优美的自然风光,使这片土地成为镶嵌在豫西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人文历史悠久的历史,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洛宁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资源方面不胜枚举,而河洛文化又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有饮誉中外的河洛文化标志“河图洛书”的洛书之源“洛出书处”,汉文字之源“仓颉造字台”;乐津之源黄帝乐师伶伦取竹为管之“嶰溪谷”,大禹劈山导洛之龙头山、禹门河和大禹治水遇鹿之处夏鹿台,元惠宗敇赐匾额之“洛西书院”,清帝敇修之程颢、程頣祠及其后裔总兵程福亮故居,元代朝廷所建规模最大、以英宗尊号命名的寿安山昭孝寺主持光禄大夫大司徒释源宗主云麓和尚塔;明末清初神笔王铎与其姻亲张鼎延书信往来酬答之墨宝琅华馆贴碑刻珍藏之所琅华馆;隋炀帝陵,工部尚书宋礼墓、吏部尚书耿裕墓等百余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陵墓;明末李闯王义军女将红娘子长眠山川之青冢和保存完好的多处官宦故宅和古民居,以及独具风格的古寺宇等等。仓颉是洛宁人,创造了文字。2017年10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洛宁县为2017年国家园林县城。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洛宁县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洛宁县特产〗
野菜蒸肉的做法
田间地头的野马齿苋采摘回来蒸制晒干,再经一番精巧烹饪成为席上珍品。制作:把马齿苋干浸发、清洗,放在锅中用上汤煨过,榨干水份后调味;五花肉切片,在盘底铺起,梯形排列,再把野菜铺在肉面,然后入蒸笼蒸熟。在蒸的过程中,五花肉肥油漫漫渗进菜中,蒸熟后倒扣入碟,肉在上菜在下,味汁滋润着野菜,使其更加油滑入味,
洛宁竹帘
最早出现在明代,品种包括门帘、窗帘等。花样有燕形、曲线形、直线形、满天星形等。编织者根据竹节情况,巧作安排,制成各种优美图案。其中尤以燕帘最为有名,它利用竹子碧绿与竹节淡黄的自然色彩,构成一幅幅清幽淡雅的竹燕图,引人入胜。
娃娃鱼
娃娃鱼生长在天水地区的水涧急流之中,为我国珍贵动物之一。其学名叫大鲵,性情迟缓,视力差,触角灵敏,耐饥饿适于饲养。娃娃鱼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猎及食用。
锅盔夹肉
锅盔夹肉 与饼卷驴肉有异曲同工之妙,味美,比饼卷驴肉稍腻,有独特的熏猪香味。与陕西肉夹馍最大的不同在于,锅盔夹肉的饼是椭圆状的。 锅盔夹肉一般采用熏猪下水肉、汤油制作,每斤面粉掺水6两和适量的盐和成面团,静署稍场,搓条下成1两2个的剂子,在面板上摆齐,每个小剂用手按扁刷上油,由外向里叠起来,拿住头拉
牛肉扯面
小盆似的粗瓷大碗,泛白浓郁的汤水,粗厚筋软的拉面,一小撮嫩香的香菜,一筷头油炸辣椒,一搅,那叫得劲儿。本来羊、牛肉是宁夏、内蒙的特产,拉面是陕西的特产,经洛宁人一融合并加以发挥,成了洛宁的名吃。许多洛阳、郑州、三门峡等外地人不远“百里”慕名而来。
洛宁锅盔
客到洛宁,不吃洛宁的美食卤猪肉夹锅盔,可谓一大憾事。 卤肉,乃是把猪肉放入加好各种佐料的铁锅中焖煮而成,色棕,味香。锅盔,就是把发酵的面抹油分层垫上盐、葱花等擀成半寸厚的圆饼,放在内垫小石子的铁锅里,底部用木炭加火,上下紧翻。烙成又黄又酥又焦的大饼,即曰锅盔。把锅盔切成两半或四分,刀从中心切缝,内夹
〖洛宁县景点〗
广化寺(河南省洛阳市)
洛阳广化寺 ,是北魏所建龙门八寺之一。八寺分别为石窟寺、灵岩寺、乾元寺、广化寺、崇训寺、宝应寺、嘉善寺、天竺寺。寺前山坡建有石阶,中有五层高大建筑包括高山门、天王殿、伽蓝殿、三藏殿、地藏殿。寺中另有无畏师塔、钟鼓楼、厢房等。其中“神水亭”内有千年神泉,俗传好人取饮时有水,坏人欲饮时井干。望朝亭,高居
王城公园
王城公园,始建于1955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中州中路,因坐落于东周王城遗址之上而得名,集牡丹观赏与历史文化、人文园林与自然园林为一体,是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综合性公园。公园占地面积37.5公顷,园内分为牡丹观赏区、历史文化区、大型游乐区和动物园四大景区,形成了 “牡丹争艳、周鼎雄踞、丹
中国国花园
中国国花园,始建于2001年9月,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大道2号,是集科普、科教、游览、保护文化遗址,以隋唐城历史文化为依托,以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熔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公园。公园总规划面积1548亩,园内自西向东分为西大门景区、牡丹文化区、牡丹历史文化区、历史文化区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始建于2005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王城大道,是以河南豫西地区地域性植物和隋唐城遗址文化为基础,坚持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集科研、科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植物园总占地面积2864亩,园内建设了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木兰琼花园、万柳园、岩石园、百草园、梅园、竹园
洛阳白云山风景区
洛阳白云山风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白云山风景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既有以白云洞、青蛇洞、仙人桥为代表的洞窟景观;以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多、规模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并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隋、唐、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
〖洛宁县人物〗
王建武
王建武,男,汉族,1958年8月生,河南洛宁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长期在原济南军区服役,曾任陆军第54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原济南军区联勤部政委等职务。2016年,升任西藏军区政委。2018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委员。2018年5月,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
程福亮
程福亮,字大功,清代河南永宁(今洛宁)人,宋代名儒程颐二十二代孙。他的八世祖程士谦从嵩县迁到永宁,在此安家落户。程福亮身材高大,气质非凡,喜好骑马射箭。嵩县土匪蒋双溪攻陷东宋寨,,烧杀抢掠。母亲康氏大骂土匪,被杀害。程福亮前往统帅府,请求官军协助捉拿土匪,终于提着土匪的头颅在母亲目前祭奠,报了杀害母
张鼎仕
张鼎仕同志生平(1922-2012)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离休干部、原宁波市(地区)邮电局局长张鼎仕同志(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7月16日16时20分在宁波逝世,享年90岁。张鼎仕同志,曾用名张丁巳,1922年11月生,河南洛宁人,1939年2月加入
彭仲韬
彭仲韬同志生平(1920-2009)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军区原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彭仲韬同志(正兵团职),因病于2009年3月7日10时30分在大连逝世,享年89岁。彭仲韬同志1920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洛宁县,1939年12月入伍,1
张洪
张洪,男,汉族,河南洛宁人,生于1919年2月,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河南洛宁县王范、河地小学和益阳县小学教员,延安边区政府教育科长、新文字干部学校科长,陕北浮陵县完小校长、县政府教育科长,延安县政府教育科长,山西汾西北人民工业学校教育科长,西北军政大学财经学院训练处副处长
杨正夫
杨正夫,河南洛宁人,生于1915年3月,1937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河南洛宁县地方学校“民先”组长,洛阳八路军办事处战士,抗大四分校学习后任豫皖苏联防委财政处会计,新四军四师供给部总会计,淮北四分区供给部财粮科副科长、科长,四师十二旅供给部财务股股长、生产科科长,安
卫振西
卫振西,男,汉族,1918年8月出生,河南洛宁人,1937年7月参加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甘宁边区战士、文书、会计,河南军区伊洛分区供给处股长、主任,豫皖苏军区供给部军事科副科长,安徽省阜阳县宫集区委书记兼区长,合肥市郊区区委书记、市农委办公室主任、市新华印刷厂党委书记、市西市区
杜国光
杜国光,1923年生,河南洛宁人,1939年1月参加革命,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豫皖苏边区四师测绘班书记员、西北空司航行处处长、民航高级航校训练部部长、民航湖南省局政委、民航总局科教局局长、民航广州管理局党委书记。1986年4月离休。(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
李俊甫
李俊甫又名李相杰,生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卒于1981年3月,洛阳市洛宁县人,中国当代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主要经历清代末年清代末年,政府腐败,软弱无能,帝国主义列强弱肉强食,企图瓜分中国;国内军阀割据,内战不息,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此间正是李俊甫成长中的青少年时期。他目睹清廷对外卑
张劭
张劭(1906-1987),乳名基劭,又名劭农。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聂坟村人。现代著名医药研究学家。1929年,考入河南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前身)医科。1933年,毕业后赴英国、美国等国留学,先后获英国雷思德研究院化学博士、美国圣约翰研究院生物学博士、英国皇家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冕博士
张纯明
张纯明(1902-1984),字镜轩,又名永昭,河南省洛宁县赵村乡凡村人。中国著名行政学专家。1917年,高小毕业,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英文科学习。1922年,考取公费留美资格,先后在伊里诺州立大学、耶鲁大学攻读社会政治学。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后来当过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是
郭振乾
郭振乾,男,汉族,1933年生,河南洛宁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高级经济师。曾任河南嵩县公安局审讯员、侦察员,中共河南省委秘书处干事,中共人大学生党支部书记。1954年后历任湖北省商业厅教育科副科长,湖北省商业学校副校长、中共湖北省委财贸办公室政治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