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黄歇口镇
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荆州市 > 监利市 > 黄歇口镇主页
〖黄歇口镇简介〗
该镇系历史名人伍子胥故里,因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名君”之一的春申君(名黄歇)在此客居而得名。黄歇口镇位于监利县西北部,全镇版图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6.1万,耕地面积10万亩,辖4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该镇区位独特,物产丰富,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商贸活跃,民风纯朴,具有浑厚得水乡风情和良好得发展前景。是国家重要得水稻生产基地。沐浴改革得春风,黄歇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坚持遵循产业化得发展思路,整合农业资源,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招商引资,采取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培育市场,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了粮食、畜禽、水产“三足鼎立”、农产品流通、加工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全镇经济驶入“快车道”。2002年,黄歇口镇经济综合实力跨入荆州市乡镇30强,是荆州市首批小康乡镇之一。。黄歇口镇特产与美食监利荸荠荸荠,俗称“地栗”、“马蹄”、“池米”、“凫茈”等。属莎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葡匐茎,先端膨大为球茎(这球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荸荠”);地上茎丛生,直立,管状,如龙须,浓绿色。性喜温暖湿润,……
〖黄歇口镇特产〗
子胥饼
春秋战国时期,列雄称霸,临潼斗宝,宣称胜者为霸负者为附庸之国。楚国派子胥出任赌使,众国使者都是有宝物器皿,车送人抬,熙熙攘攘,好生热闹,唯独楚国馆驿门前,冷冷静静,仅仅子胥身边只有随行三人,寓房里除了刀、剑、戟外,珠宝一件也没有。众使者皆曰:“楚国穷矣,穷得仅有几个大汉”。话
监利粮酒
监利粮酒原是监利县当地酿造的白酒的统称,现是湖北省监利县的知名白酒品牌。自古以来监利就是中国著名的产粮大县,也是是国内优质稻产区之一,素有得天独厚的粮食资源优势。追溯古代,由于江湖阻碍交通不便,粮食外运受阻,使得千百年来此地一直盛行利用余粮酿酒之风。由此,监利古老的酿酒工艺,世代发扬、源远流长,从三
监利大米
监利大米是湖北荆州监利的特产。监利大米产于监利县23个乡镇管理区,东至白螺镇韩埠村,南至三洲镇上沙村,西至程集镇曾周村,北至新沟镇东荆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35分—113度19分,北纬29度26分—30度12分。监利县是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监利原属云梦古
监利河蟹
监利河蟹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的特产。监利河蟹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蟹,甲壳钢,千足目,短尾亚目。生活于温暖湿润的江淮流域。监利地处古泽云梦,水面宽广且水生植物、腐植质丰富,为河蟹繁衍生存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所以“车螯近岸无妨取”( 唐.皮日休《送从弟崇归复州》)。俚称螃蟹,蟛蜞。河蟹营养丰富,
监利黄鳝
监利黄鳝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的特产。监利黄鳝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鳝营养价值很高,我国民间流传着“冬吃一枝参,夏吃一条鳝”的说法。相应的,黄鳝的市场价值也高,尤其是冬季没有野生黄鳝的时候,人工养殖的黄鳝价格超过30元一斤。监利县网箱养殖黄鳝历史悠久,90年代中期便有养殖户从事网箱养鳝,到2000
监利猪
监利猪是湖北优良地方猪种,为我国华中类型代表品种之一,具有早熟易肥,肉嫩味鲜,适应性强、抗病力较强、母性好、耐粗饲、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1956年全国猪种普查时,最先在监利新洲、堤头、朱河、尺八、上车等地发现,1959年统一命名为“监利猪”。监利猪以肉嫩味美而闻名,历史上有“监猪
〖黄歇口镇景点〗
荆州古城
景点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张居正街2号门票信息:20元开放时间:08:30-17:30交通指南:从宜昌长途客运站到荆州班车很多,每日从6:40—18:50有10多个班次。到达荆州后乘18路、16路公共汽车可到东门、新北门,乘坐15路公共汽车可到东门、新南门。 简介:这个著名的文化士城,座落在辽阔富
荆州博物馆
景点地址:湖北省江陵荆州镇西门门票信息:电话咨询简介: 在荆州市江陵区西湖之畔。成立于1958年。馆舍由古建筑开元观和新建的陈列楼、珍宝馆、办公楼等组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群,占地约3万平方米。 馆内设有考古、陈列、文物保管与保护等部门,以发掘、研究、展览江汉地区古代文物为主要业务工作。馆内收藏
荆州关羽祠
景点地址:湖北省荆州市新南门内环南路76号门票信息:欣欣成人门票价:20元起(省7元)。A.免费政策:儿童1.2米以下免票;7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免票。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2米—1.4米购儿童票。开放时间:7:30—18:00交通指南: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燎原路行驶2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
洪湖蓝田
景点地址:湖北省荆州洪湖市瞿家湾镇门票信息:80元/人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1米(含)以下免票;71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免票。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2(含)-1.4米(含)、60(含)-70周岁(含)之间老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购景区优惠票开放时间:8:00-18:00交通指南:
荆州古城墙
景点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张居正街2号门票信息:40元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现役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残疾人凭残疾证、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记者证、导游带团持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导游证免票。B.优惠政策:6-18岁之间的在校全日制学生凭学生证、60至
荆州洪湖
景点地址:洪湖市西南部门票信息:电话咨询简介: 是江汉平原上最大的水质无污染的淡水湖泊,位于洪湖市西南部。自新堤镇西行4公里即可抵达湖东岸边。洪湖面积348平方公里。全湖呈多边几何形,湖岸平直,湖底平坦。湖水呈淡绿色,大部分湖面绿水荡漾,清澈见底。 洪湖是湖北所有湖泊有机物含量最丰富的湖水,是我国
〖黄歇口镇人物〗
秦生祥
秦生祥,男,汉族,1957年2月出生,湖北监利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上将军衔。曾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2002年,任第38集团军机步第112师政委。2003年,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党务局局长。2005年底,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2011年8月,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2012年12月
解孝林
解孝林,1965年9月生,湖北监利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解孝林就读于武汉化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就读于成都科技大学
李乐成
李乐成,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湖北监利人,1991年12月入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学学士。1980.09—1984.08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一系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专业学习1984.08—1996.12湖北荆门市沙洋机械厂技术员、技术科科长、技术开发室主任、副厂长、厂长1
陈克昌
陈克昌,1901年11月21日出生于洪湖岸边——监利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4年7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荆南中学。他在共产党人、教导主任兼国文教员董必武的引导下,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新青年》《武汉星期评论》《向导》《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1926年北伐开始后,2
郑明甫
郑明甫,1923年7月出生,湖北监利人,1943年2月参加革命,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鄂豫边区三分区江陵县委工作队队员、队长,张土中心乡(小区)乡长,鄂豫边区随县阁河中心乡乡长、紫善自治乡乡长;湖北省新洲县第五区区长;三七团七连文化教员,皖西舒六县东西溪区区长;原六南县苏家埠区区长、县政
秦万里
秦万里,1924年5月出生,湖北省监利县人,1943年6月参加工作,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五师文教、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总支书记、安徽大学机关 总支副书记等职。1983年8月离休,享受厅(局)级政治、生活待遇。2015年8月提高享受按副省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待遇。因病于2016年3月3
严成钦
严成钦,男,汉族,1916年生,湖北省监利县人,1930年底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当勤务兵后来学发报当报务员,长征时在二方面军——主要是在红二军团工作。抗战爆发后,在八路军第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团任电台队长,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报务员,延安无线电通讯学校教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前线司令部电台队长,西北野战
夏红民
夏红民,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湖北监利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农艺师。1978年10月至1982年08月,华中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植物保护专业学习;1982年08月至1984年06月,任农牧渔业部农业局植保处干部;1984年06月至1988年04
王遐举
王遐举(1909~1995),荆州市监利县人。1931年于武昌中华大学肄业,历任小学、中学教师,部队书记官,湖南祁阳纺织厂办事处主任,湖北省府编译室编译员,长沙《国民日报》、资料室主任。建国后定居北京,在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工作,1953年至1969年于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舞台美术研究,1976年起于中国
谢松柏
谢松柏(1961~)荆州市监利县人,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1993年成立湖北银欣集团,2008年成立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是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娃食品成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成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国家财政部农产品深加工重点支持企业。个人先后被评
邓从新
邓从新(1959~),荆州市监利县人,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特级教师,中教高级职称。先后被评为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荆州市劳动模范,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2006年被评为“湖北名师”,200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30年扎根农村基础教育,注重对学生探索意识的培养,连续7年辅导8名
朱材哲
朱材哲(1759~1869),字梓良,号丹园,荆州市监利县人,道光八年(1828年)渡海至台湾任噶玛兰厅通判。任职期间,大兴教育,改造水利,辟荒造田,从家乡将辣椒、棉花引种到当地。又任台湾淡水县同知,后升任台湾府知府。化解当地闽、粤两地移民的大规模械斗,万民安居。清咸丰九年(1859年),因老母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