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黄茅园镇大埠村
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溆浦县 > 黄茅园镇 > 大埠村主页
〖大埠村简介〗
大埠村是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黄茅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22411021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31224。邮政编码为418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45 ,车牌号码为湘N。大埠村与树凉村、分水界村、湾潭村、七里村、油麻村、横坡村、合田村、西坪村、高桥村、景江村、紫云村、爱家村、茅湾村、宏兴社区相邻。大埠村附近有抗日战争龙潭战役野战医院旧址--王氏宗祠、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湖南溆浦思蒙国家湿地公园、湘西会战阵亡将士陵园、龙泉山舍利塔群等旅游景点,有溆浦鹅、溆浦莲藕、朱红橘、溆浦黑木耳、溆浦糍粑等特产。
〖大埠村特产〗
数码产品
深圳紧邻香港,又有众多的数码产品制造企业。所以,在深圳购物,首选的是价廉物美的各式数码产品。推荐的购物地有赛格电子市场、万商电脑城、华强北电子世界等,都位于华强北路附近,交通便利。
溆浦糍粑
糍粑 用龙潭糯米做出的糍粑香软可口,白如雪,拉如丝,软如棉,曾是皇宫贡品。 桐叶糍粑 将米磨成浆,用白包袱包裹,然后将包袱压上石头,待水分干后,揉成团,包上豆粉、芝麻糖等做成的馅,用新鲜的桐叶包好,煮熟即可,糍粑里弥漫着桐叶的清香,香甜可口。 芭蕉糍粑 糍粑的原料是用鲜嫩的玉米加水在石磨上磨成浆,滤
枕头棕粑
枕头棕粑又称肉棕粑。枕头形,长约20厘米,中间圆锥体,糯米中间包馅,馅一般用腊肉和新鲜猪肉做成,加胡椒粉,五香粉等配料。棕粑用棕叶缠紧后,放在锅内煮,肉、油和香味渗入糯米中,香气扑鼻,是溆浦传统小吃。
柴火腊肉
柴火腊肉,是怀化人民最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通常是烟薰而成。每到腊月二十六、七各家各户就开始宰年猪过年,正月间食用之余的肉就把它放在柴火灶上薰烤。数月之后就成了有名的柴火腊肉。 它始于宋代,盛在当代,历代相传。其色泽分明,肉身干爽,皮韧而不硬,切面红艳光亮,腊香浓郁,瘦肥适度。肥肉油而不腻,肉皮嚼味无
牛肚炖蘑芋
牛肚必须选黄牛的,用石灰水或碱水洗涤干净,然后切成丝,放进菜油锅里略炒一下,再加水和蘑芋及多种作料一起炖,牛肚要炖得烂 ,不扎牙齿,蘑芋要炖得透,才能吸收汤中精华。炖好后加放麻辣油和油发辣椒,即可食用。
〖大埠村景点〗
万佛山-侗寨风景区
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由万佛山丹霞地貌区和具有神秘的百里侗文化风情线以及挽救红军生死存亡的通道转兵会址--恭城书院组成。景区融幽、险、秀、奇为一体,群峰挺立,象形景观众多,植被丰茂,有“绿色万里长城”之美誉。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并列入第二批国家自然遗
怀化市黔阳古城旅游区
黔阳古城,位于沅水上游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市。景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三面环水,城内青石街巷纵横交错,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原有五个城门今尚存四门遗址,其中西门又称中正门,其城门及门楼保存完好,门上“中正门”三字系民国时期戴笠所书。黔阳古城,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
怀化洪江古商城
洪江古商城,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沅江路,是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也是湘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宗教中心,素有“湘西明珠”、“小南京”、“西南大都会”之美称。景区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现仍保存完好的洪江古商城的明、清古建筑,如窨子屋、寺院、镖局、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青楼
怀化市芷江抗战受降纪念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七里桥村,是为纪念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接受《菠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建。景区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教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荣誉称号。旧址现有
沅陵凤凰山森林公园
景点地址:湖南省沅陵县凤凰山省级森林公园门票信息:欣欣门票价:30元起(省20元)。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至少一名成人陪同)、70岁以上老人持本人有效老年证免票。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2-1.4米购儿童票;60-70岁老人持本人有效老年证、现役军官持本人有效军官证、残疾人士持本
二酉山
景点地址:湖南怀化沅陵县二酉苗族乡乌宿村门票信息:欣欣单人成人门票价:50元起(省8元);学生票:25元起(省5元)。免费政策:儿童1.1米以下免票;7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免票。开放时间:8:00—18:00交通指南:从沅陵城出发,有车辆直达二酉码头,行程15分钟。也可乘船溯酉水而上,直抵二酉山脚,
〖大埠村人物〗
梁春阳
梁春阳,1914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193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2月离休。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2011年2月27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7岁。
李鸣书
李鸣书(1919—1942),化名许正,湖南溆浦县卢峰镇人。1927年,入县立模范小学读书。1930年,升入溆浦县立中学。毕业后考入沅陵辰郡中学高中部就读。1937年冬回到溆浦县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中共溆浦县委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派党员李鸣
杜元载
杜元载(1904—1975),字赓之,既是著名法学家、教育家,也是河南大学历史上第一任法学院院长。杜元载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一个农家。其家族虽是偏居农村,但家风淳厚。其父“见不善,则畏之如陷阱;小有失,辄惶恐不自容”。受家风影响,杜元载天性仁厚,刚毅木讷,又加上自幼聪明,“长益颖异”,深受父亲钟爱。1
张祖选
张祖选蚕灯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祖选,男,汉族,1966年7月19日出生,初中文化,务农。住溆浦县大华乡小黄村3组,现任小黄沙蚕灯协会会长。蚕灯演艺在其父张桂生(制作蚕灯、表演蚕灯的老艺人)言传身教下功成名就。张祖选10岁就开始舞宝灯,为后来舞蚕灯铺好了路。由于聪明好学,又得到
周达涌
周达涌溆浦傩戏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周达涌,艺名:周法永,男,汉族,1931年3月25日出生,小学文化,务农,住溆浦县卢峰镇哑塘村二组。他的傩戏表演由其父周明清(其父曾享誉一方)亲自传授,历时十六代,现为周氏傩坛十六代掌门人。周达涌聪明灵慧。十二岁开始学艺,通过父亲的口传心授,进
周建斌
周建斌(辰河目连戏)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周建斌,1971年——1976年在湖南省溆浦县警予学校读书。1976年9月考入县文艺学习班(戏曲科班),学习两年,主功小生,师承辰河戏著名小生杨宗道。参加过怀化历届戏曲汇演。1984年经考核后被授予怀化市优秀青年演员称号。1986年任
谢杳文
谢杳文(辰河目连戏)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957年进溆浦县辰河戏剧团学艺,拜师杨世济,初学老生后改小生。1958年赴省参加青少年演员会演。1959年正式登台,很快挑起剧院大梁成为主要演员。1966年文化革命下放农村。1978年落实政策收回剧团工作到退休,曾任剧团艺委会主任、
罗志远
罗志远,出生于1935年2月,湖南溆浦人。195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9月至1945年7月在本村上学,1945年9月至1953年7月在本村、溆浦、江西萍乡上学,1957年9月至1966年11月在焦西矿工作,1966年11月至今,在中马村矿工作,为副总工程师。现为马村区三届政协副主席、焦作市
韩京承
韩京承 (1941~2009)笔名景重。湖南溆浦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函授班。1959年应征入伍。历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部新闻科长、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艺创作组组长,江西省民政厅处长、副厅长、党组书记、厅长,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省散文学会荣誉会
赵妙晴
赵妙晴 (1972~)笔名妙晴、蝶治。女。湖南溆浦人。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图书情报系。大学毕业后在湖南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九年,历任办公室干事,企业报刊、总,市场部主任,企业党委宣传部长。1999年开始在北京工作,任图书、网站中文主编等职。现为自由撰稿人。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
曾凡华
曾凡华 (1948~)湖南溆浦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后又就读于北京大学艺术系文化管理专业研究生班。1968年入伍,1978年调解放军报社,历任、主任、文化部副主任、主任,现为长征出版社常务副总,高级、大校军衔。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常务副
文楚安
文楚安 (1942~2005)湖南溆浦人。民盟成员。1963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历任四川省马尔康中学、若尔盖县中学英语教师,四川省雅安教育学院英语科主任,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华西医科大学外语系副主任,教授。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哈佛大学英语系两年访问学者。1978年开始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