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乐都段)

明长城(乐都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乐都段)(墙体4处、壕堑31处,堡16处,烽火台27处)
1、墙体4处
仓岭沟村长城、黑山顶长城、仓家峡长城、松花顶长城。
保护范围:东、南、西、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500米。
2、壕堑31处
转花湾壕堑1段、转花湾壕堑2段、城背后村壕堑、甘沟滩村壕堑1段、甘沟滩村壕堑2段、甘沟滩村壕堑3段、碾木沟壕堑、脑那沟壕堑、碾线沟壕堑、白崖沟壕堑、水磨沟壕堑、水槽沟壕堑、五马沟壕堑、大堂沟壕堑、柳湾村壕堑、扎门村壕堑、平顶村壕堑、石家沟壕堑1段、石家沟壕堑2段、石家沟壕堑3段、保家村壕堑、八家顶壕堑1段、八家顶壕堑2段、八家顶壕堑3段、苏王家村壕堑、仓岭沟村壕堑1段、仓岭沟村壕堑2段、仓岭沟村壕堑3段、孟家湾村壕堑1段、孟家湾村壕堑2段和孟家湾村壕堑3段。
保护范围:东、南、西、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500米。
3、堡16处
(1)城背后1号堡、城背后2号堡、碾木沟堡、孟家湾堡、碾线沟堡。
保护范围:东、南、西、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500米。
(2)那家庄堡
保护范围:东、南、西、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300米。
(3)脑庄堡
保护范围:东、南、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西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外延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外延50米,西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外延30米,南、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100米。
(4)老鸦古城
保护范围:东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外延20米,西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外延50米,南、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界各外延100米。
(5)寺磨庄1号堡
保护范围:东、南、西至山根,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500米。
(6)寺磨庄2号堡、上衙门堡
保护范围:东、南、西、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100米。
(7)袁家庄堡
保护范围:东、南、北以自然冲沟为界,西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500米。
(8)碾伯古城
保护范围:东、南、西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100米。
(9)迭尔沟堡、联星堡
保护范围:东、南、西、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50米。
(10)祁家堡
保护范围:东、西、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30米,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50米,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外延100米。
4、烽火台27处
(1)白崖坪村烽火台、仓岭沟村1号烽火台、仓岭沟村2号烽火台。
保护范围:东、南、西、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500米。
(2)仓岭沟村3号烽火台。
保护范围:东、南、西、北以遗址外缘为基线各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各外延50米。
所属地区
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中下游,东接民和区,西连平安区,南临化隆区,北与互助区毗邻,东西宽64公里,南北长76公里,区域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86万亩。全区海拔1850米至448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为6.9℃,年平均降雨量为335.4毫米,无霜期144天。兰青铁路和高速公路横穿而过,区城西距省会西宁市63公里,距曹家堡飞机场36公里,东距兰州市168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区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2010年全区总人口28.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99万人,是一个汉、藏、蒙、回、土等多民族聚居地区。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