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景点大全 > 阳城皇城村

阳城皇城村

所属地区: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 发布时间:2023-12-21 18:14:51
阳城皇城村

皇城村,位于太行、王屋两山之间的沁河岸畔,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境内,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皇城相府旅游景区就是以这组古建筑群为载体兴建的。

皇城村是清康熙朝陈廷敬的故里。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等大型典籍的总阅官,辅佐清王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杰出的政治家,语言文字学家、诗人、家、理学家、书法家、音乐家杰出的政治家。

皇城村不可不说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延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明清两代,皇城陈氏科甲鼎盛,冠盖如林,是中国北方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弘治)到清高宗(乾隆)260年间,非但诞生了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陈廷敬,而且孕育出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6位翰林的七世官宦文明,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的美誉。当是时,皇城陈氏为官之人遍布全国除大西北外的各个地区,有诗文传世者达33人,他们在为官之地积极育人,劝农养桑,为推动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皇城陈氏还是明清两代富甲一方的巨商财团,其经营门类由煤炭、冶铁发展至药材、丝绸、编织、茶叶、航运、酿造、玉石、瓷器等,其经营触角延伸到全国80%的省份80%的大中型城市、东南亚3个国家。盛极明清两代的皇城陈氏,为皇城村留下占地6万平方米的“双城古堡”古建筑群、1.6万平方米的“紫芸阡”古墓碑群和1.1万平方米的大型花园“止园”。

皇城从创修到完成,经历了明代宣德到清代康熙间的二百余年时间。在这期间,陈氏家族由工商之家逐步发展成为官宦巨族。因此,皇城城内的建筑群有古代民居,又有官宦宅第。而皇城城墙和河山楼、藏兵洞等防御工事,则是明末时世-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产物。这种集古代民居、官宦宅第、祭祀神祠和防御工事为一体的建筑形式在我国并不多见。与此同时,皇城的建筑工艺融官方规制与地方传统为一体,既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又显示出浓郁的地方工艺特色。

整个皇城,包括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虽不能说惟妙惟肖,却也轮廓鲜明,因而又有“龟城”之说,寓千管水固之意……

皇城村: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原名郭峪中道庄,是清代名相、《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因为康熙皇帝曾两次驾临而改称皇城村。陈廷敬晚号午亭,所以,“午亭山村”是它的别称。“皇城相府”之名则是旅游开发的产物。 皇城相府是一座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皇城相府开城门9座,城墙总长1700米,城墙平均高12米,大型院落16座,…… 皇城村

所属地区

阳城县,古称获泽,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地理坐标在东经112°一112°37',北纬35°12'——35°40'之间。县境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阳城县东与晋城市郊区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阳城县总面积1930.7平方公里,辖10镇,7乡,1街道,总人口388742人(2012年)。2012年,阳城县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00516万元,比2011年增长14.5%。清康熙、雍正年间,阳城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

=∣更多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