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位于定州市中山东路南侧,紧邻开元寺塔、贡院、文庙、晏阳初故居四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珍贵文物965件。藏品种类丰富,有陶、瓷、玉、石、金、银、铜、骨、木等,以汉代和宋代为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根据馆藏特色陈列《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尘外千年》、《畿南文献》、《故乡星空》等基本展览。
定州市博物馆占地面积约55亩,总建筑面积约2.5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库房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定州市博物馆馆内有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尘外千年、畿南文献、故乡星空六个展厅面向公众开放。六大主题展览,依据时代先后顺序,呈现定州地区跨越千年的发展变化。
定州市博物馆是定州市古城恢复改造工程中的标志性建筑,其斗拱、高台、坡顶等都采用了汉代古建元素,整体建筑体现出汉代建筑的端庄大气、古朴典雅风格。
造型以“中山国文化”为依据,将台地、坡屋顶、斗拱等独具匠心的应用在设计中,使定州博物馆气势恢宏。
定州市博物馆现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07件,二级文物214件,三级文物644件。除了大量精美器物藏品之外,定州博物馆内还收藏有古籍旧志2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有经部968种6900多册,经史子集4245类。此外,还保留有独一无二的100箱共3万张木刻版《畿辅丛书》,该版书籍由清代定州名士王灏、王延纶父子制作保存至今,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所属地区
定州的历史变迁,唐杜佑的《通典》记载的非常详细,《通典·州郡·博陵郡》说:“定州,帝尧始封唐国之地。战国初为中山国,后为魏所并,后又属赵。秦为上谷、钜鹿二郡之地。汉高帝置中山郡,景帝改为中山国。后汉因之,晋亦不改。后燕慕容垂移都于此,北岳常山在焉。后魏为中山郡,兼置安州,道武帝改为定州。后周置总管府,领鲜虞郡。隋初郡废,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高阳郡。大唐为定州,或为博陵郡。领县十一:安喜、北平、鼓城、恒阳、新乐、义丰、望都、无极、唐昌、深泽、陉邑。”古国都市,华北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商代为北方方国。西周时聚落渐增。春秋时,齐相管仲筑城。战国时,中山国在此定都。西汉置卢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