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清真寺

易州清真寺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易州清真寺,坐落在易州镇友谊路社区。易州清真寺始建于元代,原建于古燕下都遗址碑东村,元末至正年间,焚于战火;明景泰二年(1451年)迁易州城内。搬迁后的400年中,曾多次翻修和扩建,其中清乾隆年间规模最大,记载详尽。
易州清真寺占地5.4亩,寺内大殿12间,水房10间,大小学堂、厨房、书房、卧室等31间,总建筑面积达3538平方米。各建筑物之间皆有走廊衔接。清真寺大殿坐落在寺中央,呈“主”字形,三岭六坡、四角双层挑檐式,走兽脊、铜义顶、龙口喷泉。正殿有3门,明柱擎立,牌匾上 书-“易水桃园”、“洞天福地”等;大殿内正面有8扇屏风,上镶嵌着古老的阿拉伯“库法体”金字--。另外大殿内还有1块青石碑,正面刻有“大明皇帝青灰”。
易州镇:易州镇(YizhouZhen),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县政府驻地。该镇位于县境东部。112国道、京广西线公路、易黄公路、易定公路、高易铁路过境。北易水河过境。镇政府驻团结路。面积8.18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30个行政村。古迹有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建道德经幢,-所书出自唐代苏灵芝之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荆轲塔,传说为荆轲衣冠冢,故亦称招魂塔。…… 易州镇
所属地区
易县,古称易州,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因境内有易水而得名.总面积为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3万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境内山川秀丽,特产富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待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多种,尤其“七石一沙”储量最为可观(即金矿石、花岗石、石灰石、白云石、 大理石、蛭石、麦饭石和建筑沙),适宜于矿业和建材业的发展。全县有大、 中、小型水库27座,拒马河、南易水、北易水、中易水、 漕河5条河流横贯全县,丰富的水利、水能资源带来灌溉、水电和水产养殖之利。18. 67万公顷广阔的山场,为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 清西陵等众多的名胜...河北省保定市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