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景点大全 > 鞍山科技馆

鞍山科技馆

所属地区: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 发布时间:2023-12-11 17:29:55
鞍山科技馆

鞍山科技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鞍山科技馆原名鞍山科学会堂,是已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于1986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当时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结构为二层群楼环绕九层主楼建筑。经过二期工程和后续改造,现在鞍山科技馆共设有常设科普展厅、阶梯式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微机室以及各类大小会议室和教室。科技馆现有在职职工44人,机构设置有馆长室、办公室、展览科、信息管理科、教育科、综合管理科和展品开发制作部等部门。

科技馆是普及科学与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科普宣传教育设施,是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长年对社会开放,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设施,是我国科技和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之一。

鞍山科技馆成立至今,始终坚持服务科普教育为办馆宗旨,以提高社会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目标,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向青少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和强化服务手段。多年来,鞍山科技馆紧紧围绕社会公众关心的科学热点和社会热点,坚持举办科普展览。先后举办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展”、“人体奥秘展”、“秦始皇兵马俑展”、“克隆知识展”、“辽宁省第八届小发明作品展”、“昆虫科普摄影展”、“迎澳门回归荷花摄影作品展”等。坚持常年举办青少年各种兴趣培训班,拥有设施完备的微机培训场地。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夏令营、冬令营,全市中小学生英语口语演讲赛,科幻绘画竞赛,小发明创新大赛等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内容。

前几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若干意见》以及鞍山市委1996(26)号文件精神,鞍山科技馆对原有设施进行了重新建设和改造,于1999年4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辽宁省内第一个“常设科普展览”。

目前,改造后的科技馆展厅面积已达2600平方米,展示基础科学原理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的互动型展品近200余件(套),并增设了“动手园区”和“科普影视区”。“常设科普展览”改变了传统陈列式展览“请勿动手”的参观方式,观众可以在亲自动手的尝试过程和充满情趣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它在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社会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常设展的建立,在我市各界以及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为此,鞍山科技馆被中国科协授予首届“全国先进科技馆”的称号,多次被省科协评为“先进集体”,多年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的荣誉。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和“辽宁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示范基地”。2007年,在全国开展的首届“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工作中,荣获二等奖。

所属地区

铁东区位于鞍山市的东南部。东以“二一九”公园东山为界与千山区接壤,西隔沈大铁路与铁西区、鞍钢厂区相望,南以东环市铁路为界与千山区毗连,北以通山街为界与立山区为邻。总面积30平方千米/21.451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东民生路20号,邮编:114001。代码:210302。区号:0412。拼音:Tiedong Qu。行政区划铁东区辖13个街道:长甸街道、解放街道、山南街道、园林街道、胜利街道、站前街道、钢城街道、和平街道、对炉街道、东长甸街道、湖南街道、常青街道、新兴街道、汪峪街道。历史沿革因位于沈大铁路以东而得名。1998年,铁东区人民政府下设东长甸街道、长甸街道...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

=∣更多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