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东坡公园
东坡公园(舣舟亭)地处常州市区东部,原名东郊公园,占地2.667公顷,系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市民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舣舟亭位于园南山顶,亭不大但造型精美,乾隆皇帝曾题"玉局风流"匾额。运河边还有一亭,叫做竹亭,这原来是苏东坡停船的码头。

别名:舣舟亭
旅游景区级别:2A
所在地/隶属: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
概况
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在此兴建过万寿亭行宫,重修过舣舟亭。舣舟亭基址原名文成坝,传说常州历来人文荟萃,为保住常州才气不东流,因而在古运河上筑坝使河水绕个大弯东去。苏东坡曾十一次到过常州,后终老于常州。但他真正系舟此地实际上只有二次,一次是1073年,他从杭州途经常州去镇江,曾在除夕孤舟野宿城外东郊,并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一首。另一次是1101年他从海南归常后,住在顾塘桥头孙氏馆,病中一日,天气闷热,他为图"快风活水",一洗病中滞涩之郁,半夜泛舟运河而东至此系舟。此时,夹岸观者为堵,全城轰动。
舣舟亭大门采用传统砖雕工艺,上刻镏金"舣舟亭"三字。进园门后,只见白墙分隔,山石对景,洞门作框景,漏窗为借景,走廊相连,配植松竹花木,层次有致,呈现出我国古典园林风格。绕过曲廊,豁然开朗,林木蔚秀,水石清奇。大运河绕园东流,更富江南景色。
舣舟亭位于园南山顶,亭不大但造型精美,乾隆皇帝曾题"玉局风流"匾额。运河边还有一亭,叫做竹亭,这原来是苏东坡停船的码头。
旅游景点
洗砚池
御碑亭东北假山旁有东坡洗砚池,该池长1米,宽0.5米,深0.5米,以青石凿成,是苏东坡晚年洗涤笔观之处,原在东坡故居藤花旧馆内。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移至舣舟亭,以讨皇上欢心。
御碑亭
园中心有一水池,池边有龙亭,造型奇特,是亭榭结合的建筑,顶部有二龙。乾隆皇帝曾在此赏景,并招试地方文人。龙亭南有御碑亭,亭内保存乾隆皇帝南巡时所写的六首诗的碑刻,这些诗表达了他对苏东坡的崇敬以及他对地方官员的教诲。
广济桥
竹亭沿运河向北即是御码头,乾隆皇帝曾多次在这里上下龙舟。
御码头北有一三孔石拱桥,叫做广济桥,俗称西仓桥。此桥建于明代正统十二年(1447年),原在城西横跨运河,后因运河扩建,于1985年移此。因裁直取弯,使舣舟亭东岸形成一核心小岛,名曰"半月岛",由移建的广济桥将两处相联,构成一旅游小区。该岛形似巨轮,更象一颗宝珠。岛边双层长廊环绕,岛上亭台楼阁,湖石假山,参差错落,疏朗有序。主建筑"仰苏阁"矗立在岛中央,与舣舟亭遥相对呼应。
桥北有御座,乾隆皇帝在此曾为皇太后祝七十寿辰,常州地方官吏、士绅、文人学士都曾来祝寿。
所属地区
常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南濒太湖、北靠长江,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以经济发达而著称的“苏锡常”地区,是长江下游金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常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多年,春秋时期政治家季札、明代民族英雄唐荆川、清代著名画家恽南田、文学家赵翼、思想家龚自珍、近代革命家-、张太雷、恽代英以及科学家华罗庚均出自常州。 常州现代工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常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纬度,离海较近,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降水量1071.5毫米,雨日127.5天,日照时间2047.5小时,无霜期...江苏省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