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
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东海县 > 石梁河镇主页
〖石梁河镇简介〗
撤销南辰乡、石梁河镇,合并组建新的石梁河镇。调整后其行政区域面积为103.6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辖24个村委会,镇驻地设在原石梁河镇政府驻地。石梁河镇位于东海县最北部,南距县城32公里,西与山东省临沭县接壤,北与赣榆县以新沭河为界。全镇总面积70.83平方公里,耕地4.4万亩,人均耕地1.1亩。下辖15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总人口4.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7万人。先后被授予“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葡萄之乡”、“果品之乡”、“市多种经营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资源优势较明显。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湖—一石梁河水库位于该镇北侧。水库面积为85平方公里,库容量达5.31亿立方米,石安河、龙梁河源于石梁河水库;有水晶、石英和花岗岩等矿藏,其中石英储量达5000万吨。有风光旖旎的石梁河水库,有历史名山磨山。南靠东海县温泉镇有华东第一温泉,北依赣榆县的抗日山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农业发展较快。葡萄种植远近闻名,有“苏北吐鲁番”之称,以胜泉、土山、韩湖等村为主的万亩葡萄基地,被省农林厅授予“江苏省模范果园”称号。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东海县石梁河葡萄生产合作社”;注册了“石梁河牌葡萄”商标。另外还有以苹果为主的杂果13382亩和2200亩露地草莓及千栋温室草莓。水库野生淡水鱼年捕捞量达2280吨,其中银鱼年捕捞量达32吨。沿库群众依托水库优势大搞网箱养殖,放养网箱25000只。全镇大牲畜年饲养量达5445头,生猪 4. 92万头,“三禽”饲养量达42万只。工业经济较发达。全镇工业企业128家。主要产品有碳化硅系列产品、石墨系列产品、杨木芯板材、水泥预制品、冷冻肉、水产品、弹簧钢板、精细石英砂、精细化工制品、农用车辆改装、建筑材料砖等。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310国道附线横穿东西,青石公路纵贯南北,15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全镇共有变压器60台,总容量5650千伏安,安装电话3300多部。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6所,中心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9个。
〖石梁河镇特产〗
灌云紫菜
灌云紫菜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圩丰镇的特产。紫菜属海洋天然海藻食品之一,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脂肪、纤维素及钾、钙、铁、磷、碘等无机物,它以独特的营养价值,而被称为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圩丰镇濒临灌云县东部沿海,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及滩涂,海水温度适中,营养丰富,适合紫菜生长,发展海洋经济条件得天
仙健无花果
仙健无花果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乡侍圩村的特产。灌云县仙健无花果深受市场好评。灌云县神健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7月,位于侍庄乡侍圩村,现有社员306户,种植面积300亩。合作社开发出仙健牌鲜果、果脯、果干、罐头、饮料等系列产品,深受市场好评。
圆帮樱桃
圆帮樱桃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东王集乡元帮村的特产。灌云圆帮樱桃红如玛瑙,黄如凝脂,色泽鲜艳、晶莹美丽而且营养特别丰富。圆帮樱桃基地位于东王集乡元帮村,规划面积320亩,一期种植120亩,培育种植2万株大樱桃优良品种种苗,主要种植:美早、萨米脱、先锋等品种。基地定位为休闲观光、生态采摘,全部建成后将
灌南浅水藕
灌南浅水藕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特产。灌南浅水藕品种质地优良,它的根茎粗壮,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人们均爱食它。灌南县素有浅水藕之乡的美称。灌南县绿色食品浅水藕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委批准列为国家第6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由连云港市瑞莲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瑞连牌有机藕已先后获得JAS(日本
灌南淮山药
灌南淮山药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特产。灌南县淮山药地道纯真,肉洁质脆,口感细腻,劫病保健效果上乘。灌南县有着100余年淮山药种植历史,由于该县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温光资源丰富,而且土壤富含钾素,水、土无污染,加之辅以科学的栽培技术,生产出的淮山药地道纯真,肉洁质脆,口感细腻,
毛脸家凉粉
毛脸家凉粉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特产。灌南毛脸家凉粉,江苏著名豆制品品牌,中华老字号,是灌南传统名特产,始创于清初康熙十三年间,即公元一六七四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毛脸家”豆制品品牌历史悠久,灌南“老字号”代名词在本县早已叫响,深受人民的喜爱
〖石梁河镇景点〗
昌梨水库东汉墓群
昌梨水库东汉墓群位于东海县境内西北。1957年为配合水库拦河大坝工程,南京博物院发掘了6座墓葬。墓葬呈南北向直排列,墓地封土长45米、宽12米,标高42~43米。1号墓为画像石墓,系用石灰岩石块建成。墓内南北长4.93米、东西宽3.91米。由前室、后室、侧室三部分组成。前室南面设三根立柱和横额构成的
焦庄遗址
焦庄遗址位于东海县峰乡鲁兰村焦庄东南。东傍鲁兰河,西近埝河,为一高出四周地表约3米的条形土墩,北高南低,面积约2万平方米。1960年发现,1973年南京博物院发掘300平方米,内含西周和西汉时期的文化遗存。西周初期遗存,为一处村落遗址,遗址东部发现水井一口,似为居住区。遗址西部发现一处墓地,清理出墓
房山摩崖题刻群
房山摩崖题刻群为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房山摩崖题刻群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镇房山主峰周围。其中张文治题刻位于东南侧房山主峰斜崖上的一块巨石西侧面。该巨石高约4米,东西长约6米,宽约2米,底部与石崖连接处仅1米见方,其险欲倾,千百年来却岿然不动。每逢阴雨天气,常有锈水从上往下细流,故当地群众俗称为“关
磨山石刻
磨山石刻为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磨山石刻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西南8.5公里处,磨山南缓坡中部一独立巨石上。巨石呈长方体,片麻状花岗岩质,高300厘米、宽250厘米、厚170厘米。巨石东壁较平坦,文字阴刻,刻面宽170厘米、高223厘米、字径11×14厘米,右起竖行,共71字。通过内容分析,磨山
城后土城遗址
城后土城遗址为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城后土城遗址(汉)城后土城遗址位于东海县白塔埠镇城后村南,西南距东海县城约18公里。该城址保存较完整,四面城垣基本未遭破坏。城址内外及城墙上种植杨树、松树等。城墙东北角及南城门西侧各有砖房一座,城内现为公墓,城址北门为公墓的入口。经钻探,遗址平面近正方形。南、北城
前滩大桥
前滩大桥为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前滩大桥(1972年)前滩大桥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镇前滩村。该桥落成于1972年10月,横跨淮沭新河,是连接前滩村与潘圩村、晏圩村的重要桥梁。前滩大桥总长54米,桥面净宽4米,桥身为三跨敞肩石拱桥,中间两个桥墩上各有7个小孔,两侧各有4个小孔。造型优美,做工精良。
〖石梁河镇人物〗
芮晓武
芮晓武,男,汉族,1959年5月生,江苏灌南人,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1978年09月—1982年0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1982年09月—1985年07月,在航天工业部710所攻读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1
芮杏文
芮杏文 (1927年4月1日-2005年6月5日),江苏涟水(今灌南)县人,194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4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滨海县民运队队员,苏北公学四队学员、队委,华中建设大学预科二队
邹云龙
邹云龙,男,汉族,江苏灌南人,1916年4月出生,1941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历任灌云县区民兵大队长、区联防主任、区长,寿县县委副书记兼公安局局长、舒城县公安局局长,六安专区公安处副处长,治淮委员会工程总队政治部主任,淮北煤矿筹备处副主任,淮北煤炭基建局党委书记,淮
汤化生
汤化生,女,汉族,江苏灌南人,1925年9月出生,1941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西省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3月21日10时47分在南昌逝世,享年88岁。
顾广生
顾广生,1924年11月出生,江苏灌南县人,1940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苏省灌云县区农会会长;安徽省江淮军区宿东县鹤山区区长,宿县湖沟区区长、区委书记,县委秘书、宣传部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直属党委书记,怀远县委书记处书记;濉溪县革委会主任、县委副书记;安徽省输油
惠铭永
惠铭永同志是江苏省灌南县人,1945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苏中军区政治部警卫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1师1旅政治部文书,华野四纵队教导团政治队学员、班长,补训师3团连副政治指导员,三野23军67师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政治部青年干事,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67
陈锡恩
陈锡恩,1919年出生于原花园乡陈刘村一个较为富有的塾师家庭。自幼随父读私塾,他勤奋好学,为人机灵。1937年秋考取灌云县新安完小,一直读到毕业。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腐败无能,陈老庄地处涟水、灌云两县的交界处。这个边缘地区官匪勾结,横行霸道,残害人民。1933年,陈锡恩14岁那年的一个深夜,陈家曾遭
孟凡书
孟凡书,1922年8月出生于孟兴庄镇一个农民家庭。18岁那年,由于目睹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毅然拜别父母和新婚妻子,参加了由中共灌云县委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灌云县大队(后升格为“警卫团”)。1942年2月开始担任县大队三支队二小队队长。他作战勇敢,先后参加大小战斗50余次,打死打伤日伪军70
梁公如
梁公如,1915年8月出生于新集镇街东村一个农民家庭,1940年参加革命,曾任涟水县独立团战士、佃湖独立大队大队长等职,后被组织派回家乡开展民兵武装工作,1945年6月3日壮烈牺牲。1945年6月2日凌晨,十几个日本鬼子和30多个伪军在伪军大队长谈浩武的带领下,偷偷地摸到后锅甑,企图突袭嵇锅甑民兵。
周勤珍
周勤珍,号席儒,1909年出生,新安镇镇北社区人。早年入新安小学读书。1922年考入灌云县县立中学读初中,毕业后在新安小学做教师。青年时代的周勤珍身材魁梧,性情温和,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他的表弟惠美琬(惠浴宇),当时在东海中学读书,思想活跃,周勤珍经常与其接触。在惠美琬的影响下,周勤珍接
孙长兴
孙长兴,江苏省灌南县北陈集镇人,1918年4月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儿时在陈集村师塾读书,后在张店小学读书。1938年5月从家乡走出,参加灌云县抗日基干队和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队第三团。1939年5月至1941年4月,历任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三团八
江华
江华,1920年出生于灌南县新安镇六牌巷。1940年9月参加革命。194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苏北淮海区潮河大队大队长,江苏省阜宁县委敌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保卫部部长,华中五地委社会部侦察科长,苏北区党委社会部保卫科长,华中行政办事处公安处侦察科科长,政保处副处长、处长,江苏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