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安丰镇东港村
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兴化市 > 安丰镇 > 东港村主页
〖东港村简介〗
东港村:由东马和冀家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居民510户,人口1528人,耕地2002亩。东港村与塘港村、程关东社区、张阳村、沈曹村、四和村、陆宴村、大杨庄村、中圩村、盛宋村、成其甫村、新夏村、新北郊村、黄庄村、万刘村、九丰村、钟祁村、东新合村、五庄村、三庄村、寺万村、西南村、振兴社区、玉带社区、西园社区、永安社区、虹桥社区、青龙社区、太平社区、程关西社区、东郊村、双联村、郭徐村、文邱村、双葛村、葛扬村、朱文村、孙联村、安东村、钟南村、西凤村、双徐村、韩周村、联合村、万耿村、肖家村、潘王村、清洋村、镇一村、联富村、刘文村、洋港村、镇二村、同盟村、双建村、朝阳村、李阳村、戚舍村、祁吉村、民乐村相邻。东港村附近有李中水上森林生态园区、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昌荣木塔、施耐庵墓、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有兴化大闸蟹、兴化面粉、兴化大青虾、兴化大米、兴化香葱等特产。
〖东港村特产〗
兴化沙沟鱼圆
沙沟大鱼圆,沙沟人戏称鱼圆为“鱼驼子”,是江苏泰州兴化的传统名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出名,也是兴化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之一。沙沟大鱼圆制作方法非常精细,用料精细,用沙沟湖产的新鲜的白鱼或青鱼为原料,剔除鱼皮鱼刺取其精肉,经人工崭剁成细肉泥,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沙沟鱼圆外表色
楚天绿色大米
楚天绿色大米楚天牌优质大米是以养蟹稻田的稻谷为原料精制而成。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养蟹稻田的稻谷采用先进的栽培和植保技术种植,采用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其原料产地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绿色食品楚天牌优质大米是安全、优质、营养丰富、无污染食品,该产品具有籽粒饱
兴化鱼圆
兴化鱼圆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出名,历史悠久。原料是草鱼,因为草鱼的肉质白嫩并且刺少,营养丰富,制作出来的鱼圆外型圆滑饱满、鲜嫩味美,外皮似金,内肉如银,极富韧性。鱼圆的制作方法分为两种,油氽和水氽,油氽鱼圆更为有特色,做好的鱼圆氽入油锅后,稍滚就浮起,盛起来上桌,金灿灿圆滚滚的外皮,咬开看到里面肉白如雪
周庄甜瓜
周庄甜瓜,甜过初恋。具有止渴,除烦热,利小便通三焦间壅塞气的作用。可治口鼻疮,暑热天食后,永不中暑。孙思邈说:多食者,会发黄疸,使人虚弱健忘,解药力。病后多食,容易反胃。患脚气食后甜瓜,则病患永不能除。多食瓜导致腹胀,以食盐可化解,或入水自渍,便消。发明与传说《奇效良方》载:古时有一男子患脓血恶痢,
兴化清炒鲨鱼片
产地:中国江苏兴化。 工艺:先用刀从鱼胸鳍外沿脊背平刀割平尾部不断,挺去鱼皮,剔去腹刺,再用斜刀片成鱼片,把鱼片洗干净滤去水分,放碗中用精盐拌匀,用蛋清、湿淀粉上浆,笋子切片,葱段切成雀舌葱。然后炒锅坐火烧热放猪油烧至4成热时,将鱼片放入划油,待变色捞起沥油。再把锅复上火放底油入葱、笋片略炒,加黄酒
江鲜宴
长江鱼鲜的代表之作就是“长江三鲜”,即刀鱼、鲥鱼和河豚。吃刀鱼,最好的季节是清明节前后。宋代文豪苏东坡有过这样的诗句:“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鱼肥。”刀鱼古称鱼,因为颜色皎洁如白银,形状象一把出鞘的尖刀,所以又叫刀鱼。 靖江人爱吃刀鱼,更善治刀鱼,最
〖东港村景点〗
影山头遗址
影山头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江淮地区面积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江苏省江淮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距今约五千五百至六千三百年。在二零零七年四月至二零零九年十一月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二零一零年元月十八日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之一。兴化影山头位于兴化
万盛桥
万盛桥,位于江苏省兴化市荻垛镇的荻垛庄,在水旺无山的兴化建一座石桥那是十分不容易的。始建于清代道光五年(1825)。桥长24米,宽1.35米,石质,东西向。桥面用3组计9块长石板铺就,每块石板长5米,宽0.34米。四架桥桩由八根高达5米的粗壮石柱组成,两两呈八字形插入河床,河床底端有厚重的石础以榫卯
兴化蒋庄遗址
兴化蒋庄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蒋庄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分属兴化市张郭镇蒋庄村及东台市时堰镇五星村、双溪村。遗址起初由当地文物爱好者发现,因泰东河水利拓宽工程需要,2010年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派员对其调查确认,遗址位于兴化境内区域被当地人称之为“野城”。以泰东河为界,可将遗址分为东
兴化杨家大院
兴化杨家大院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兴化杨家大院位于兴化市东城外复顺河巷,为清—民国古建筑。兴化杨家大院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原才子坊
中原才子坊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原才子坊位于今儒学广场西南侧,石质,四柱三门,砖木重檐,东西向,下为旧儒学街。牌坊初建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为嘉靖十年(1531)辛卯科经魁宗周(官至四川马湖知府)、二十九年(1550)庚戌科进士宗臣父子而立,名“父子科第”。嘉靖三十九年(1560)因宗臣逝世
解家祠堂
解家祠堂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解家祠堂位于兴化市区东城外大街市场巷内,明代建筑,砖木结构。由东楼、西楼、中楼(正厅)、厢房、大门、二门、后门(阙门)等构成。现存东西3幢两层楼房和西厢房,共有房屋18间,其东端设有2间两层楼梯屋,建筑面积368.11平方米。解家祠堂是解氏家族明初迁居兴化时的最早聚居处
〖东港村人物〗
沈云楼
沈云楼,兴化人。1928年毕业于兴化城开元小学。1929年入南京晓庄师范中学部读书,得到校长陶行知先生的教诲,拥护陶先生的“改造全国乡村教育”的主张,崇敬陶先生的为人。在晓庄师范地下党组织的教育下,加入了地下党组织,积极参加党的活动,热情为党做社会工作。1930年4月5日,即南京“四三”惨案后两天,
林鸣
林鸣,1957年10月4日出生,男,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桥隧领域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198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现任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率领数千建设大军奔赴珠江口伶仃洋,攀登世界工程技术高峰的创新
冷欣
冷欣(1900—1987),字容庵,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农历9月16日)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城大南门外南大街35号一个小商人家庭里。冷家世代经商,远在以上几代宗祖中,偶有从政者,也不过于宦衙中的幕僚而已。到了冷欣的父亲冷燮堂手上,计有祖传的基业:南门外大街舒家巷口(现兴化南大街35号)市房一处,冷
刘韵琴
刘韵琴(1884-1943),名羽诜,清末著名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孙女。清光绪九年十月三十日(1883年11月28日)出生于兴化城西城内城隍庙东巷祖宅内。幼年就读私塾,“聪明好学,九岁能诗”,仰慕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她在七律《木兰从军》诗中写道:“一朝战罢回东阁,千古风高花木兰。”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
任大椿
任大椿(1738——1789),字幼植,又字子田。江苏兴化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礼部主事,乾隆三十八年(1773)授《四库全书》纂修官,旋迁任员外郎、郎中,乾隆五十四年(1789)升陕西道监察御史,未莅任而卒。少工文词,诗风清远,作为徽派朴学的知名学者,任大椿长于治《礼》经,
李清
李清(1602-1683),字心水,一字映碧,号碧水翁,晚号天一居士,明朝南直隶兴化人,以撰著《三垣笔记》和《南渡录》而蜚声海内、载誉史坛的。高祖李春芳系明朝嘉靖状元、隆庆初年内阁首辅。曾祖李茂材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祖父李思诚,天启年间礼部尚书,曾受魏忠贤陷害而被夺职、至崇祯初平反未仕。父李长祺
任玮
任玮,森林病理学家。江苏兴化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森林系,1946年获该校农学硕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副教授。建国后,历任云南大学、昆明农林学院副教授,云南林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西南林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林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云南林学会第五、六届副理事长,云南植物保护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
杨增彤
杨增彤,曾用名杨振国,1921年1月生,江苏兴化沙沟镇人。1940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第一师教员、连指导员、华中野战军五十九团一营营长。1947年率营参加盐城战役,所部获“叶挺营”称号。后任华东野战军十一纵队三十一旅九十二团副参谋长、参谋长、二十九军八十七师二六一团副团长、团
丁冬放
丁冬放,1910年生,原名陈士彦。江苏兴化人。上海国立劳动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沪西分区委宣传部负责人,延安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国经济组副组长,中原行署财经处副处长,哈尔滨特别市建设局、税务局局长。建国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计委处长,中国人民银行东北区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局局长
吴生富
吴生富,男,1964年2月生,江苏兴化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1年9月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85年7月燕山大学机械系机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1988年6月第一重型机器厂设计研究院设计师。1993年3月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设计研究院设计师。1
沐华平
沐华平,男,汉族,1965年7月生,江苏兴化人,研究生,工学博士,1986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9月至1986年9月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86年9月至1988年9月新疆十月拖拉机厂技术员。1988年9月至1990年2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刘政奎
刘政奎男,1962年10月出生,江苏兴化人,汉族。1992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辽宁省第七届委员会主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道路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