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王伯秋

王伯秋

所属地区: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 发布时间:2024-03-12 06:58:01
王伯秋

王伯秋(1883年—1944年),字纯焘,湖南湘乡人,孙中山女婿,民国时期长乐县县长。父亲王谨巨曾任台湾基隆镇总兵、淮北水军统领,诰封“建威将军”。

王伯秋依“父母之命”,15岁时就同李澄湘结婚,婚后就读杭州武备学堂,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又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同宋教仁、黄兴等一起,以“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为己任,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和器重。1914年,孙中山托王伯秋照看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文学系读书的二女儿孙婉,不久孙婉嫁给王伯秋为妻(后离异),生有一男一女。

王伯秋回国后任国立东南大学政治经济科主任,曾同胡适、李大钊等16人签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倡导“好人政府”。

1927年,邵元冲任杭州市长,他被聘为市政府参事,从此涉足政治,推行“好人政府”。1931年林森为-院长,增补王伯秋为-,两年后孙科出任院长,王伯秋被孙科排挤出了-。1934年,才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杨永泰推荐,获准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南昌行营秘书,不久转任长乐县长。

王伯秋在长乐县仍然积极推行他的“好人政府”,广行善政。如整顿长乐城区市容,自县政府以西至码头,临街房屋拆旧翻新,统一门面,一律改建成砖墙的两层楼房;其次是整修中山路,长660米,宽6.5米,并在道路两旁种植龙眼、王坛子树等,绿阴满街。又在中山路中段建“中山堂”,纪念孙中山先生。此外他还建造塔山公园和江滨公园;建造塔山运动场;设置民众教育馆;开辟城关至营前长达8.8公里的县内第一条公路和城关至金峰、城关至江田的公路,等等,为长乐县的建设、文化、教育、交通做出前无古人的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伯秋积极支持长乐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刘似云组织“明天剧团”,宣传抗日救国。他在长乐卸任后西南联大校长竺可桢和交通大学校长茅以升争相邀请他出任教务长,贵州省主席吴鼎昌还请他出任省民政厅厅长,但他都婉言谢绝,拟经贵阳转赴重庆,参加大本营的抗战工作。可是他还没有离开贵阳,就因为大腿生肿瘤,不幸病逝,享年61岁。

所属地区

湘乡市 名胜古迹有东山书院、岱子坪遗址、云门寺等。 湘乡市[Xiāng Xiāng Shì,Xiangxiang Shi]概况湘乡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支流涟水之畔。总面积2003平方千米。总人口89万人(2003年)汉族为主。。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411400。代码:430381。区号:0732。湘乡市辖4个街道、14个镇、4个乡:望春门街道、新湘路街道、昆仑桥街道、东山街道、山枣镇、栗山镇、中沙镇、虞塘镇、潭市镇、棋梓镇、壶天镇、翻江镇、金石镇、白田镇、月山镇、泉塘镇、梅桥镇、毛田镇、东郊乡、金薮乡、育塅乡、龙洞乡。历史沿革东汉置湘乡县,属零陵郡。三 国吴改属衡阳郡。南朝宋省连道县入湘...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