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均
盛均,字之才,迎福里(今桃城镇桃溪村)人。从小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唐大中十一年(857)考中进士(为永春第一个进士),文学声名震一时,官至昭州刺史。当时有舍人皇甫焕,博学善辩,自认无对手。每遇宴请宾客,常提出问题要人回答,客人多不能一一应答而退席,独盛均与他对答如流,时人称盛是他的“劲敌”。
盛均所作的文章,大多针对当时流弊,阐述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他认为自居易的《白氏六帖》,稍嫌疏略,乃广收经、史和诸子百家的精华,扩编为《盛氏十二帖》,颇为当时学者所称赞。他所著《盛昭州文集》和《盛氏十二帖》,可惜早就失没了,现在仅有存于《唐文粹》中的《仲尼不历聘解》、《人旱解》、《真龙对》、《送建安郡守之任序》等篇。他的《桃林场记》,为本县现存最早的文学著作。
桃城镇永春古称桃源,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请升为州,辖德化、大田二县。背依巍峨大鹏山,面临悠悠桃溪水的县城因此博得桃城的美称,又叫州内。宋至清,先后分属集庆乡迎福里十三都、和风里二十五都、善政乡昭善里十四都、清白里十九都,民康乡鸣琴里二十都。民国时期先后划为桃安乡、合作乡、桃城镇、桃源镇、福阳乡。新中国成立至1958年,先后为第四区、第七区、县直辖乡、城关区…… 详细++
所属地区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7°41’-118°31’,北纬25°13’-25°33’之间,东与仙游县相连,西和漳平市交界,南同南安市、安溪县接壤,北和大田县、德化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全境呈带状,东西长84.7公里,南北宽37.2公里。总人口54万人。现设18个镇、4个乡、9个国营农林茶果场。所获荣誉永春县是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是“国家卫生县城”、“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福建省乌龙茶生产出口基地县、全国最大的陶瓷灯饰生产县、全国最大的神香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重点地方产煤县。行政区划县人民政府驻桃城镇,距泉州市中心54千米。全县辖18个镇、4个...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