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吴隐之

吴隐之

所属地区: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 发布时间:2023-11-27 18:40:03

吴隐之 (?~公元413年) 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生年不详。名宦贤臣。青少年时期,便负有孝贤、儒雅的名声,博学多闻,健谈善辩。一生清贫而能守操,为官克己励节,以廉洁盛名,对人总是彬彬有礼,故很受乡邻赞赏。

吴隐之初仕,任辅国功曹等。任晋陵太守后,仍保持朴素的作风,平时总是粗茶淡饭,极少食鱼,抱柴司炊,纺织如故,自食其力,所得俸禄除"裁留身粮"外,都资助了亲族和百姓。孝武帝时,他人为中书侍郎、国子博士、领著作郎,迁左卫将军、散骑常侍,又升为御史中丞,仍穿布衣,且仅一套,曾经披着棉絮拆洗冬衣,待缝好后,再穿上面君理事。数九隆冬,其被褥单薄,常和衣而眠。

隆安年间,吴隐之任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前去赴任。广州依山抱海,盛产珍贵之物,有"一箧之宝,可资万世"之誉。历届官员到此履任,无不乘机肥己,只知敲索,不顾民苦,故此地虽是物丰之乡,人民却生活贫苦。吴隐之路过广州石门,当地人说此处有一溪流名叫"贪泉",只要人饮此水,便会贪得无厌。吴隐之遂带左右来到溪边伏身痛饮,站起来,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变心。"吴隐之到任后,清操更励,一日三餐,仅用蔬菜、干鱼。一次,家仆端来饭菜,吴隐之见鱼已剔骨,心中不快,随把当事者严加斥责,并赶出府去。至于官衙陈设、住所之需,他更是力诫奢饰,以竹蓬当屏风,座位不让备毡席。起初,人们以为他故意做作,后见其始终不变,才折服其言行情操。当时,朝野赞他:"处可欲之地,而不改其操;饷惟错之富,而家人不易其服"。

后来,吴隐之因受人诬告,罢官还乡。人们见他的船上没有一点值钱的东西,再看故里寒舍仅有茅屋数间,连妻子、儿女都住不开。当时,东晋权臣刘裕曾送他车马、耕牛、重金,让其修建宅居,为了拉拢吴隐之以篡权,被吴隐之一一谢绝。不久,吴隐之又升迁度支尚书,始终保持夙风。晋安帝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吴隐之告老还乡,朝廷授予其为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赐钱10万。

义熙九年(413年),吴隐之在故里濮阳病逝。今濮阳县西聂固村有其墓。后人于开州(今濮阳县城)修建有"五贤祠"。吴隐之被尊为濮阳"五贤"之一,其塑像在祠内紧靠汲黯。清朝开州牧孙綮有诗云:"……及乎官广南、廉操猷自持。酌泉以见志,赋诗慕夷齐。古人所难能,在涅而不缁。清风映后先,千载标芳规……"

所属地区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邻牡丹区,东接郓城,西、北两面跨黄河与-和河南省濮阳市毗邻。总面积1401平方千米。总人口78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鄄城镇,邮编:274600。代码:371726。区号:0530。拼音:Juancheng Xian。行政区划鄄城县辖10个镇、6个乡:鄄城镇、什集镇、红船镇、旧城镇、阎什镇、箕山镇、李进士堂镇、董口镇、临濮镇、彭楼镇、左营乡、大埝乡、引马乡、凤凰乡、富春乡、郑营乡。历史沿革汉置鄄城县。因古鄄邑为名。《史记·齐太公世家》:“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1992年1月24日,将梁堂乡的万全庄、大赵庄、李楼、南庄、罗吴庄、魏庄、东赵庄、樊庄、东张庄、富春...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