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端甫

李端甫

所属地区: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 发布时间:2024-02-22 05:00:26

李端甫(1905~1932),原名李其楷,化名刘奇之、刘可久,阜阳县行流集人。民国11 年(1922 年)考入设在阜阳的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民国15 年,经堂兄李乐天(李光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阜阳的国民党内部分为“元老”和“二小”两派。“二小派”中小学教员居多,倾向革命。李端甫利用当时北伐军到达阜阳的有利形势和中国共产党在教育界的影响,反对较右的“元老派”,与“二小派”合作建立国民党临时县党部。李端甫当选为执行委员,并兼农民部长,以此身份公开开展中-组织的发展工作和农-动。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笼罩阜阳,阜阳的中-组织与上级失去联系。李端甫等辗转武汉、安庆,几经周折,终于与党取得联系。根据党的指示,他回到家乡行流集,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继续开展农-动。

民国17 年1 月,李端甫等在行流集福音堂召开第一次群众大会,到会200 余人。会上李端甫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抗捐抗税,并积极发展农协会员。此后又连续两次召开农民大会,在行流集周围发展了农协会员2 万余人。

2 月,国民党驻阜阳高桂滋部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前来镇压行流农-动。为震慑敌人,李端甫于次日在尹家窑召开农民大会,农协会员扛着武器,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会上李端甫历数国民政府县长康欣之残害群众、贪赃枉法的罪行。会后农协会员举着马叉、大刀,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那一连国民党士兵不敢轻举妄动,撤回城里。

3 月,中共中央批准皖北特委武装-计划。据此,特委决定4 月底或5 月初举行-。但因叛徒出卖,-计划被敌获知,情况紧急。4 月7 日,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等在阜阳城西湖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举行-。次日李端甫在行流集策动20 余名士兵哗变,获枪19 支。又从农协会员中挑选3000 多人组成了5 个赤卫大队,为提前-作了充分准备。9 日凌晨,李端甫率领赤卫队策应阜阳城内的起义部队攻城,因联络中断,策应未成。10 日,起义部队一部在昌绍先、杜律德等率领下与李端甫的农民赤卫队会师,四乡的农协会员也汇集到行流集。下午,李端甫在王官集主持召开了2 万多人参加的大会,庄严宣布皖北苏维埃政府和皖北工农红军成立。李端甫被推举为苏维埃政府主席。11 日,在反动武装的“围剿”下,李端甫等率众英勇抵抗,终因力量悬殊,起义失败。

此后,李端甫先后担任中共阜阳县委书记、阜阳中心县委委员、宣传部长等职。后奉命调往鄂豫皖苏区工作。民国21 年10 月,在保卫金家寨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所属地区

颍泉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捷,大京九、商阜、漯阜、濉阜、阜淮铁路在此交汇,京九铁路最大编组站位于区内,自动化程度为亚洲之冠。公路经纬如网, 105国道、202省道纵贯全境,界阜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五条铁路珠联璧合,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乡道村路处处畅通,内河水运通江达海,航班直通各大中城市,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互相衔接、互为补充的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形成,五路交汇、八线引入的交通网络拉近了颍泉与世界的时空距离,把颍泉推向世界。文化历史颍泉区是1996年阜阳撤地设市时成立的县级区,辖12个乡镇、办事处,区域面积648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人,地处阜阳市中心区域,位于沃野千里的淮北平原腹地...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