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子夏
卜子夏(前507~前400)
卜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时期卫国南阳城(今获嘉县南阳屯村)人。子夏以“文学”著称,位列“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人称卜子。
孔门弟子中有著作传世的,以子夏最多。相传《论语》为子夏与仲弓合撰。《毛诗》传自子夏,《诗序》即为子夏作,《仪礼·丧服篇》亦传自子夏。《易传》十一卷,亦是子夏所撰。汉人徐防又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更可见他在孔门诸子中地位之重要。相传《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传授下来。卜子夏为一代儒学巨人,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倡导者和践行者。
子夏学成后仕鲁,为莒父(今山东省莒县)宰。在仕莒父期间,将曾子讲堂扩大而成卜子书院(在今莒县中医院处),是莒地建立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书院。
孔子去世后,他到魏国西河讲学: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教训,以防止臣下篡权;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李俚、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也尊子夏为师。
子夏晚年,有一子早死,他伤心欲绝,痛哭流涕,以致失明。后从西河退居故里获嘉,死后葬于城西邓商陵村西北隅。现墓长7米,宽4米,高1.5米。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卫辉知府庄廷伟、知县戴承勋立石墓前,题曰“先贤卜子夏之墓”。
子夏因“文学”卓著,被历代推崇: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追封“魏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河东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进封为“魏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卜子”。
所属地区
邮编:453800代码:410724区号:0373拼音:Huojia Xian获嘉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新乡市西部。东经113°30′-113°44′,北纬35°02′-35°20′。东连新乡县,南接原阳县,西邻武陟、修武二县,北与辉县市隔大沙河相望。全境南北最长34千米,东西最宽21.4千米,总面积473.15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8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距新乡市20千米,西距焦作市40千米,南距郑州市70千米。获嘉县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在74.2-87.5米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986-2004年年均气温1...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