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柳诒徵

柳诒徵

所属地区: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 发布时间:2023-12-24 15:03:15
柳诒徵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号劬堂。又号山髯。7岁丧父,与母、姐住外祖家。16岁考中秀才,设馆授徒以维持家庭生活。后由陈庆年介绍到缪荃荪创办的江楚编译局任助理。

光绪二十八年(1902)随缪荃荪到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在南京与茅谦、陶逊等办了田益小学堂,成为南京第一所新制小学。后又任江南中等商业学堂、江南高等学堂、江南高等商业学堂、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教员,自编《历代史略》等教科书。辛亥革命时任丹徒县临时议会副议长、镇江(府)中学监督。后又历任北京明德大学、南京东南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的教授或讲师。当代知名学者如茅以升、张其昀、张世禄、王季思等都是他的学生。

民国16年(1927)起担任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指导馆员整理藏书,编成目录30册;影印珍本秘籍100多种,公之于世。他不但组织馆员从事学术研究,出版年刊,而且还对读者给以指导和便利,对外地读者提供食宿服务,把图书馆办成了学术中心。

少年时与赵声同案进学,交情很好,帮助革命党人做了不少事情。对于议会、学校等新兴事业的提倡不遗余力。“五四”运动后,与东南大学同仁办《学衡》杂志。后又参加《史地学报》、《史学杂志》、《国风》半月刊等刊物的创办和,形成了史学界的“东南学派”。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反用文言写作的旧习,用白话文写了一篇《说“明耻教战”》。一面宣传抗日,一面批评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顽固。

抗日战争中,他竭尽全力把馆藏图书迁移或隐蔽起来。抗战胜利后又想尽一切办法追回已散失的书籍19万册。基本保全了国学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的藏书。解放后家居上海,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对征集图书文物多作贡献。镇江绍宗藏书楼,也是他倡议恢复的。墓在润州官塘桥乡朱家岗村。

所属地区

润州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主城区和行政中心所在地,北与扬州隔江相望,西接六朝古都南京,区划面积132.68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3个场圃、1个省级高新区,实际管辖面积87.83平方公里(其中划入丹徒新区8.68平方公里、南山管委会15平方公里、“三山”管委会21.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7万。 润州历史底蕴深厚,是“山水镇江”、“生态镇江”、“人文镇江”的缩影。润州境内有西津渡、金山、南山国家森林公园、伯先公园、彭公山石晶洞等旅游名胜。西津渡古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千年古刹金山寺有着“寺裹山”的独特景象,被誉为佛教禅宗四大丛林之一;南...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