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王余佑

王余佑

所属地区: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 发布时间:2024-01-25 05:16:42

王余佑(1615~1684)本姓宓,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新城(今高碑店)人。他幼有大志,读书识大体。16岁补博士弟子员。初随定兴鹿善继学,后受业于容城孙奇逢,又与茅元仪、杜越、刁包等人为师友,并曾得到桐城左光斗的赏识。

鹿善继、孙奇逢二人为明末北方的学术大师,对王余佑甚为器重,亟称之。而清初北方的大学者颜元、李塨则为王余佑弟子,对王余佑雅相敬重。颜元曾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介祺得其二,温、恭是也。”李塨也说:“春风满坐,经济满怀,吾不及五公。”而在王余佑卒后,其长子王孚则亦以为李塨最能传其父之学。到王余佑在献陵书院讲学时,门人弟子远近从游的多至数百人。王余佑治学以性理为根本,以实学及物为主旨,以明体达用为宗,以间邪存诚为要;治身心专以诚敬为主,其于日用专以躬行实践为事。待人则教以忠孝,和易简谅,对己则立身孤介,刻苦砥砺,喜通任侠,敦尚气节,有古独行之风;治学范围,举凡天文地理、礼乐政刑、耕桑医卜,以至西洋语文,无不穷析端委,上下数千年如指掌,多不甚循儒者绳墨。他还擅长书法,风格遒逸。

明天启五年(1625),魏大中、杨涟、左光斗等人被阉党魏忠贤逮捕入狱,魏大中长子魏学洢至京师抗争,王余佑与鹿善继、孙奇逢、杜越等人予以掩护,奋不顾身,相与周旋患难。父兄在抗清罹难后,王余佑奉继父母隐居易州五公山双峰村,自称五公山人,躬耕养亲,不求闻达,30年不入城市,而为学益勤。王余佑喜研兵法,早年跟随孙奇逢学兵家言,以学习《孙子兵法》为主。他还身负武学,早年跟随孙奇逢受学时,就是一面学兵家言,一面习骑射、击刺,无不工。时人称其才兼文武,精于技击。卒后门人私谥“文节”,世称文节先生。其著述有《五公山人集》14卷,《居诸编》、《涌幢草》30卷,《万胜车》1卷,《兵民经络图》1卷,《诸葛八阵图》1卷,《乾坤大略》10卷,《补遗》1卷。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所属地区

辖17个居委会、3个家委会(甘露园南里二区居委会、康家园一居委会、康家园三居委会、大黄庄居委会、东大楼居委会、花园北里居委会、教师楼家委会、电建居委会、第一机床厂家委会、民航医院家委会、妇联居委会、花园闸北里南区居委会、力源里居委会、通惠家园居委会、八里庄第一居委会、八里庄第二居委会、兴隆家园居委会);4个村委会(高井村、北花园村、高碑店村、半壁店村);丽景馨居社区(虚拟)。...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