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张起凤

张起凤

所属地区: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发布时间:2023-11-30 14:46:55

张起凤(1880-1957),字翙之,山西猗氏五农庄注(现属永济县卿头镇张家锁村)人。

清光绪六年(1880)生。幼时随父(经商)在西安就读。17岁乡试中秀才,22岁至太原入山西大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经山西巡抚张曾敡派遣,公费留学日本,入岩仓铁道学校攻读铁道工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聆听孙中山讲学。期间,曾代理同盟会山西分会会长。

光绪三十二年(1906),山西阳高籍留学日本学生李培仁因愤世蹈海而死。山西同盟会支部联合河南、陕西、甘肃等省留日学生,召开数千人参加的追悼会,轰动东京留学界。张起凤为之作挽联云:“大局竟如斯,合看千仞矿山太行云回;此去必不归,恍闻一声筑唱易水波寒”。

宣统三年(1911),学成回国,任同蒲铁路工科科长。10月29日,太原起义成功,张起凤等倡议成立学生军,并任学生军军长,兼任同盟会山西机关报《并州日报》馆馆长。12月,清军攻陷娘子关。民军败退,张起凤等收罗溃散民军,连同学生军,分批南下。27日抵达河津,当时民军队伍极为复杂,有义勇、洪汉、霹雳、学生军、陆军、改编新军,起凤拟将军队重新编制,军纪为之一肃。

民国元年(1912)1月,运城光复后,张起凤和李鸣凤返回运城。夏,河东军政分府撤销,张起凤随温寿泉返回太原,辞去政务,倡议创办太原工业学校,连任校长14年。

1924年,其长子张汝翼(与傅作义同期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晋军营长等职)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阵亡于左云。起凤逝子心切,又因老母多病,遂辞去公职回家侍奉母亲。期间,曾任运城兴业钱局襄理。

1927年,其母病殁后,赴北平,出任故宫古物陈列所所长。

1930年,任天津航运局经理。

1932年,应傅作义邀请,任绥远省政府首席参事。

1936年末,离开绥远,返回故乡,过田园生活。

1945年,抗战胜利后,移家西安,重以教书为业。

1952年,返回太原,为山西省政协特邀代表。

1955年,为山西省政协特邀委员、任省文史馆馆长。

1957年2月去世,享年77岁。

所属地区

永济古称蒲坂,史为舜都,地处山西省西南端,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总面积1221.06平方公里,全市辖7镇3个街道,人口43万。199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永济市辖3个街道、7个镇:城西街道、城北街道、城东街道、虞乡镇、卿头镇、开张镇、栲栳镇、蒲州镇、韩阳镇、张营镇。永济,古称蒲坂,传为舜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古蒲州城濒临黄河,古为畿辅重镇,曾建中都,是古代全国六大雄城之一。永济历代明贤辈出,舜帝、柳宗元、王维、聂夷、杨贵妃、司空图、马远、杨博等堪称历代英杰,声名远扬。“白日依山尽,黄河...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