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大奶奶
官大奶奶(1875~1959)女。本姓阎。娘家是高阳北坎尾村,婆家是陈家庄。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儿子陈世雄曾任抗日村长、孙子陈庚申参加区游击小队、孙女陈大体在妇救会工作,身边只有孙媳田素操持家务。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残酷“扫荡”后,陈家庄北有日伪军旧城据点,东有出岸据点,南有贺家庄、庞口据点。因她家是革命家庭,分区和县区干部、区游击小队都把她家作为秘密交通站和堡垒户,常来此隐蔽工作。当时她已67岁,大家都称她“官大奶奶”。她家西房和东房内挖有秘密地洞。1943年春,区小队两名伤员和冀中分区卫生员小曹来此养伤。当时小曹发高烧,昏迷不醒。“官大奶奶”连续三天三夜守在身边,给小曹喂米汤、糖水。三名伤员在她家住了一个多月,才把伤养好。“官大奶奶”一家吃糠咽菜,把仅有的粮食省给伤员,自家的鸡蛋舍不得卖,全部留给伤员补养身体,临走还给伤员包饺子送行。同年秋天,日军在高阳、任丘两县推行“-誓约”运动,强迫各村建立“自卫团”,“村村联防”,妄图围剿抗日军政人员。一天夜里,县0厂两名工人路过陈家庄遭村伪自卫团逮捕。“官大奶奶”闻讯后立即向区小队报告情况,区小队紧急行动,将他们从伪自卫团中营救脱险。
1944年春,附近日伪军据点出动六七百人,突然包围陈家庄。县大队、区小队正住在村里,转移已来不及。“官大奶奶”急中生智,找到村联络员,拿200元钱暗中送给伪军小队长,联络员被带去见日军指挥官报告:“八路军六七百人,奔西南方向去了。”日军怕八路军端他们的老窝,急忙撤走,为县、区游击队赢得转移机会,使部队免受损失。是年“官大奶奶”出席九分区群英会,被评为拥军模范。1945年参加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受到表彰。1959年10月13日病逝。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所属地区
高阳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497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2004年)。县政府驻高阳镇西大街2号。邮编:071500。代码:130628。区号:0312。拼音:Gaoyang Xian。行政区划高阳县辖3个镇、6个乡:高阳镇、庞口镇、西演镇、邢家南乡、晋庄乡、蒲口乡、小王果庄乡、龙化乡、庞家佐乡。历史沿革战国时为燕之高阳邑,至汉始于此置县,以邑名县,故称高阳.据应劭注《汉书》云:“在高河之阳”,即水之北为阳。2000年,高阳县辖3个镇、6个乡:高阳镇、西演镇、庞口镇、邢家南乡、龙化乡、晋庄乡、小王果庄乡、蒲口乡、庞家佐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0885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