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銮
杨光銮(1901—1930),字真梧,号若吾,现连云港市新浦区南城镇人。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接受马列主义宣传教育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杨光銮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进行革命活动,先后在海州报馆任主笔,后受聘入东海中学任教,他积极在学生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
1928年秋,中共江苏省委派李超时来海州,与惠美琬(惠浴宇)等组成中共东海特别支部,不久改为东海中心县委,李超时任书记,杨光銮任组织部长兼秘书。
1929年3月12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4周年时,杨光銮以中共东海县委名义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东海县委员会与东海人民首次见面献辞》、《告东海各界人民书》和大批标语、传单,让同学们在海州城内张贴散发,鼓舞了群众,也震动了国民党当局。东海县政府出动 ,到学校逮捕了四名学生。为营救学生杨光銮等挺身而出,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同学们安然获释。
1929年5月初,学校当局因压制学生引起师生不满。杨光銮与中心县委研究,决定举行 活动。他亲自召集学生中的党、团员开会,传达中心县委决定,布置行动方案。5月6日,在孙中山纪念周-时,训育主任陆秋斋宣布要处理一批“违反校规”的学生,引起了学生的愤怒。学生们要求驱逐谷廷隽、陆秋斋,实现学生自治。后杨光銮又联合进步教师,向省教育厅来人力陈事件经过,为学生辩护,继之以学生会名义,致函社会各界斥责校方欺压教工、处罚学生的无理行为。这次斗争,学生受到锻炼,扩大了党的影响。1929年5月,东海中心县委在云台山三元宫召开了海属地区党的骨干分子会议,传达中共“六大”会议精神,杨光銮负责会议文件的起草、印刷等筹备工作。
1929年6月,国民党在东海县大肆逮捕共产党人,经组织决定,杨光銮秘密赴上海、广东等地活动,1930年在上海被捕,就义于龙华。
来源:中共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
所属地区
k海州区总面积97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街心路7号,邮编:123000。代码:210902。区号:0418。拼音:Haizhou Qu。行政区划海州区辖10个街道、1个镇:新兴街道、和平街道、西山街道、河北街道、站前街道、西阜新街道、五龙街道、平安西部街道、工人村街道、东梁街道、韩家店镇。历史沿革2000年,海州区辖11个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4145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和平街道 36931 东苑街道 12652 新兴街道 41189 西山街道 66934 河北街道 59725 站前街道 20887 西铁街道 30072 五龙街道 2...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