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
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市中区 > 永安镇主页
〖永安镇简介〗
永安乡位于枣庄市市中区西南部,辖区东西最长跨度7.2公里,南北最长跨度10.2公里,土地总面积55.4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5万人。永安乡地理位置突出。东靠枣庄市老城区,西与枣庄市政府新驻地接壤,南部与峄城冠世榴园隔山相望,枣庄经济开发区座落在中部,是典型的城乡发展过渡区和工农业发展过渡区。永安乡交通十分便利。西靠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东邻206国道,南依京杭大运河,光明大道、枣曹公路横穿东西,西外环路纵贯南北,枣薛铁路从境内经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永安乡旅游资源丰富。在乡南部和中部,有较著名的九顶莲花山汉代古墓遗址、岳飞放马场、湖山寺遗址、天生桥、百步狼牙石等人文景观,周围有五座水库遥相呼应,附近林木繁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在乡北部,鲁南奇石馆、榴园花木城、红石岭度假村、大官庄文化广场等新开发建设的景点,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人们近郊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永安乡投资环境优越。在枣庄经济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下,永安乡面貌大大改观,水、电、路、煤气、暖气、天然气等基础条件样样俱全,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现在,社会各界及境内外客商纷纷聚焦永安、看好永安,永安乡已成为枣庄市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方之一。永安乡经济突飞猛进。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工作成效显著,始终走在全区前列。2004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9477万元,同比增长6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220万元,增长115.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65万元,增长85.36%。仅用两年的时间,永安乡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了1倍、7倍和3倍,经济总量快速膨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永安乡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现在正申报“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三年来,共投资190余万元用于新建教学楼、危房改造及配套教学设施,投资额在市中区第一。2005年以来,又积极到北京跑项目,与香港成龙先生设立的公益慈善基金达成了合作,计划投资1900万元新建一处高标准中学,近期将开工奠基。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永安镇特产〗
莲汪樱桃
【莲汪樱桃】 暮春初夏,一踏进枣庄市渴口乡盛产林果的凤凰峪,即见翠绿丛中红云一片,这里所产的莲汪樱桃,向以质佳味美而著称。莲汪樱桃栽培历史悠久,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峄县志》中即有有关樱桃的记载。莲汪樱桃经果农二三百年的培植,品种不断优化。现有乌鲁叶、紫樱桃、尖叶、黄樱桃、二红等品种,其中以
枣庄石榴
在枣庄南部的群山之阳,有座闻名于世的石榴园。该园东西长20多公里,面积达10万亩,生长着石榴树40多万株,拥有43个品种。春夏之交,叶茂花繁,恰似镶嵌在微山湖畔的一块绿宝石。园中园内的大部分石榴树的树龄都在300年左右,榴树密布,千姿百态,苍劲奇崛,错落有致,依山石溪流的地势而生,形成了曲折蜿蜒之势
圆铃枣
圆铃枣个大,呈暗红色,皮薄肉厚,质白软绵,含糖量高,是制作蜜枣、烤枣及枣泥的上好原料,经常食用可扶弱补虚、固精益气,现已形成333公顷的种植规模。
紫苏梨
紫苏梨又称红梨,呈赭石色,有白色麻点,果皮厚实,果肉少汁多渣,不宜生食,但耐久贮远运,蒸食有润肺清热、消喘化痰的显著疗效,年产量在30万斤以上。
道沟白莲藕
曾为清代贡品,质地细嫩,清脆无渣,节生枝丫呈金黄色,通体白嫩、光洁。此藕切片沸滤,以醋加盐或糖调拌,清脆爽口;切丝爆炒,则脆、面相兼,别出一格。道沟藕常年种植近20公顷,总产近40万斤。
刘庄小枣
主要品种有大铃枣、小铃枣、长红、马牙、木枣等,色泽红中透紫、紫中泛红,脆甜爽口。( 枣庄)
〖永安镇景点〗
滕州莲青山
景区简介:滕州莲青山被誉为天下第一情山,其生态景观种类齐全,有“山地景观大全”之美誉。著名的古滕八景之一谷翠双峰,因谷山双峰并起、景色奇丽而得名,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莲青山北部有两万亩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93%,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岩石裸露,山峰林立,远望如一望无际的大海,海内巨石、奇石遍布
枣庄山亭区红枣农业旅游区
景区简介:店子镇长红枣基地以独特的山乡景色、优越的生态条件、优质的丘陵枣林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形成集林果生产、生态农业和观光游览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景区坐落在枣庄市山亭区境内莲青山和越峰山两道主山脉的环抱之中,由大面积的优质枣园、丘陵枣林、路侧枣网、围山枣带构成,农业观光旅游开发面积达65平方
刘村万亩梨园风景区
景区简介:刘村万亩梨园风景区以发掘梨园文化为内涵,结合景区亲水特点,是鲁南地区一处集休闲观光、趣味娱乐、科研种植、养生度假的生态旅游胜地。刘村梨园历史悠久,早在明万历《滕县志》便有“花开似银”的记载,相传乾隆下江南,有两次在此下塌。春季万亩梨园是花的海洋,蜂舞花香,堆雪铺玉;夏天枝繁叶茂,碧波千顷,
滕州鲁班纪念馆
景区简介:滕州鲁班纪念馆是目前全国建筑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的纪念鲁班的专门场馆,是了解鲁班工艺的最佳之地。馆内陈列布展以“展示与演绎的并列,传说与现实的默契,大爱与大智的汇聚,远古与现代的链接”为宗旨,围绕一条路、一条河、一位巨人、一首颂歌为主线,结合鲁班的生平、事迹和传说,以鲁班发明实物和文献资料为
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景点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湾门票信息:免费开放时间:8:30--17;00. 16:30分停止入馆交通指南:枣庄市区内乘枣庄-台儿庄专线,每天6:30-18:30,15分钟一班车,票价6元/人;台儿庄长途汽车站下车后,乘公交车即可抵达纪念馆,票价1元/人。 简介: 一九三八年春,中国军队重创日
山亭翼云石头部落
景点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兴隆庄村门票信息:60元开放时间:8:30-17:30交通指南:自驾线路:枣庄市区沿光明大道,向北进入店韩线-直行进入s245-进入世纪大道-向东进入北京路-直行进入翼云大道-到达景区。 简介:翼云石头部落位于山城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5公里的兴隆庄社区,北依翼云山,东临翼云
〖永安镇人物〗
褚思惠
褚思惠(1896—1944),字子宽,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孙庄村人。世代务农,幼年时期家庭生活尚不富裕,读书不多,年长自学,略通文字,为人坦诚,好友重义,秉性豪爽。青年时期家庭经济情况好转,但常受当地封建豪绅势力的欺压,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褚思惠在思想上逐步产生了对军阀豪绅的反抗意识。1926年,国民革
孙业洪
孙业洪(1893—1977),又名孙范权,台儿庄区泥沟镇大北洛村人。7岁在家读私塾,尔后就读于济宁小学、中学。1921年毕业于山东省第七中学(现济宁一中),考取济宁 学校,复入兖州师范讲习所学习。学习期间因受孙中山革命影响,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爱国-,被开除学籍。回到家乡,决心兴办教育为桑梓造福。19
宋东甫
宋东甫,山东峄县旺庄村(今属台儿庄区涧头集镇)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生,初名文范,后名文明,字东甫,祖居旺庄村,世代业农。其曾祖父宋广远,生性淳朴,谨言慎行,好善恶恶,是非分明,慷慨好义,常有舍己助人之举,深受乡人尊崇。其祖父宋凤桐,富有家风,尤其重视子女的教育,所以其父宋玉
官乃民
官乃民(1886—1965),字天爵,又名官文藻,枣庄市台儿庄区台儿庄人。家道小康,8岁就读兰陵书院,拜清岁贡生王士隆为师,学儒家经典11年。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1904年下学后应聘在抗埠、台儿庄设家馆授教。后又到峄县教会实业中学任国文教员。执教期间,认真负责,国语教学成绩斐然,并编写《中文解字》
尤民
尤民(1885—1916),字超凡,原名尤保诚,1885年生于台儿 世业儒的望族。幼读家塾,聪颖好学,15岁由县保送入济南陆军小学。17岁考入保定陆军中学,因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被学校开除。回家后,秘密活动于峄南、铜北地区,积极组织武装,志在推翻淸朝统治。辛亥革命爆发,受辛亥革命党人刘冠三(曾
刘平
刘平(1818—1862),原名刘平先,1812年(清嘉庆十六年)生于侯孟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少年时即有胆识,善于联络小伙伴。18岁时伙同乡里穷苦农民以贩卖粮食和盐养家糊口。其间,曾遭受官兵的劫掠和-,又耳闻目睹官府、地主恶霸欺压百姓的种种恶行,心中无比愤恨,埋下了0和反抗的种子。1853年(咸丰
张玉法
张玉法,祖居台儿庄涧头集,1935年2月1日出生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幼年时,正逢兵燹天灾,到处充满饥寒与恐怖。民无安宁之日,学无安定之时。抗战胜利后,他才有机会读小学。1948年夏,由于战争,峄县中学计划南迁,来涧头集招生。当时,张玉法才刚读完5年级课程,以同等学力报考被录取,接着随校南迁,最
李宜俊
1990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李宜俊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1990年7月23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李宜俊少将军衔。李宜俊,1932年9月生,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后洪庙村人。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就从他的村后边流过。李宜俊少年时是河岸边的放
金哲夫
金哲夫名冠浚,字哲夫,回族,1929年出生于台儿庄北关,历代住鱼市街。祖父金殿明积德好善,父亲金维智为人忠厚,在老粮食摊子开金义兴斗行。金哲夫自幼酷爱美术,稍长从父识字,习描红。7岁入读育英小学(战前为王雨村先生创办,设在旧关帝庙、又名花庙内)。因抗战故,辍学数月,后相继就读于赵有训、张廉之先生私塾
郑连云
丝瓜点缀在浓密的叶子中间,茂盛的葡萄长蔓缠绕在窗前,门前的花儿在阳光下粲然微笑。82岁的郑连云坐在恬静的庭院内,谈起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依然慷慨激昂……鲁南运河边的台儿庄,碧水青山,风光秀丽。1938年,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已是满目焦土。目睹了山河破碎,经历了亲人离散,15岁的郑连云怒火满腔,带着家仇
胡绳武
胡绳武,1923年10月生于山东峄县夹坊村(今属台儿庄区泥沟镇〉。抗战期间,他自四川绵阳国立六中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史地系(后改为历史系);1948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该系讲师、副教授、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1975年调北京文物出版社,任副总;1981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王脉凤
王脉凤(1918—1940),又名王凤,侯孟乡杜安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备受苦难,年仅17岁被迫卖给江苏铜山县魏集村张姓地主为妾,其间惨遭-,憎恨地主老财之心与日俱增。为争取自由,1939年带亲生女儿逃出虎口,回到杜安集娘家。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铜、滕、峄、邳县边联办事处成立,杜安集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