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镇
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市 > 澄城县 > 寺前镇主页
〖寺前镇简介〗
交道镇位于澄城县中部距城南10公里处,地势北高南低,镇址海拔615.6 m,最高海拔634.3 m(北社村东),最低海拔406.9m(卓里村西固市),年平均气温12.5℃,≥10℃的积温3935.6℃,年降雨量平均为532.8mm(最大降水量为950mm,最小降水量为388.9mm),无霜期210天(初日10月下旬,终日4月中旬),年日照时数为2547小时。15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51个自然村,5500户,2.4万人,地域面积为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5.6万亩,宜林面积2万亩,可灌溉面积2.3万亩。主要产业有:粮、棉油料、苹果、红枣、花椒、蔬菜;猪、羊、禽等。该地区属渭北高塬半干旱易旱区,是澄城县一带三园建设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区,多次被县上定为设施农业优胜乡镇。(苹果)交道土地肥沃,光、温、水资源丰富,属优质苹果产区,86年发展苹果产业,目前面积稳定在6000亩,主要分布在温泉灌区南社、交道、杨家、北社、南尧、元里,早熟果占20%,红富士占70%,其它品种占10%,通过大面积矮化栽培和四大技术推广应用,新红嘎、粉红女士。套袋苹果质优、个大,光洁度好,受到消费者欢迎,年产量稳定在3500吨,年产值可达到350万元。商品主要销往广州、广西、四川、福建、浙江、湖南等(红枣)该树种在该镇历史悠久,王村、劝母红枣很有名气,持果面积4000亩,主要品种有晋枣、脆枣、长枣、芒果枣、梨枣,南尧村千亩红枣基地梨枣多年畅销西安市场,15个村新引栽植雪枣、冬枣新品种,村村有枣吃,王村丰产年人均红枣收入500元,红枣是该镇经济的又一收入来源,年产值200万元。(蔬菜)大浴河畔菜农蔬菜作务经验丰富,蔬菜走销县、镇集市,在新技术产业发展中2000年—2003年,该镇中社、交道、彭家河、樊家川、卓里、王村等八村发展设施塑棚220标准棚,年棚均收入5000元,好的突破万元,主要品种:黄瓜、西葫芦、圣女果、西红柿、礼品瓜,全部推广棚体育苗、基苫嫁接、应用营养液,搞无土栽培,中社一组赵国强2户,03年圣女果棚收入1.2万元,樊家川三组设施果树金寿杏和日本雪里红桃,04年棚收入0.8—1万元,雪里红桃棚收入1.7万元,设施农业年收入130万元。温泉水浇灌的蔬菜,瓜果品味好、质体优、无公害,设施农业已成为镇域经济的一个亮点,该镇连年成为全县设施农业优胜镇。
〖寺前镇特产〗
踅面
踅面是陕西华阴特色小吃,也是当地人极为偏爱的风味小吃,是华阴著名的传统小吃。踅面主成分是粗粮,做成面条后可即食,吃时把水烧开,再放少许盐,以防面入锅中变粘。在沸汤中一烫,便完全熟了。或干捞,或带汤,悉听尊便,需要手再用笊篱捞一些鱼儿粉,然后调上大油(白油)、大油辣椒(红油)、清油辣椒、盐、醋、蘸一点
三翻饼
三翻饼,为澄城县有名小吃。因制作时需三翻三卷,故得名。此饼以上等白面粉、白糖、冰糖渣、熟猪油、清红丝、玫瑰酱、菜籽油为原料,经过擀制面皮、制作酥面、炮制内馅、入油炸几道工序精制而成,具有层次分明、外形美观,质地酥松,入口沁甜又耐贮藏等特点。可存放月余,随时取食,而色香味不变之特点。此饼在同州内外,远
老哥羊肉泡馍
大凡居住在澄城的人都知道,澄县老哥煎水泡馍这个俗语。这句话听起来好象是嬉戏之语,细品起来它却有着澄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句话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壮汉光头赤面,开怀露胸,裤腿高挽,两腿微开圪蹴在土堆上,右手拿筷,左手端着和人脑袋相当的尧头“福”字老碗,狼吞虎咽用餐的一幅美丽雄
澄城黄芩
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原,是北药的最佳适宜生长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美誉。特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适合黄芩、远志、柴胡等规模种植。目前,该县共有黄芩、远志、柴胡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产值约2亿元,尤其是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高达17.4%,比国家药典9%高出93%,被评定为国家级黄芩种
旋面
澄城有一种面食-------旋面。 从小我就是从吃旋面的梦想中长大。 旋面以大量水和面成浆,淋于热锅上做半熟,然后晾晒,稍干即切,于热汤中煮熟,再拌多种佐料食用,以辣香为主,很是可口。 长大后,走遍三山五岳,踏遍祖国南北。不见旋面流传于外,只有回乡的游子,才可以尝此美味。旋面,不惟美味,也勾起游子的
澄城踅面
踅面原产地在合阳,相传西汉高祖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04年,淮阳候韩信在合阳黄河边的夏阳渡用木罂渡军活捉河东魏玉豹,为了解决10万大军吃饭问题发明了踅面,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吃着踅面,再想想这个关于踅面起源的典故,就知道当年韩信怎么发明出踅面作为行军打仗的饭食。一是踅面劲道。厚且筋大,吃在嘴里
〖寺前镇景点〗
澄城永庆桥
澄城永庆桥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澄城永庆桥时代:清地址:渭南市澄城县冯原镇西社村保护范围:桥本体外延6米。建设控制地带:桥体四侧外延12米。2014年,澄城永庆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西社村:西社村…… 西社村
王官城址及墓群
王官城址及墓群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王官城址及墓群时代:春秋—战国地址:渭南市澄城县冯原镇居安村保护范围:东至居安文管所墙西,西至小驴沟边,南至团结村北,北至建斗都村南。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10米。2014年,王官城址及墓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居安村:居安村…… 居安村
耿直陵园
耿直陵园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耿直陵园时代:近代地址:澄城县韦庄镇酥酪村保护范围:围墙四周外扩2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00米。2018年,耿直陵园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韦庄镇:韦庄镇地处澄城、大荔、蒲城三县交界,距县城25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450米全镇总面
壶梯山战役遗址
壶梯山战役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壶梯山战役遗址时代:民国地址:澄城县冯原镇孙堡村南保护范围:壶梯山战斗遗址本体外扩3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50米。2018年,壶梯山战役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冯原镇:冯原镇是渭北名镇,中国陕西外贸优质苹果第一镇,省级重点镇。距省
良周城堡
良周城堡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良周城堡时代:明—清地址: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保护范围:东、西、北至城墙本体外扩5米,南至城墙本体外扩38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北至A区外扩5米,南至A区外扩7米。2018年,良周城堡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良周村:良周村…… 良周村
刘家洼遗址
刘家洼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家洼墓地时代:东周地址: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保护范围:东南至永乐苹果示范基地边界,东北至马家沟南界,西南至赵冯路鲁家河桥西北80米,西北至鲁家河西沟北界。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至A区外扩100米,东北同A区,西南至A区外扩30米,西北至A区外扩10米。2018年,刘家
〖寺前镇人物〗
王超北
王超北(1903~1985)原名祥初,又名王琪,化名庞智。陕西澄城人。6岁入私塾,后入县立高等小学堂、山西新绛中学和西安省立第二中学读书,1922年夏考入江苏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23年转入上海大学。1924年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在澄城县立初级中学任教,同张仲超一起创建学生会、澄城青年社
张国藩
张国藩(1903~1978)陕西澄城人。16岁入三原县高小,1922年8月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25年8月考入上海大学学习。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任上海浦东共青团部委书记,曾参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回陕从事革命活动。1927
张红文
张红文,男,汉族,1975年4月生,陕西澄城人,1996年8月参加工作,199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研究员。1992.09--1996.0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与运载火箭设计专业学习1996.08--1999.07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三院第三总体部三室设计员1999.
郑钢淼
郑钢淼,男,汉族,1963年5月生,陕西澄城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曾任中央台办交流局二处调研员,中化进出口总公司战略研究室干部,中央统战部五局二处正处级干部、综合处处长、六局副局长,四川省攀枝花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中央统战
严佑民
严佑民,曾用名岳炎。男,汉族,1918年5月生,陕西澄城寺前镇东街村人。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高中。1935年10月任陕西华县咸林中学党支部宣传干事。1936年9月在北平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分队。1936年12月在山西太原牺牲救国同盟会民众干部训练团一队学习。1937年4月
严信民
严信民,男,汉族,1902年生,陕西澄城寺前镇东街村人。农工党成员。早年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习。1919年赴北平求学,1920年到上海联系赴法勤工俭学,参加了由陈独秀等领导的研究社会主义的进步团体“SY”,协助李启汉等筹办劳工半日学校,筹建印刷工人工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雷亚笙《秦》、《
黄绪森
黄绪森,1913年生,陕西澄城县人,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陕西省水利学校党委书记、校长:1983年12月离职休养。(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正省级医药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31日在西安逝世,享年102岁。
郑拓彬
郑拓彬,1924年2月24日出生在陕西省澄城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他十四岁那年与小同学、后来的中共广州省委书记关相生一道,远离家乡,徒步跋涉来到延安。于1938年先后就读于延安大学和鲁迅艺术学校,并开始参加工作,曾在陕甘宁边区任小学教员、《新文字报》、鲁艺南泥湾烟厂厂长、华北联合大
秦辅三
秦辅三字紫剑,陕西澄城县人,清拔贡生。民国五年(1916),任砖坪县知事。初到任,改良杂税,人民如获重释。减轻之外,尚余500元,拨作修建乙种农校费用,农校“土木俱兴,规模宏敞”。六年(1917)秋招生开学。在教育方面,他筹款买奖品,招集四乡儿童竞赛考试,奖励优秀学生,推进小学教育,各国民学校学生济
吴碧云
吴碧云(1901~1966)女。陕西澄城人。幼入私塾、国民小学读书,后考入西安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在女师上学期间,受进步教师的影响,经常阅读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书刊。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她组织女师同学上街-,张贴反对帝国主义的标语。1921年,吴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化学
耿直
耿直(1895~1918)字端人。陕西澄城人。其父元耀系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武举。因感自己文化不足,遂聘塾师课子读书。耿直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进本县高等小学堂上学,后考入澄城巡警教练所。宣统二年(1910)毕业,被派到寺前镇办巡警所。此间,结识了前辈吴孤民和当地在省城等地从业的杨子廉、严
耿炳光
耿炳光(1899~1972)名坚白、仲康,字景山,笔名剑北、季云等。陕西澄城人。1917年秋考入西安私立成德中学。1921年春因控告陕督陈树藩滞留北京,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22年秋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本科。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国共两党合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