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天度镇
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宝鸡市 > 扶风县 > 天度镇主页
〖天度镇简介〗
天度镇位于县城北部的乔山脚下,距县城20公里,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4.5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村62个村民小组,21384人。扶天、天绛公路穿境而过,扶永公路相接,镇村道路交错成网,交通便利。全镇地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阶梯错落,形成山、丘、川三种地形。土地面积5.4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31410亩。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建设果业名镇、畜牧大镇、工业强镇、文明新镇为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全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至2005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075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3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8元。苹果面积13485亩,蔬菜大棚发展到128个,秦川牛存栏2697头,奶牛586头,羊2380只,鸡5100只,栽植辣椒3200亩。引进了年生产150万吨水泥的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非公经济组织37个,年产值20100万元。随着经济的发展,镇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目前,镇上连接各村的主干路9条,长22.6公里,全部达到了柏油化。建成了省级教育强镇,全镇共有初中1所,小学10所,幼儿园2个,在校学生3606人,教师194人。镇上建有文化中心,各村有文化室,全镇农民文化生活活跃。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先后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平安乡镇”称号。
〖天度镇特产〗
凉皮
凉皮子做工较复杂,即先将小麦面粉和成面团,放在清水盆里用手搓洗,直到将淀粉全部洗出,只剩面筋。 然后将洗出的粉浆沉淀,倒掉清水,搅成糊状,用平底大盘在滚水锅中一张张涮熟,凉后切成条即成。而面筋则蒸熟后切成块。两者相配,加上醋、辣子、蒜等配料,便可食用了。
面皮
汉中面皮相传始于秦汉,它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箩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
扶风鹿糕馍
扶风鹿糕馍是选用上等小麦特制的细白面粉,先合水发酵,后搅拌揉搓,调得十分干硬,再加香油或猪板油、鸡蛋及五香调料,用木杠在案板上反复压揉,直压得光如泥,再揉成长条,等分成团制饼,放在锅中,先武火后文火慢慢烘烤即成。 小吃特点: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脆酥香醇,美味可口,久贮不霉变。
陕西面皮
陕西的风味小吃中,“凉皮”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男女老少爱吃,尤受年轻姑娘欢迎,一年四季都有卖,夏天吃的人更多。千阳的大街小巷,千阳的每个城镇,乃至乡村,到处都有卖凉皮的。一张桌子,几个小板凳,就是一个凉皮摊,只要有卖的,就有人吃,凉皮以其棉软润滑,酸辣可口,爽口开胃,不但是
鹿糕馍
上等面粉加白糖、油料、五香粉等配料烤制而成。馍面饰有鹿形图案。色泽白亮,味道香甜,煮不散烂,贮不霉变。过去远游多携带食用。 “岐山挂面,凤翔的酒,扶风鹿糕京里走”。这是关中西府一带流传的关于名特产品的民谣。扶风鹿糕是一种烤馍,是久享盛名的地方风味食品。 扶风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
西府醋粉
醋糟粉,是陕西西府的一种风味小吃。用美阳河水做的醋糟粉,那柔细、清亮、酸中有辣、辣中有咸,一种扑鼻的清香味,使人回味无穷。 它的做法并不复杂,将醋淋出来后,醋糟分别盛进几个大盆里。然后给盆里加适量的清水,这时盆里的醋糟就成为一种糊状,再用手从盆里的糊状中掏出糟粑,在盆子的上空使劲地掐几下,使汁液掉人
〖天度镇景点〗
扶风县博物馆
扶风县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是一座融庙宇古建与文物陈列于一体的,颇具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收--代文物和近代革命文物近1万件。1986年6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座融庙宇古建与文物陈列于一体,颇具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所管辖庙宇是中西部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为省级
益家堡遗址
益家堡遗址位于扶风县城关镇益家堡西南台原上。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1978年后因平整土地而破坏较严重,是一处含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的居住遗址,发现有商代殷墟一期的青铜器、兵器及鬲、罐、豆等陶器。1992年4月21日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扶眉战役围歼国民党军遗址
扶眉战役围歼国民党军遗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段家镇大同原到午井镇以西高望寺地带。1949年7月12日,第一野战军3军9师由临平挺进扶风天度,防守该镇的国民党军早已逃跑,追至法门镇,在镇东桥沟一带,隔沟击战,迫使国民党王治岐部119军仓皇向西南逃窜。解放军跟踪追击,一路由法门镇西追至岐山青化镇,另一路南下
扶眉战役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六军高望寺驻地遗址
扶眉战役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六军高望寺驻地遗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午井镇高望寺小学附近。1949年7月12日,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6军攻占扶风午井镇。军指挥部设在镇里的高望寺小学。高望寺始建于唐末,盛于宋初。原面积30余亩,大门左侧植唐代楸树一棵,右侧植宋代槐树一棵。古楸树原直径2米,因经火灾现1米左右、高
扶眉战役马超岭战场遗址
扶眉战役马超岭战场遗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杏林镇南坡到马超岭。1949年7月12日8时,第一野战军60军及183师攻入扶风,从游凤经菊花村攻克杏林镇,然后沿天绛路向南出杏林镇乘胜追击。国民党军上了隔河相望的马超岭,凭借地理优势,负隅顽抗。60军为了避免正面攻击伤亡太大,立即从两侧冲上南原,截断敌军后路,
扶眉战役绛帐街战斗遗址
扶眉战役绛帐街战斗遗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绛帐镇。1949年7月13日,第一野战军60军179师536团2营5连的全体指战员忍受着饥饿干渴和疲劳酷暑,把盘踞在扶风县上宋乡中坡村塬顶上的胡宗南集团第18兵团65军177师528团打得溃不成军。全--士在李春发连长指挥下,1排向右,2排向左,3排在中,将逃敌
〖天度镇人物〗
任维
任维,男,汉族,1976年5月生,陕西岐山人,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1993.09—1998.09清华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学习1998.09—2003.07清华大学热能动力专业博士研究生2003.07—2007.07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
吕成蹊
吕成蹊,男,1969年9月生,陕西岐山人,1996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6月入党,北京大学矿床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9.09—1993.09,在西北大学岩矿地球化学专业学习,大学毕业;1993.09—1996.07,在北京大学矿床学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毕业;1996.07—1997.11,广
刘仓理
实验物理学家,主要从事爆轰、冲击波物理研究和装备研发工作。1961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岐山县。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1993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吕西林
吕西林(1955.1.-),男,结构工程专家,陕西省岐山县人。中共党员。1984年12月在同济大学获得结构工程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受聘担任《TheStructuralDesignofTallandSpecialBuildings》和《JournalofAsianArchitect
李高迁
李高迁,唐初功臣,岐州岐山人也。隋末,客游太原,唐高祖常引之左右。及擒高君雅、王威等,高迁有功,授右三统军。从平霍邑,围京城,力战功最,累迁左武卫大将军,封江夏郡公,检校西麟州刺史。武德初,突厥寇马邑,朔州总管高满政请救,高祖令高迁督兵助镇。俄而贼兵甚盛,高迁乃斩关宵遁,其将士皆没,竟坐除名徙边。后
张镇岳
张镇岳(1866-1912),清代岐山县杜家庄人。清末举人。清同治五年(1866)生。自幼勤奋好学,才华出众。早年就读于凤鸣书院,后在凤翔府考秀才,名列榜首;秋闱考举,又中“五魁”。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努力汲取新知识,接受维新改良思想,常与仁人志士切磋国事,陈述己见,寻求救国拯民的良策。
巨拴科
巨拴科男,1960年4月出生,陕西岐山人,汉族。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安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至1981年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1981年至1987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所(省物理所)工作。1987年至199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
万全忠
万全忠(生卒年不详),即万五,其籍贯无考。清陕西岐山三才峡木工武装起义首领。清嘉庆年间,关中州县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到渭河以南山区茂密的原始森林里开荒度日。商人们看见这些劳动力大可利用,就来到山区开办木厂、纸厂,开采铁矿,铸造农具、铁锅等。木材商们仅以很少的玉米,雇用农民为他们砍伐树木,加工成木板材
李俊
李俊(生卒年不详),字子英,明代官吏。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人。成化五年(1469)中进士,任吏科给事中,多次升迁为都给事中。成化十五年(1479),宪宗派李孜省为太常寺丞,李俊和他的同事们竭力反对,说:“孜省原是一名赃吏,不宜玷污清贵的官班去参与郊庙百神的祭祀。”那时,正当御史对李孜省也有意见,就将
刘世荫
刘世荫(1921—1988)化名秦健,岐山县孝子陵乡刘家原人。民国25年(1936)夏考入西安高级中学,多次参加反内战--。西安事变爆发后,受西安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及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简称民先队)西安总部派遣,与岐籍学生王宏谟、王锦蓉等组成同乡宣传队,返籍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贴标语、出壁报、撒传
邢克广
邢克广(1902—1985)岐山县蒲村乡邢家沟人。幼家贫,靠几亩薄田和打铁谋生,新中国成立后任行政村长。1951年9月,组织19户农民成立互助组,被推为组长。他拿出9斗口粮接济组内贫困户,成为宝鸡专区的先进典型。1953年1月,成立邢家沟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任社长,为全专区建社之首。建社中,带头拿出木
周肇岐
周肇岐(1906—1985)又名周伯峰,曾化名赵益山、赵岳山、赵其、李棋、村夫、赵益三等,岐山益店镇周家庄人。岐山地下党负责人之一。民国16年(1927),在岐山单级师范读书时加入共产党,担任学生会负责人,为党组织做交通工作,往来麟游、虢镇、乾县一带。民国18年(1929)7月,中共岐山支部恢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