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沙河镇
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汉中市 > 西乡县 > 沙河镇主页
〖沙河镇简介〗
沙河镇位于县城以西3 0 公里,西北与城固、洋县接壤,东南与本县峡口、城关为邻,是省1 0 0 个建制试点镇之一和省市“高优高”农业示范镇之一,还是我国民族教育家、原中央民族学院院长张养吾的故乡。该镇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6 0 0 米,森林覆盖率4 7 %,系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 4 . 4 ℃,年平均降水量9 2 3 . 5 毫米,雨量充沛,山青水秀,土质肥沃,生态优异,是生态农业无污染农业的主产区。盛产大米、小麦、油菜籽、花生。特产茶叶、木耳、香菇、天麻、银杏、板栗、中药材。全镇总面积2 2 8 平方公里,辖2 6 个村,1 个居委会,1 4 4 个村民小组,8 4 9 9 户,3 0 8 6 7 人,有劳动力1 2 4 7 1 人。有耕地面积2 0 6 7 公顷,其中水田1 5 5 4 公顷,旱地5 1 3 公顷。2 0 0 1 年工农业总产值9 8 7 7 万元,其中农 业总产值2 7 5 0 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 1 2 7 万元,人均纯收入1 0 0 2 元。基本概况是:——农业生产条件改善,“高优高”农业效益明显。9 6 年来,依托“高优高”农业示范区建设机遇,狠抓“蓄、保、改、技”,新建塘库2 5 口中,增加蓄水量1 8 万立方米,垦复和恢复水毁农田1 0 2 公顷,保证了有效耕地,低湿田改造3 6 0 公顷,大力推广“高优高”农业生产技术,普及优质稻的种植,提高粮食产量,到2 0 0 1 年全镇粮油产量达9 5 2 0 吨,年均增长3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主导产业发展已成规模。以茶叶为龙头,食用菌、养殖为骨干的主导产业格局已经形成。2 0 0 1 年全镇茶园1 9 7 0 0 亩,其中良种茶叶母本园6 5 0 亩,大棚茶园5 0 亩,已建成陕南最大的良种茶叶繁育基地。天麻、木耳、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已规模发展;龙须草、杜仲、牧草、竹荪等新特产业已经起步。2 0 0 1 年主导产业产值2 1 2 0 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 7 %。
〖沙河镇特产〗
汉中仙毫
汉中仙毫产自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的汉中秦巴山区,她聚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以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外形微扁挺秀匀齐,嫩绿显毫,香气高锐持久,汤色嫩绿清澈鲜明,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匀齐鲜活,嫩绿明亮,且富含天然锌、硒等微量元素。汉中北依秦岭南垣巴山,产茶历史悠久,茶区生态
松花变蛋
“变蛋”即皮蛋。西乡松花变蛋因蛋清表皮呈松、柏叶阴影状花朵而得名,已有百余年历史。制作技术独特,别具风味,成品质地透明,松花晶莹,软硬适宜,香而不腻。是制作“拼盘”不可缺少的菜品,单吃口味亦佳。
西乡牛肉干
汉中市西乡县特产的西乡牛肉干,是陕南西乡县传统名贵的清真风味食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140多年前,就由西乡回民寺院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改进加工,成为地方名产。特点是:颜色红润鲜嫩,呈红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咸淡适中,表面涂上香油,油润光亮,冬季可存放二三十天
午子仙毫
午子仙毫产于汉中西乡县午子山一带。这里的茶园分布在海拔600-1200米之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产茶质极佳。成品茶叶状似兰花,叶底芽匀嫩成朵,色泽翠绿鲜润,白毫满披,香气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
锡林浩特牛肉干
内蒙古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牧民都有晾晒牛肉干的习俗。追溯牛肉干历史,早在蒙古帝国,蒙古骑兵与牛肉干有着不解之缘,每日饮马乳,宰牛、羊充饥。只要有供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给。一头牛宰杀后,百十公斤重的牛肉凉干后捻成沫,只有十几斤重。装袋背在身上,只要有水便可冲饮
西乡菜豆腐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是西乡的名小吃,原在西乡是招待宾客的佳肴。 现在以是大众化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过浸泡、打磨成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该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
〖沙河镇景点〗
西乡廊桥水城
西乡廊桥水城位于陕西省西乡县城市核心地带。车行景观廊桥长256.2米、宽52米,外观风貌为稳重瑰丽的汉唐风格,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车行商业景观廊桥。桥身采取独立的三幅桥并联组合设计,其中包含一座宽16米的双向4车道市政A级车行桥,行车道两边各设置一条防撞台,桥上两边各18米宽的附桥为商业街区,其中街区还
午子观
午子观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午子观·明~清·西乡县堰口镇午子山。保护范围:总面积12平方公里。东至午子山后山2公里处及午子山山顶,西、南至泾洋河,北至小峡河(堰洋公路)。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陡坎庙山顶,西南至南山山顶,北至冠朱山山顶。2003年,午子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堰口镇
西乡铁牛
西乡铁牛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西乡铁牛时代:清地址:汉中市西乡县城关镇南关社区保护范围:原亭子基础四周。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5米。2014年,西乡铁牛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南关社区:南关社区…… 南关社区
鸡公田起义旧址
鸡公田起义旧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鸡公田起义旧址时代:20世纪20、30年代地址:汉中市西乡县私渡镇红安村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延50米。2014年,鸡公田起义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私渡镇:西乡县辖镇。1950年设私渡乡,1959年为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
私渡崖墓群
私渡崖墓群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私渡崖墓群时代:东汉、魏晋地址:汉中市西乡县私渡镇四柏村、潘坝村、何湾村等保护范围:崖墓四周100米。2014年,私渡崖墓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四柏村:四柏村…… 四柏村
钟家沟玄天观会议旧址
钟家沟玄天观会议旧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钟家沟玄天观会议旧址时代:1932年地址:西乡县骆家坝镇金家岭村保护范围:(1)钟家沟玄天观会议旧址:旧址基址本体。(2)红四方面军73师政治部旧址:旧址本体。(3)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旧址本体。建设控制地带:(1)钟家沟玄天观会议旧址:东、南、北至A区
〖沙河镇人物〗
李强奋
李强奋,原名李应钟,生于1917年,陕西省西乡县丰东人。1938年从西乡奔赴延安,入安吴青训班学习,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秘书、宣传科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哈尔滨市公安分局局长,松江省(即黑龙江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黑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辽宁省外事处处长。1955年调中央外交部工
王焕然
王焕然(1924~1983)又名成仁,原籍西乡县,出身于医药世家。1944年毕业于省立西乡师范,1946年弃教从医。建国后,多次接受医学专业培训,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均有提高。参加医疗队,先后深入安康、岚皋、紫阳、白河、旬阳等县,进行疾病普查和防病治病。1965年在安康地区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8
陈浅伦
陈浅伦(1906~1933)原名典伦,又名陈潜,字徽五。陕西西乡人。1911年入私塾启蒙,1921年入城固县天明寺高级小学,1925年春考入汉中陕西省立第五师范。在汉中,他开始接触革命书刊,参与反对陕西军阀吴新田的斗争。1927年4月,考入西安中山学院农运班。8月中旬,附蒋-的冯玉祥,解散了中山学院
余洪远
成都军区原顾问。余洪远同志是陕西省西乡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红军宣传员,中共巴州县委书记、川陕省委组织部长,省政府保卫局局长、副主席,金川省委军事部长,甘肃临时政府财粮部长,参加了创立、巩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
刘国楠
刘国楠(1931~1987)黄池大歇场人。1945至1951年先后在西乡中学、南郑中学及乐育中学学习。他聪颖过人,且积极要求进步,解放初期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考入西北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印地语,1954年留学印度,在德里大学及贝拿勒斯大学深造,1958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担
彭定一
彭定一(1923~1987)桑园乡胜利村人。民国26年(1927)冬在西乡简师求学时参加民先队,积极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27年11月赴安吴堡“青训班”学习,期满后在陕甘宁边区先后任小学教员、校长、民教馆长。31年8月加入共产党,并任延安行政学院会计专业支部书记。35年3月调中共陕西省工委,4月派回
田季沛
田季沛(1901~1978)田遇霖,字季沛,以字行,县城北大街人。17岁毕业于县乙种农业学校,复入西安成德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北洋大学,勤工俭学,苦习土木工程,将及毕业,弃学就业,考入英人所操办之天津邮局,任职员10年,悉心学习外邦经营邮政之经验,以期国人自办。民国24年(1935),辞职返陕,任西
刘霞举
刘霞举(1885~1976)刘凤翔,字霞举,以字行。清光绪十一年六月生于本县城关。自幼聪颖,好学不倦。21岁为府学生员(秀才),初露头角,名重当时。由县儒学送入高等学堂学习,宣统二年毕业,以优等成绩奏奖拔贡生。民国2年(1913),陕西省招收公费留洋学生,霞举应试被录取,分配留学日本,选读东京浅草工
刘述庭
刘述庭(1891~1975)刘绍先,字述庭,以字行,本县城关人,清光绪十七年生。宣统二年,考入陕西三秦公学。民国3年(1914)毕业返县,任县立乙种农业学校教员、校长,开展科学养蚕实验。10年,赴北平入平民大学攻读政法。14年,述庭去武汉,参加董必武主持的“劳 动讲习所”。18年,入河北省训政学院学
李霞波
李霞波(1906~1976)原名发国,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堰口乡南坝村人。民国15年(1926),毕业于汉中联立中学,后考入西安中山学院党政训练班,继入中山大学文部预科及华南大学经济系。 18年春,转入吴淞中国公学部历史系学习,参加“反帝大同盟”,负责吴淞区的工作,并在校内组织“新文学研究社”,宣传
阎伯松
阎伯松(1895~1970)阎寿乔,字伯松,本县城关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民国6年(1917),在汉中联立中学毕业后,回县任县立乙种农校教员。次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林业专科,8年,“五四”运动中,他积极参加反帝救国运动,加入以反帝反封建军阀为宗旨的汉中旅京学生励进社,并任社办《励进月刊》。9年,伯
孙丘园
孙丘园(1906~1967)名人俊,字丘园(秋湲),以字行,城关镇南关街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父母早逝,家道中落,赖祖母和叔父母抚育成人。民国17年(1928)夏,丘园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次年初转入华南大学,参加当时进步组织“反帝大同盟”。同年秋,转入上海中国公学,加入中国新兴文学研究会,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