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河南镇南园村
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大同市 > 灵丘县 > 东河南镇 > 南园村主页
〖南园村简介〗
南园村是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河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22410121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0224。邮政编码为037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52 ,车牌号码为晋B。南园村与东河南村、古之河村、古树村、燕家湾村、三合地村、峰北村、大北地村、亭之岭村、成才沟村、东窖村、北张庄村、古之山村、清泥涧村、六合地村、水涧村、下野窝村、中野窝村、鹅鸭泉村、蔡家峪村、小寨村、王品村、银厂村、东岗村、水泉村、阳山沟村、野里村、蒜玉门村相邻。
〖南园村特产〗
荞凉粉
荞凉粉,是中国贵州省的一道名小吃,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道小食。贵州全省各地均有荞凉粉,但以中国贵州省安顺地区和贵州省毕节地区的荞凉粉最具特色。其以荞米作原料,经打磨、煮沸、冷却而成,加入秘制红油辣椒、酥花生、酥黄豆,浇入豆腐乳汁、调料即可凉拌食用。荞凉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是贵州居民必不可少
玉米皮编
用玉米棒子皮编制的一种新兴的工艺产品,有茶垫、汽车座垫、地席等十多个品种。产品造型美观,工艺精巧,光洁舒展,富有弹性,透气性好。盛产于灵丘县。购物地推荐:灵丘县皮编专卖店
苦荞凉粉
苦荞凉粉为灵丘风味小吃,吃起来滑润爽口,略苦,具有特色,久负盛名。苦荞凉粉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医收记载“荞麦可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现 代医学认为可调治高血压、微血管脆弱性血及羊毛疔
灵丘黄烧饼
灵丘特产----黄烧饼灵丘黄烧饼源于清期中叶,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形状美观、香甜酥脆、可口味美、油多不腻,日久存放,不变质味。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黄烧饼作为特产招待了贵宾 。在全省举办的首次糖业系统商办工业产品质量评比中,被评为省名特产品
灵丘熏鸡
灵丘熏鸡 灵丘的熏鸡很有名气,它被称为山西“四大名熏”(熏鸡、熏肉、熏醋、熏鸽)之一。据《名食掌故》、《特色菜肴》等书记载,清朝雍正年间,灵丘县衙厨李进才、李有才兄弟,研究制作出熏鸡。后来二人在城里开了一间饭馆,-熏鸡出售。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到了清朝末年,李运继承这一传统技
苦荞面凉粉
苦荞面凉粉 苦荞面凉粉是灵丘独特的传统美味小吃,以它独特的地方风味久负盛名,誉满晋北。其制作方法并不难,一般农家都会制作,民间叫“出凉粉”。 苦荞面凉粉的制作过程是,先把面放在盆里,然后倒入水,边倒水边搅动,搅至半稠半稀的糊状为宜。第二步是,在锅里烧开水后(水的多少因面而定)
〖南园村景点〗
抢头岭冶银遗址
抢头岭冶银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抢头岭冶银遗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明代地址:大同市灵丘县柳科乡刁泉村的自然村-头岭村东坡尖山脚下遗址地处柳科乡东部黄土丘陵山区,遗址东侧为东坡尖山,依山势堆集有冶炼银后留下的废碴,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60米,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初炼年代不详,据村中义勇庙碑
刘庄“三一”惨案纪念地
刘庄“三一”惨案纪念地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刘庄“三一”惨案纪念地(第五批省保)时代:1943年地址:大同市灵丘县上寨镇刘庄村刘庄“三一”惨案纪念地,占地面积约1125m2。1943年3月1日凌晨,驻上北泉据点的日伪军80余人,突然将刘庄村包围,强行将村民驱赶进刘檀院的东、西房,然后把门堵死,四周堆
灵丘县蝙蝠洞
灵丘县蝙蝠洞位于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900米处,该洞洞内高大空旷,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共有六个出口。数以千万计的蝙蝠一层又一层地相互勾挂倒吊在洞壁、洞顶,昼伏夜出,蔚为壮观。蝙蝠内洞还有一座观音洞,洞内有3尊天然形成的佛像,栩栩如生,玲珑剔透,天凿地雕,精美无比。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乔沟南侧约一公里的山坡阶地上,坐东面西,为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的两层建筑,由杨成武老将军题写馆名。1986年8月10日,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平型关大捷赋诗一首。并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修复纪念馆是必要的。”2007年对其改扩建,于2009年9月27日重
空中草原
空中草原,位于灵丘县柳科乡,海拔2158米,周围是陡峻的山坡,山顶则是面积达3.6万亩、坦荡如砥、绿草如茵、野花遍地的大草原。居其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无边无垠。夏季无暑,气候凉爽,山花烂漫,牧草青青。秋季天蓝草碧,牛羊满山,是一处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平型关烈士陵园
平型关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型关烈士陵园位于灵丘县城东南灵丘县武灵镇灵源村,原名“灵丘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62年7月,1965年9月25日立碑竣工。全园总占地面积60亩,有烈士纪念馆、烈士塔、纪念碑、展览厅、烈士坟茔等主要建筑,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陵园主墓区24座
〖南园村人物〗
刘坚夫
刘坚夫(1917 )山西灵丘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队长、中共中央-办公室警卫科科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处长,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鞍山市公安局局长、副市长,公安部华东警官学校校长,公安部副局长,北京市公安局局长,中共-,北京市副市长,中共北京市顾委副主任。
李冠洋
李冠洋,学名李江,山西灵丘人,生于1904年。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受北京大学新文化思潮的影响,李冠洋在校学习期间即开始关注时政。1924年大学即将毕业之际,李冠洋加入国民党,并参加了国民党内的派别组织———“中山主义大同盟”。1925年冬,李冠洋由王振钧 (受国民党北方执行部指派,与王振翼分
马庭英
马庭英 (1926~2009)山西灵邱人。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工作,历任晋察冀军区警卫营战士、文书,野战10旅供给处见习股员、侦察连司务长,师政治部指导员,志愿军师直组织股长、炮兵某团组织股长,某师卫生营教导员,坦克某团协理员,解放军第二政法干校学员,第一机械师1团3营教导员,大同市城区公安分局
房光
房光 (1959~)山西灵丘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石家田乡电影放映员,灵丘县委通讯组新闻干事,灵丘县城关镇副镇长,助理记者,山西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莜麦谣》,中短篇小说《大山凹》、《没看见有雁飞向南方的秋天》、
钟声扬
钟声扬 (1939~2009)山西灵丘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历任县报,中学教师,县文化馆考古员、创作员,人民公社主任、书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朔州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及刊物主编,专业作家。朔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西省文联主席团委员,省作协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198
李广金
李广金,灵丘县西关村人。生于清嘉庆中期,出身贫寒。道光十一年(1831)中武举。次年赴京殿试,中武科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授头等侍卫,官秩正二品。后放外任,为江南松江府参将,提标中军参将,继擢升两江副将、江南总兵等职。李广金登第之后,其李氏家族援例赠武职勋官。父亲李昌源、祖父李景发、族叔李步青赠封武功
李晶
李晶,灵丘人。性格开朗,有智能。乾隆五十四年(1789)就职隶州州判,后以拔贡的资格补任陕西石泉知县,代理陕西省宁陕厅同知。其时正当叛军侵扰,他察看机会,设下埋伏,解了围城之困,人民得以安居。不久,调任孝义厅同知,代理过邠州及凤翔、兴安二府长官,后升任嘉定知府。所到地方颇有政绩。
李金台
李金台,灵丘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以举人任安徽省婺源知县。先后代理安徽省英山及全椒知县。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严于律己、洁身自爱,断事公正。所到之处,办好事,除弊端,惩恶人,安善良,是有名的好官。
武梓
武梓,字东山,灵丘人。武宁周次子。清雍正五年(1727),任甘肃漳县知县。到任后首先革除旧惯例,节省白银900两。领导农民开渠,引水灌田,收成增加1倍。漳县人民给他建起祠堂来祭祀他。有一年,正逢西南边境发生灾情,他遵照檄文办理驿站。因廉洁有才干被调到宁夏后,他又除掉了地方上依仗权势作恶的人。不久委派
武宁周
武宁周,字数图,灵丘人。清康熙年间由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县)的经历推荐为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南)知县。刚到任,县内英利村失火,把300多家的房屋烧毁。他赶快亲自到该村安抚慰问灾民,并发动募捐,帮助修缮房屋,使灾民们避免了流离失所的痛苦。遇到灾年,他又募捐粮食,给饥民发放粥饭,使很多人保全了性命。后来辞职
孙虔
孙虔(1917~1940),灵丘西沟村人。其父早逝,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其母决心供孙虔读书,盼他长大成人。孙虔也体谅母亲的苦衷,从小读书十分用功。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河南国民高小。因家庭困难,无力继续升学,只好回家务农。 1937年八路军在灵丘南山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