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凤山街道
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吕梁市 > 离石区 > 凤山街道主页
〖凤山街道简介〗
凤山街道办位于离石城区北部,是吕梁、离石所在地,也是吕梁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气候状况,是近年来气象资料表明夏至高温度39℃,冬至最低温度21℃。凤山街道办下辖12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总面积20.93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总人口32807人,自然资源丰富,有煤矿4座,全部是4#煤,年产量40万吨,前庄翟家崖脚下储存大量的白云石和青石石山,是建筑业的主要材料。民俗文化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习惯,每当逢年过节,群众自发组织跑旱船、扭秧歌,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河流水源,凤山街道办处于离石北川河两岸,河内有大桥5座,交通非常便利,上安、下安近内有深层井两座,供应50%的离石城区工业,市民用水,水源基本丰富。凤山街道办的经济地位,以农工商贸发展为一体,主要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全办2003年经济总收入为7000万元,财政收主608万元。经济增长迅猛,2003年比上年经济总收入增长21.3%。人均纯收入1767元,上年增长12.6%。-交通状况随着大交公路今年9月底全面通车,在地、市的安排下,今年四月全办铺开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7月底全办事处完成村村通油路任务,全办四通八达,形成交通便利的网络。-招商引资大中局煤太,大中局背沟煤矿两座煤矿由于短缺资金,停产2年,去年引进孝义投资1400万元,2003年两座煤矿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虎山家俱城去年引进浙江投资商,投资2000万元,实现利润180万元。龙凤装饰城引进临县、方山、柳林三县投资500万元,去年实现利润220万元。
〖凤山街道特产〗
榆皮面饸咯
将早春或深秋采集的榆树皮晾干,用石磨磨成细面,加入适量的荞面或白面,用专用的饸咯床压制而成。 榆皮面饸咯曾经是当地人们用来度过饥荒的主要食物,现在经过人们的精细加工,已经成为一道美味的风味小吃,深受当地人名喜爱。
帽汤
以山药、粉条、羊肉等为主料,上浇鸡旦皮、豆腐皮、葱段、辣丝等十多种调料制成,深受群众喜爱。其中尤以兴县帽汤最为有名。
豆钱钱
豆钱钱 将白豆煮半熟后置平滑青石或钢铁块上,用小铁锤捣成小圆片,状似铜钱,故名豆钱钱。做小米饭时与米同时放入锅内,或做汤面时加入食用,别有风味。
案糕
案糕 案糕亦称枣糕,用软小米拌水碾面,蒸熟,揉匀后分层压入熟枣后,置于案上纵向切块食用。
纯种红芸豆
出口创汇优质产品——红芸豆:学名英国红芸薯豆,全县年产500万公斤,为制作高级化妆品的重要原料,省粮油外贸进出口公司已把我县作为红芸豆生产、出口的重要基地。全县种植面积1--1.5万亩,年产量100-150万公斤,品质特征:粒大饱满,颗粒均一,色泽暗红。( 吕梁)
〖凤山街道景点〗
吕梁体育馆
吕梁体育馆位于吕梁市政府离石区城区凤山脚下,为比赛馆和训练馆两大建筑联合体,其中比赛馆可容纳观众4000人,能够举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各种比赛,比赛馆地下层可做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商城。二层可办会展。体育馆外有全民健身场、网球场和老年门球场。下一步是在体育馆旁修建游泳馆和体育宾馆。2003年,
天贞观
天贞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贞观天贞观(第六批国保)时代:明至清地址:离石区城北凤山俗称凤山道院。创建于宋,是为祭祀宋代道祖陈希夷和其门徒明代道士孙云际而建。元代遭兵火焚毁,明洪武、宣德、景泰年间进行过较大维修、扩建。道院分上下两院,建筑依山就势,现存主要建筑有三清殿、孙真人殿、读书楼、陈抟殿、
离石文庙
离石文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离石文庙离石文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离石区旧城创建于元初,重修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万历、清乾隆、同治年间屡有修葺。现存大成殿、东庑、西庑等建筑。大成殿为元代建筑,建在高2米的石砌长形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双抄双下昂。
离石宝峰山
离石宝峰山位于离石市东25公里的小神头乡归化村南隅。宝峰山又名宝盆山,山势奇险,悬崖壁立,林木丛茂,几十里山坡苍松翠柏覆盖,四季常青,稍有风吹便涛声响彻整个山谷。宝峰山道观创建于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元年至五年),由三座山门,12座单体建筑组成,三进院落,每座院落都有四座殿堂,古建筑年代涉及唐、宋、元
西华镇大草原景区
在距离山西省离石区50公里的云顶山东侧,有一处占地两万多亩的天然优质草场--西华镇草原。西华镇草原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海拔两千多米,地属高寒湿润区,年平均气温6-8摄氏度。伴随着夏季的来临,整个草原遍地香花异草,蓝天白云下牛羊穿梭其间,美不胜收。草原四周松柏环抱,森林内有褐马鸡、豹子、狍子、山鸡、野兔
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
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位于吕梁市离石区龙凤南大街,2002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隶属于吕梁市文物旅游局。博物馆占地面积2.6公顷,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建筑形式为现代建筑加仿汉装饰,仿汉阙大门。博物馆分地上二层和地下一层,由古墓展厅、汉画像石展厅、青铜器展厅、陶
〖凤山街道人物〗
张伯英
张伯英,男,汉族,山西离石人,生于1918年7月,1936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碛口商团及政卫队战士、风县政卫队班长,野战十团侦察排排长,第三军分区警卫营副连长,晋南军分区政治部临汾留守处管理员;成都煤建公司科长,温江专区油脂公司副经理,四川伐木公司、西南森林管
陈怀志
陈怀志,男,汉族,山西离石人,生于1923年2月,1945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绥边区、晋绥军分区三分区学员、队员、文书、宣传干事,西康省政府办公厅文秘、西康省雅安市总工会副主席,西康省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西藏自治区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四川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院
张生文
张生文,1915年9月出生,山西省离石县(今吕梁市离石区)薛村乡高红村人。1935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生文任陕北红30军262团连指导员。(二)抗日战争时期,张生文历任延安留守兵团警备3团政治协理员、关中军区警1旅2团教导员、政治处主任。
刘墉如
刘墉如,男,汉族,1905年生,山西离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1930年到太原成成中学任教,1932年任校训育主任、教务主任。1933年1月,太原成成中学抗日反帝同盟会遭到破坏,校长武新宇被迫出走,反动当局派段丽卿为代理校长。刘墉如受党的指示,发动师生赶走了段丽卿,临时负
杨万选
杨万选,1915年生,山西临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离石县县长,临县县长、中共临县县委书记,中共晋绥第三地委副书记,中共晋西北中心地委副书记。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上半年任中共西康省委省直机关委员会书记、西康省民政厅厅长。1952
崔一生
崔一生,山西离石人,1912年出生。曾就读于太原省立第一中学。1937年,在山东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因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被当局拘捕,获释后回到家乡,积极从事抗日工作,在山西战地总动会任印刷科副科长。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经组织介绍入延安陕北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在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1938年,崔一
于廷翼
于廷翼是于成龙的长子,自父亲于成龙出仕之后的数十年间,于廷翼悉心奉养祖母和母亲,代父抚育两弟,以至成人。他虽然自奉节俭,但在周济亲友族人,以及筑路、修桥等方面,从不吝惜。康熙二十五年,于廷翼把自家的五亩土地捐给了收养鳏寡老病无依者的养济院。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永宁州连续遭受自然灾害,接着又发生瘟
于准
于准(?-1725),字子绳,号莱公,山西省永宁人,清朝官吏。于成龙的长孙,于廷翼之子。官至江苏、贵州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等。于准,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任临清州知州,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升任刑部员外郎。在临清任职三年,据民国《临清县志》记载,“士民至今颂之”。举卓异,入为刑部员外郎
辛安亭
辛安亭,(1904—1988),字适然,山西离石人,当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通俗读物作家。我国普通教材编写的开路人,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奠基人。生平1929年太原进山中学毕业后在祁县中学任教。1931年至1935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35年9月至1937年12月,任山西太原师范、运城师范教师。
阎万选
阎万选(1922~1992)山西省离石县人。194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52年到延安,先后担任延安专区贸易公司经理、中共黄陵县委、吴旗县委书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林业局局长、中共延安地委财贸部部长等职。一生热爱林业,1982年离休后,主动上山植树,自费购买树苗,绿化延安宝塔山、凤凰山、王家坪荒山。
高卫东
高卫东,中共山西省运城市委书记男,汉族,1957年11月生,籍贯为山西省离石市,出生地为青海省西宁市,大学本科学历(青海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运城市委书记。1975年,青海省大通县朔北乡李家堡村知青;1976年,任青海省粮食厅粮油防治队化
柳聚英
柳聚英(1915~1974),山西离石人。1935~1937年在原籍参加过公道团和牺牲同盟会、农民协会。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脱产担任离石县公道团视察员兼乡农会秘书。1939年调中共离石县第三区区委会工作。1940年10月~1945年10月,先后担任离石县农民合作社区联社副经理、青年书店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