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苗庄镇北甘泉村
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平顺县 > 苗庄镇 > 北甘泉村景点

北甘泉村景点

南社玉皇庙
南社玉皇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南社玉皇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民国地址: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南社村南社玉皇庙现存四合院布局,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献殿、正殿,东西有耳殿、厢房。正殿坐落在高0.98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单檐硬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昂,耍头呈昂
西社卫公庙
西社卫公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社卫公庙时代:元、清地址: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西社村西社卫公庙创建年代不详,明、清均有增建修葺。现存一进院布局,中轴线自南依次为山门(上有倒座戏台)、献殿、正殿,两侧分布有西妆殿、东厢房、东耳殿,剩余建筑均已坍塌。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柱网排列采用减柱
红石坪
红石坪景区以浊漳河为纽带,碧绿透澈的河水与周边环境相映,婉约精致,别有韵味,成为太行水乡风光的一大亮点。这是平顺县高扬旅游龙头、主攻绿色生态、打造中国最佳低碳旅游目的地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门票 门票24人民币景点位置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
大禹峡风景区(北方小三峡)
大禹峡也称北方小三峡。据《潞安府志》、《平顺县志》记载平顺古八景赤壁悬流、龙门奋蛰就坐落在景区之内,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也发生在这里。治水遗址错凿遗渠、大禹行宫至今保存完好,禹王庙、禹王陵依稀可见。大禹峡还是一处很好的漂流景区,漂流区上游激流险滩无数,顺流而下,劈波斩浪,让你凉心动魄。下游绿水青山,
穽底村(阱底村)
穽底村坐落在太行山深处,因被高大峻峭的群山环抱而得名。小村依山傍水,抬头见树,低头见草,到处被植被覆盖,一片郁郁葱葱。村内有个祥云湖,一道水坝拦住这一汪碧水,给这个山村平添了几分秀色。坝底深谷幽潭,涓涓溪流傍着陡峭的山峰沿山谷流淌,清风徐来,没有凉意,只有舒爽的感觉。穽底村地处晋豫古道,是古道上一个
岳家寨
岳家寨原名下石壕村,位于平顺县石城镇14公里处。据历史资料考证,下石壕村村民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代。相传当年岳飞被奸臣所害,其后人被迫从河南汤阴逃难于此,为躲避追杀和蓄势待发,便依据地势取名,对内叫“岳家寨”,传承英雄历史;对外称“下石壕”,寻求保护屏障。村庄坐落于山体断层平台之上,这里平均海拔120
神龙湾村(神龙湾生态民俗度假村)
神龙湾村位于山西东南边陲的晋豫边界地、太行大峡谷的源头,这里自然生态优美,山水风光绮丽,民俗风情独特。过去,这里山高、坡陡、路弯、石头多,自然环境恶劣。为方便出行,人们在高约百丈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段羊肠小道,分九十九盘共1800余个台阶,攀爬异常费力,呼吸时会发出“哈喽、哈喽”的喘息声,被形象的命
张家凹
张家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太行山上》这部电影,不知道有多少人仍旧记得且还在弘扬太行精神,不知道有多少人依然在回顾着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中坚强不屈的太行军民。在那个年代,“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事迹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声
平顺井底
平顺井底位于县城东南45Km处,北与河南林州王相岩景区接壤,东与壶关大峡谷景区毗邻。主要景点有祥云湖、水帘洞、老汪沟等30余处,景区峰险石奇、林木苍翠、碧波荡漾。民俗村内的石板街、石板房、石板桌、石凳、石磨、石碾等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溶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景点信息景区级别:生态民俗村地址:
虹霓大峡谷
虹霓峡谷位于平顺县东部。峡谷两岸悬崖壁立,谷底清泉迸流,四季风景变化分明,气候温和宜人,景物奇妙繁多。沟谷两厢山岭高兀,河谷深幽,溪水长流,古树参天,各类畜兽飞跃。加之历史文物点缀其中,形成了风景优美、气象独特、自然绝妙的虹霓胜景。虹霓峡谷位于太行山南端东侧,整个峡谷西高东低,从东寺头、虹梯关、羊老
明慧大师塔
明慧大师塔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0大师塔 0大师塔在县城东部35公里虹梯关乡虹霓村。村落不大,四面环山。塔建于红褐色的紫峰山下海慧院遗址上。塔背嵌有五代唐长兴三年(929)刻记,记0大师一段轶事,谓唐乾符四年(887年)他住持海慧院,有人报说保广要杀大师,师云:“吾久于生死心不怖焉,若被所诛,偿宿债
金灯寺石窟
金灯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灯寺石窟金灯寺石窟(第六批国保)时代:明地址:平顺县杏城镇背泉村东的林虑山巅著名的石窟寺院—金灯寺坐落在陡崖之上。这里地势险峻、草木稀疏、北依陡崖、南临深谷,寺院顺着山巅自然走势而开凿,跨越明弘治到嘉靖,历时60余年终成气候。金灯寺建筑群,现存殿堂多具明清时期的建
夏禹神祠
夏禹神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禹神祠夏禹神祠(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俗称禹王庙,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明、清皆有修葺。一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门(上为倒座戏台)、正殿,东西两侧为配殿。正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梁架结构为四椽袱对
平顺回龙寺
平顺回龙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回龙寺回龙寺(第六批国保)时代:金地址: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创建年代、历代修葺情况不详。现存金代佛殿一座,坐北朝南,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近方形。斗栱四铺作,出平昂。梁架结构为三椽袱对搭牵通檐用三柱。佛殿柱头不施普拍枋,直接坐栌斗;阑额至角柱不出头;柱头
佛头寺
佛头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头寺佛头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宋地址:平顺县阳高乡车当村创建年代、历代修葺情况不详。因背靠佛爷垴而得名,原有两进院,现仅存宋代佛殿一座,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饰。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结构为三椽栿对后搭牵通檐用三柱。柱
淳化寺
淳化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淳化寺淳化寺(第五批国保)时代:金地址:平顺县阳高乡阳高村据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平顺县志》记载: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初名龙门禅院,既龙门寺下院。北宋开宝年间(969——976年)因寺院侵塌而重建,北宋淳化二年(991年)改今名。现寺院
明惠大师塔
明惠大师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惠大师塔(第五批国保)时代:五代地址:平顺县城东25.5公里不兰岩乡虹霓村原为“海惠院”中建筑,寺院早毁,唯塔独存。塔为方形石塔,是我国现存仅有的一座五代时期石塔。据该塔背面墙上嵌有后唐长兴三年(932年)石碣记载,唐乾符四年(877年)明惠大师主持海惠院,正月十
平顺龙门寺
平顺龙门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寺龙门寺(第四批国保)时代:五代至清地址:平顺县城东北54公里石城镇源头村龙门山麓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五代后唐及宋金时期曾予大规模扩建,尤其是北宋建隆元年(950年),规模达到极盛,“殿堂寮舍数百盈”。后历代皆有修葺。现存后唐、宋、金、元
平顺大云院
平顺大云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云院大云院(第三批国保)时代:五代至清地址: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石会村北龙耳山中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原名仙岩院,亦称大云寺,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建寺外宝塔,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已有殿堂一百余间。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奉敕改名大云禅院。
北社三嵕庙
北社三嵕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社三嵕庙北社三嵕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平顺县北社乡北社村北社三嵕庙位于平顺县北社乡北社村。坐北朝南,东西宽25.7米,南北长37.5米,占地面积86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元、清。中轴线上自南依次分布有戏楼、献殿、正殿,两侧建有东西夹屋、
西青北大禹庙
西青北大禹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青北大禹庙时代:元、明、清地址:平顺县北社乡西青北村西青北大禹庙位于平顺县北社乡西青北村。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东西20.1米,南北31米,占地623.1平方米,其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建筑为明、清遗构。大禹庙沿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戏楼、献殿、正殿,两侧有夹屋、钟
北社大禹庙
北社大禹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社大禹庙北社大禹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平顺县北社乡北社村北社大禹庙位于平顺县北社村西北。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戏楼、献殿、正殿,两侧分布夹楼、东西厢房。正殿为元代建筑,其余建筑建于清代。正殿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灰筒
北甘泉圣母庙
北甘泉圣母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甘泉圣母庙北甘泉圣母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平顺县苗庄镇北甘泉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一进院,占地1115平方米,中轴线依次为山门(上为倒座戏台)、献殿、正殿,东西两侧为夹楼、配殿、耳殿。正殿保留元代风格,其余皆为清代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
虹梯关铭
虹梯关铭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虹梯关铭虹梯关铭(第二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平顺县城东约25公里处的虹梯关乡碑滩村中虹梯关铭为一通石刻大碑,碑滩村因碑而得名。明嘉靖八年(1529年)雕造。是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兵科给事夏言镌刻碑铭。“虹梯”原名“洪梯”,因夏言“望之若虹霓然”,遂改名虹梯关。明嘉靖八年(
平顺西沟村
平顺西沟村曾经被誉为新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新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这里曾经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互助合作组,当地人们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西沟从一个满目疮痍、五行俱缺的穷山沟,发展成为今日富裕兴旺的新农村。作为一处撼动过无数中华儿女心灵的圣地,西沟被毛泽东誉为“边区农民的方向”,李顺达、申
太行水乡风景区
太行水乡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太行水乡位于平顺县城东北的浊漳河畔,全长53公里。这里绝壁千仞,悬瀑飞泻,鬼斧神工,天造地设,高峡平湖,浊浪滔天,集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与江南水乡的阴柔之美于一身。人云山不在高,有水则灵。巍巍太行山之灵气随着滔滔浊漳河水的蜿蜒东去而渐渐显现了出来
恐龙谷
恐龙谷风景区背靠卧虎山,面向卧龙山。卧龙山因形状似虎而且每年秋冬季节登临山顶有时能听到虎啸之声而得名。卧龙山传说年大禹治水时,此山有青龙、黑龙、火龙三条龙盘住山间而得名。恐龙谷风景区共有七处景点:一是乘船游览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红旗渠的渠源;二是实地观看千古流传的大禹治水议事之处;三是在这个世界第二的恐
豆口古镇
豆口,是一个古老而精致的村落,行政管辖录属平顺县石城镇。村子深居太行山腹地的峡谷风景带,背山面水,“横漳水而带行山,枕龙门而控凤壁”,山奇水美。豆口村的主要景观是规模庞大的明清民居,这些木构木建、砖墙砖地、石雕石刻的屋院落、院落挨院、院落对院,依势而造,蜿蜒而居,静静地伴着村前的漳河水,缠缠绵绵几百
通天峡风景区
通天峡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天峡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东30公里虹梯关乡,横跨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西距上党古城长治市区50公里,北与红色旅游胜地八路军文化园及太行水乡等风景区相通,南临林州市35公里,与石板岩风景区、林虑山风景区及著名的红旗渠相连,总面积56平方公里,主峡谷长约2
平顺西沟展览馆
平顺西沟展览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沟展览馆位于平顺县西沟村,始建于1968年,2005年扩建并重新改陈布展,现展馆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分3个展厅,珍藏有600余幅珍贵照片和100多件实物,系统地展示了著名全国劳模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人民艰苦奋斗、建设
上一页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