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山岩乡
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甘孜州 > 白玉县 > 山岩乡主页
〖山岩乡简介〗
白玉县辖乡。1958年置山岩乡,196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与西藏贡觉县隔江相望,距县城99公里。面积44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色德、八学、色麦、劣巴、然翁、巴巴、当拖7个村委会。属半农半牧地区,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豆类。还有铅锌等矿产。
〖山岩乡特产〗
白玉虫草
白玉县以盛产冬虫夏草而出名。白玉县,是西南高山原始林区唯一保持完整的地带,在海拔3300米至3500米的热加乡阿仁沟有面积212公顷、蓄积量达23150立方米的一片原始密枝园柏纯林,是目前已发现的一些珍稀植物物种的最高分布线,目前发现的野生动植物药材有640余种,也是一座天然的食用菌“王
白玉香猪腿
香猪腿也是白玉地区的名产品,味美可口,是节日和招待宾朋的美食。 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肥猪,过去宰猪多数把猪四脚捆住,从胸部用刀开一孔,伸手入胸腔扯断心肺联结处,将猪杀死后,缝好刀口,反复用干草把猪毛烧尽后剖开,将其肥、瘦肉剥离开。
〖山岩乡景点〗
山岩民居
山岩民居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山岩民居年代:宋至民国2012年,山岩民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扎西家为基点向东、西方向外延2000米,向南外延5000米,向北外延30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西外延2米,向北外延10米。
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
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走在甘白路上,从荒凉苍茫的海子山上下来,路边有一个大海子,彷如天上掉下来的明镜,这就是白玉县最大的海子拉龙措。拉龙措四周都是山坡上怪石磷峋,湖边绿草如茵野花盛开,零星的帐篷散落其中,美的如诗如画。白玉,系藏语译音。藏语意为“吉祥盛德的地方”。其地形似吉祥图案,
亚青寺
亚青寺为文化旅游景点。亚青寺位于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昌台区,亚青寺建在四面环山的草原湿地上,有数千间信徒居住的小木屋,纵横交错的河流包围了整个寺庙的建筑群,每当清晨或黄昏,炊烟弥漫,河水闪耀着金光,颂经声随风远远传来,犹如天籁,动人心弦。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白玉萨玛王朝遗址位于沙马乡境内德托村山后。遗址呈长方形,基址周长220米,从残石土坯尚看出,共3排房址,相互毗连,门径相通,中间有一庭院。据史书记载,南宋景定四年(1263),德格家族第二十九代四郎仁青曾在此建亦思马儿干军民万户府,德格土司第一居位地,史称“萨玛王朝”
山岩戈巴
山岩,藏语为“地势险恶”之意。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南部,拥有据说是金沙江上游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江对面是西藏,江这边是四川。金沙江在这一段是川、藏间的天然河界。湍急的江水与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将这一带长久与外界隔开,成为一方秘境。山岩与西藏隔江相望,江边的山道海拔2000多米,湍急的江水和横断
安章寺
安章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在甘孜州白玉县麻邛乡。原属嘎拖寺下院,清乾隆七年(1742年)曼德仁珍青波始建。咸丰五年(1855年),-朱巴仁波义得清真上师0心髓传授,始成为专门弘传0心髓的中心,誉播海内外,国内各地及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诸国的各派僧人、俗人常来此求学,不丹国王
〖山岩乡人物〗
刘伊农
刘伊农(1908—1985)四川陇县人,教授,曾任南京市第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三届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农业教育与科学研究,教学上主讲土壤学等课程;从事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光电分析、钾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参加由中央林业部组织的森林土壤调查,为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958年参加江苏农业科技网,
洛克
洛克,陕西陇县人,1920年10月出生,1938年6月入伍,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参谋、股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指挥所所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兼检察院院长、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顾问等职。1960年晋升空军大校军衔。正
石锋
石锋,原名石启运,1910年10月23日出生于陕西陇县一个贫苦教师家庭。1935年12月参加革命,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荣和县人民游击队领导成员,延安交际处科长,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同志秘书。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辽西工委宣传部长,冀察热辽十八
曹康泰
曹康泰,男,汉族,1944年7月生,陕西陇县人。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6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干部专修科经济法专业毕业。1967年到宁夏工作。1983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处长。1987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制局局长,办公厅副主任兼法制局局长,政府副秘书长
石雨琴
石雨琴(1894~1960)又名书润。陕西陇州(今陇县)人。1911年毕业于陇州高等小学堂,同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堂。1921年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陕,先后在省立第一、第二、第三中学和西安高中任教。他主讲生物课,对各种版本的生物教材早已熟悉,但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准备,生怕误人子弟。在讲台上,
张仲实
张仲实(1903—1987)原名张安仁,又名张任远、实甫。陇县城关乡殿子村人。民国13年(1924)8月,在三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期间加入共青团。翌年1月转入共产党,任渭北特支书记,曾被选为省 主席。同年冬,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民国15年(1926)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陈招贤
陈招贤(1922—1986)陇县牙科乡预村后庄人,出身农民家庭。祖父陈善伍对皮影制作与皮影演唱均有研究,曾制皮影箱,自为箱主。陈招贤少年时代,千阳县皮影刻制艺人李西平常来他家刻制皮影,因而受到熏陶。后拜李为师,学习皮影刻制技艺两年。此后,认真钻研,技艺愈加精湛。1956年,他为县皮影剧团制作传统戏皮
杨树荣
杨树荣(1915—1980)陇县城关乡朱家寨村人。1951年参加共产党,同年在陇县组织起第一个变工组。1952年办互助组,1954年办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皆为全县最早。1958年起,先后任大队长、管区副主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又重视科
黄正忠
黄正忠(1916—1979)陇县新集川乡铁马河村北柳沟人。16岁外出讨饭,后给甘肃华亭县一家地主拉长工,学会了种植中草药技术。民国36年(1947)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带领3名老农到百草山砍荆棘、搭庵棚,创办铁马河药场。曾几次步行到甘肃省药材产区,买种苗、学技术,引种党归、大黄,取得成效。19
李天申
李天申(1896—1962)陇县牙科乡丁家沟人。出生于兽医世家,幼年聪明好学,上私塾三年。随父给牲口诊病时,常由他代开处方。16岁时,随父迁丁家沟务农,农闲勤学兽医,并行诊医治兽病,诊治很有疗效,受到群众称赞。32岁时,弃农从事兽医,到40岁时名声大振。他擅长医治牲畜的跛行、痛风、闪伤、扭伤、摔伤等
杨逖省
杨逖省(1906—1951)又名杨作楫,陇县牙科乡杨家坡人。民国9年(1920)毕业于陇县公立高级小学。民国13年(1924)在国民党第二军一师三团任录士、排、连长;民国18年(1929)起在杨虎城部炮兵营任军需3年。次年加入国民党;民国22年(1933)任陇县保卫总团团长及保安大队队副等职6年。在
周镐荣
周镐荣(1917—1950)曾化名周文林,陇县城关镇东街人。民国27年(1938)在陕西省立凤翔师范上学时,加入特务组织“党网”,又参加“县抗敌协会”、“西北抗敌协会”,从此开始了-活动。民国28年(1939)凤师毕业后,历任国民党陇县县政府区教育指导员、督学、小学校长、镇长、县政府指导员、国民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