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
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广安区 > 大安镇人物

大安镇人物

冯小明
冯小明,有机化学家。四川大学教授。1963年10月7日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籍贯四川武胜。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在兰州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手性合成方法研究,在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和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工作。设
曹雷
曹雷 (1956~)笔名孙河。四川武胜人。民盟成员。曾就读于南充地区师范高师班、鲁迅文学院第二届高级研讨班。历任南充龙门中学教师,《嘉陵江》杂志、诗歌散文组组长、常务副主编,《时代文学报》常务副主编,南充市文联创作室主任,专业作家。四川省作协第五、六届委员,市文联秘书长及作协副主席、秘书长。1978
蒋可然
蒋可然,原名蒋昌繁,化名蒋君甫、向远等,1915年2月18日出生在四川省武胜三溪乡长深沟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姊妹六人,父亲早年去世,家境十分贫寒。蒋可然幼年在长深沟东王庙读私塾,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胜县第三小学(沿口小学)读高小。1931年秋,考入岳池县立初级中学,次年,转至遂宁省立第三师范
杨本泉
杨本泉 (1923~)笔名穆仁、艾白水。四川武胜人。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48年起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历任、记者,重庆日报社副刊组长,重庆出版社副总,编审。现任重庆《微型诗》、《中国微型诗》社长,重庆《小诗原》诗刊主编。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杨益言
杨益言(1925.11.18——2017.05.19)著名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四川武胜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同济大学电机系。早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被捕,囚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后历任重庆《团刊》、科长,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中共重庆市委《支部生活》总,专业作家。四
余新庆
余新庆 (1949~)四川武胜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1969年赴四川省资中县插队,1972年进入重钢工作,历任工会干事、宣传科长、新闻科长等职,现任《中国冶金报》重庆记者站站长。曾任重庆作协副秘书长。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发烫的土地
舒竟舒
舒竟舒(1903-1932),四川武胜县中心镇秀观片人。原名舒祖述,又名舒渤、舒适。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11师政治部主任。舒竟舒生于乡间颇有名望的私塾教师家庭,占田百余挑。他从小就仇视封建家庭和旧社会。1920年春,舒竟舒考入合川县立中学,得到进步教师张从吾的器重,被指定为十五班的班
杨奚勤
杨奚勤(1920-1948),男,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利用岳池县尚用中学校长身份,从事地下活动。根据上级党组织决定,组织武装起义,建立华蓥山起义部队七支队,任政委。1948年8月28日在开赴华蓥山区途中,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壮烈牺牲。
王德完
王德完(1554—1621),明朝官吏。字子醇,四川广安人。1586年(万历十四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直言敢谏,半年上数十疏,悉军国大事,多被采纳。寻迁户科都给事中,主张厉行节俭,开源节流, 以备国用。1592年(万历二十一年),朝廷再议对日本封贡,他上疏言:“封则必贡,贡则必市,是沈
毕占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毕瑞祥,乳名毕毛尔。1903年10月生于四川省广安县禄市乡甘溪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起帮父母干农活。1922年入川军当兵,后入湘军,曾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过北伐战争。1928年10月26日率所部126人起义投奔共产党,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特务营,任营长。是
赵汉唐
赵汉唐(赵毅),姓赵,名毅,字汉唐。中国电影导演、演员。1993年从大学退学独自到北京闯荡,本想报考导演系却机缘巧合成为演员,第一部电影作品就是法国里昂博物馆为纪念电影诞生百年与张艺谋导演合作的《LUMIERE》。2017年凭借电影《七十七天》获得第5届中英电影节最佳新锐导演奖。
夏惠禄
夏惠禄(1924—1949),华蓥市禄市人。1948年3月加入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改造土匪,因工作暴露,1948年6月13日被捕,押往渣滓洞,受尽酷刑,“11.27”大-中英勇牺牲。禄市镇禄市镇位于华蓥山中段西沿,距市政府所在地蓥城9.5公里。幅员面积25.6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街道
唐建余
唐建余(1927—1949),又名唐安才,原岳池县阳和乡(今华蓥市阳和镇)人,1927年8月30日生。1933年,唐建余在阳和乡天主教学堂发蒙读私塾。1938年,在阳和小学读高小。1942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初中,因家境贫困,被迫辍学。辍学后的唐建余,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劳作之余,仍坚持自学。194
丁鹏武
原名丁世忠(1914—1949),阳和乡人。1930年,在岳池中学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丁与左叟、左国诗等10多名同学组织“读书会”,团结进步学生,反对丁转移到顺庆(今南充)、成都、重庆、贵州、武汉、上海等地,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国家主义派。丁转移到顺庆(今南充)、成都、重庆、贵州、武汉、上海等地,继续
余兴贵
余兴贵,男,汉族,1951年3月生,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阳和镇偏岩子村4组村民。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农,含辛茹苦,养猪挣钱,用15年的时间替因病早逝的儿子偿债,用诚信讲述了一个新时代“子债父还”的真实故事,诚实守信的风骨和品格得到了赞誉,乡亲们都叫他“诚信老爹”。20世纪80年代,余兴贵曾是当地的养猪致富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