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青龙镇
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雅安市 > 荥经县 > 青龙镇主页
〖青龙镇简介〗
荥经县辖乡。1951年置青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0.7万。矿产资源有石灰石、大理石、煤、铁、铜。国道108线贯境。辖柏香、桂花、复兴、沙坝河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境南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太湖寺”。2019年,撤销青龙乡和烟竹乡,设立青龙镇,以原青龙乡和原烟竹乡所属行政区域为青龙镇的行政区域,青龙镇人民政府驻桂花村八组44号。
〖青龙镇特产〗
川南山地黄牛
①产地分布: 川南山地黄牛产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山区,荥经、古蔺、叙永、黔江等县为主产区。分布于从川西南到川东南的天全、芦山、宝兴、雅安、珙县、兴文、筠连、屏山、酉阳、彭水、秀山等县。据1981年统计,达331,830头。②外貌特征: 川南山地黄牛体型较小,体躯紧凑结实。头略长,角形多样,多为短而圆滑
荥经酸辣汤
酸辣汤为家常汤菜。以肉丝、豆腐、冬笋等料经清汤煮制而成。特点是酸、辣、咸、鲜、香。饭后饮用,有醒酒去腻,助消化的作用,深受欢迎,在全国广为流传。 酸辣汤的制作原料是:豆腐30克,熟鸡肉(或火腿)、冬菇、熟瘦猪肉丝、水发海参、水发鱿鱼各15克,鸡蛋1个,淀粉25克,葱花3克,酱油10克,猪油30克,味
荥经甜水面
风味小吃,因其味甜香辣、爽滑可口而有较大的影响。 甜水面的制法:用上等面粉加盐、水揉匀静置半小时,面杖擀成0.6厘米厚的面皮,切成0.6厘米宽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两头(每次5-6 根),用力扯长,待面条变为0.4厘米粗细时放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抖散晾冷,洒熟菜油少许拌匀;辣椒油、复制甜红酱油、蒜
荥经达达面
风味特色: 面韧汤鲜、香味浓郁、味美、可口独特。
荥经竹笋
荥经竹笋,四川省荥经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荥经竹笋产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无污染区。产区土壤主要有潮土、紫色土、黄壤、红壤、黄棕壤、暗棕壤等组成,是竹笋生长的最佳生态区,竹笋带壳外观呈细长圆锥形,箨紫褐色,壳薄肉多,口感脆嫩,清香爽口。外在感官品质:鉴评专家组一致结
荥经天麻
荥经天麻,是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的著名特产,该品肥大坚实,椭圆形,略扁,顶端有红粽色或红色芽苞,俗称鹦哥嘴。底端有圆脐形的疤痕,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质坚硬,断面细密,角质样,呈半透明。气微,味甘。荥经县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盆周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7%,数十种树木(栎
〖青龙镇景点〗
云峰山景区
云峰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云峰山景区位于荥经县青龙乡,距县城3.5公里、距雅安市区28公里、距成都市区140公里,景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010米,最高海拔2628米。景区由宗教文化体验区、农业产业观光区、马耳山生态观光区与乡村旅游接待区四部分构成.云峰山景区中核心景点云峰寺,古
南罗坝战国墓群
南罗坝战国墓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南罗坝战国墓群(荥经县)保护范围:以塔子山茶厂宿舍为中心,北至附鱼路,南至打锣坪陡坎。南北宽200米,东西长500米。面积1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以塔子山茶厂宿舍为中心,北至附鱼路,南至打锣坪陡坎,南北宽200米,东西长600米。(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基本相同)
荥经太湖寺
荥经太湖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太湖寺(荥经县)保护范围:现围墙范围内。面积约5.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0米。
荥经茶马古道
荥经茶马古道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汉代把严道至汉源,经越西直达金沙江边的攀枝花一段称为牦牛道,发展到唐宋时,荥经已成为多条支线的汇聚点。汇集牦牛道的主要干线有四条:一条是经邛州(邛崃)翻越镇西山(罗绳山)过青龙关到龙门,顺玉溪河而下至今芦山县分道,顺芦山河、飞仙关望岩渡口、进而到达今天全的始阳镇越凤
荥经县博物馆
荥经县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荥经县博物馆(ying jing xian bo wu guan)YINGJINGXIAN COUNTY MUSEUM中国历史类博物馆。荥经县博物馆1984年正式成立,初名“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坐落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严道镇青华街道颛顼文化广场。2010年3月,由“
茶马古道-新添站
茶马古道-新添站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新添站位于雅安市荥经县新添乡新添村,新添段茶马古道由驿站和驿道两部分组成,驿站位于场街中部,古道东西走向,现残存古道长约300米。新添场原有多处驿站,现存较好驿站有两处,分别为兴盛店和中和店。新添站兴盛店驿站坐东向西,建筑占地面积约为720平方米,临街面
〖青龙镇人物〗
刘伊农
刘伊农(1908—1985)四川陇县人,教授,曾任南京市第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三届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农业教育与科学研究,教学上主讲土壤学等课程;从事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光电分析、钾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参加由中央林业部组织的森林土壤调查,为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958年参加江苏农业科技网,
洛克
洛克,陕西陇县人,1920年10月出生,1938年6月入伍,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参谋、股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指挥所所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兼检察院院长、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顾问等职。1960年晋升空军大校军衔。正
石锋
石锋,原名石启运,1910年10月23日出生于陕西陇县一个贫苦教师家庭。1935年12月参加革命,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荣和县人民游击队领导成员,延安交际处科长,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同志秘书。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辽西工委宣传部长,冀察热辽十八
曹康泰
曹康泰,男,汉族,1944年7月生,陕西陇县人。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6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干部专修科经济法专业毕业。1967年到宁夏工作。1983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处长。1987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制局局长,办公厅副主任兼法制局局长,政府副秘书长
石雨琴
石雨琴(1894~1960)又名书润。陕西陇州(今陇县)人。1911年毕业于陇州高等小学堂,同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堂。1921年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陕,先后在省立第一、第二、第三中学和西安高中任教。他主讲生物课,对各种版本的生物教材早已熟悉,但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准备,生怕误人子弟。在讲台上,
张仲实
张仲实(1903—1987)原名张安仁,又名张任远、实甫。陇县城关乡殿子村人。民国13年(1924)8月,在三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期间加入共青团。翌年1月转入共产党,任渭北特支书记,曾被选为省 主席。同年冬,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民国15年(1926)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陈招贤
陈招贤(1922—1986)陇县牙科乡预村后庄人,出身农民家庭。祖父陈善伍对皮影制作与皮影演唱均有研究,曾制皮影箱,自为箱主。陈招贤少年时代,千阳县皮影刻制艺人李西平常来他家刻制皮影,因而受到熏陶。后拜李为师,学习皮影刻制技艺两年。此后,认真钻研,技艺愈加精湛。1956年,他为县皮影剧团制作传统戏皮
杨树荣
杨树荣(1915—1980)陇县城关乡朱家寨村人。1951年参加共产党,同年在陇县组织起第一个变工组。1952年办互助组,1954年办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皆为全县最早。1958年起,先后任大队长、管区副主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又重视科
黄正忠
黄正忠(1916—1979)陇县新集川乡铁马河村北柳沟人。16岁外出讨饭,后给甘肃华亭县一家地主拉长工,学会了种植中草药技术。民国36年(1947)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带领3名老农到百草山砍荆棘、搭庵棚,创办铁马河药场。曾几次步行到甘肃省药材产区,买种苗、学技术,引种党归、大黄,取得成效。19
李天申
李天申(1896—1962)陇县牙科乡丁家沟人。出生于兽医世家,幼年聪明好学,上私塾三年。随父给牲口诊病时,常由他代开处方。16岁时,随父迁丁家沟务农,农闲勤学兽医,并行诊医治兽病,诊治很有疗效,受到群众称赞。32岁时,弃农从事兽医,到40岁时名声大振。他擅长医治牲畜的跛行、痛风、闪伤、扭伤、摔伤等
杨逖省
杨逖省(1906—1951)又名杨作楫,陇县牙科乡杨家坡人。民国9年(1920)毕业于陇县公立高级小学。民国13年(1924)在国民党第二军一师三团任录士、排、连长;民国18年(1929)起在杨虎城部炮兵营任军需3年。次年加入国民党;民国22年(1933)任陇县保卫总团团长及保安大队队副等职6年。在
周镐荣
周镐荣(1917—1950)曾化名周文林,陇县城关镇东街人。民国27年(1938)在陕西省立凤翔师范上学时,加入特务组织“党网”,又参加“县抗敌协会”、“西北抗敌协会”,从此开始了-活动。民国28年(1939)凤师毕业后,历任国民党陇县县政府区教育指导员、督学、小学校长、镇长、县政府指导员、国民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