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
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泸州市 > 龙马潭区 > 莲花池街道主页
〖莲花池街道简介〗
莲花池街道坐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城区。街道始建于2000年6月,幅员4.5平方公里。辖宏达社区、羊 大山社区、五八社区、龙祥社区、关口社区等5个社区。2002年,面积2.5平方千米,辖1个行政村、3个社区,年末总人口65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40人。2003年,面积2.5平方千米,辖1个行政村、4个社区。年末总人口66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00人。街道现有机关工作人员26人,其中公务员16人、事业人员10人。街道下辖5个社区、5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万余人,户籍人口15036人。街内有商住小区37个,区属以上企事业单位100余个,龙马潭区党政大楼坐落本街,是新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兴的莲花池街道经济繁荣,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龙马大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商贸云集,人杰地灵,具有突出的人才、区位、交通、通讯、气候、商贸等优势。街道紧扣市委“四个四”、区委“三大战略”、成渝通道经济轴发展机遇以及泸州商圈发展“第二极”的发展定位,结合实际,确立了“新城兴街、商贸强街、文化旺街、宜居创业”的发展战略。街道党政班子朝气蓬勃、求真务实、奋发向上,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街道经济街道在5号路、摇翔路、城北绕城路、学士山片区开发、关口土地整理和玉带河湿地公园项目。自身项目:国美· 绿洲国际、星海房地产开发、成林嵘都、北林湾房地产开发、一品坊酒业项目。街内工业、商贸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有四川华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泸州市长江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泸州市长城机电厂、泸州天府液压件有限公司等4家规模工业企业,泸州摩尔玛特(龙马店)、泸州三友物流集团、江北物流、三九灯饰城等8家规模以上商贸物流企业,泸州质德酒业、一品坊酒业等10余家酒类企业,四川科伦、永正、天寿等20余家药类企业,帝都大酒店、天河酒店、海摄大酒店、千椒百味火锅店、沸腾渔港、德膳堂等200家餐饮娱乐企业,个体工商户达1000余户。街内特色有 “帝都”、“天河”、“海摄”、“千椒百味”、“沸腾渔港”以及众多饮食店铺云集春雨路,形成“春雨路饮食一条街”,独具特色;玉带新区、学士山片区的大规模开发、摩尔玛特的成功运营、城北中央商务区(CBD)、国美·绿洲国际项目已成功启动;商业布局不断调整升级,泸州商圈发展“第二极”即将显现。2010年,全街实现GDP9.86亿元,同比增长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00万元,同比增长49.7%;新引进项目53个,市外到位资金7.3亿元,同比增长45.1%。[1]
〖莲花池街道特产〗
泸州桂圆
泸州桂圆 ,又名:龙眼。主要产自中国四川泸州。主要品种有大乌圆、广眼、石硖三种。其细、嫩、香、甜诸品质,均赛过福建、两广所产桂圆。桂圆可鲜吃、制果干、果脯、罐头。圆肉营养,药用价值高,具有补心、益智、养血、安神等功效,是常用中药之一。泸州张坝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现有桂圆树1.5万株,荔枝1000
泸州黄粑
泸州黄粑是四川泸州、自贡 宜宾等地老百姓热爱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传统节日食俗,在川西南地区民间流传几百年至今。泸州黄粑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味甜糍和,其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是良姜叶,黄粑的香味正是来自良姜叶内所含的芳香油。刚蒸熟的黄粑香气扑鼻,冷却后,可切片油煎,或放入醮槽水内煮沸食用,别有一番风味
紫薯粉丝
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对人体大有益处。益昌粉丝主要产品有紫薯粉丝、紫薯泥、紫薯全粉、紫薯饮品等。具有抗突变、抗癌、美容、减肥、延寿、降血脂及提高身体免疫等多种功能。
贡井龙都早香柚
贡井龙都早香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贡井龙都早香柚是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的特产。贡井龙都早香柚特早熟、果大、色泽金黄诱人、香气浓郁持久、品质优,是国内少有的特早熟柚类优良品种之一。贡井龙都早香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都早香柚是自贡市种植业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选自育果树品种,因成熟特早、
梅花饺
梅花饺,蒸点,特点:形如梅花,色泽美观,咸鲜爽口。烹制法:蒸。 澄粉用开水烫制成澄面皮。半肥瘦肉剁细熵熟,与玉兰片细粒拌和,下调料制成馅。 取面皮包馅,用手指捏成五瓣梅花形,鸡蛋黄末、熟火腿末间隔置于花瓣、花蕊内,入笼蒸熟装盘即成。 操作要领:面要烫熟;花瓣均匀;蒸时不宜久,防变形。
龙眼包子
四川特产—龙眼包子,是四川较具特色的主食之一,是以面粉,猪肥瘦肉,金钩(干虾米)等原料,经蒸制而成的特色包子。其特点是皮薄软韧,皮酥软韧,形如龙眼,咸香鲜美。 特产文化: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引《稗官小说》中的一段话说,,就在孔明诸葛辅佐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诸葛亮率军进军西南,去征讨孟获,
〖莲花池街道景点〗
龙马潭区酒窖池群
龙马潭区酒窖池群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龙马潭区酒窖池群(三溪、一品留香、五丰、生源、新世纪、醇香源、九月九、红光、古池、五谷香、玉蝉)位于龙马潭区,年代为现代。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以三溪、新世纪、一品留香、五丰、九月九、
龙马潭区渡槽群
龙马潭区渡槽群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龙马潭区渡槽群(加旦湾、永和、豹子岩、黄泥堡、胜利、斑竹湾、万里塘、互助、太阳沟、胜天、群力)位于龙马潭区,年代为二十世纪60-70年代。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1)加旦湾渡槽保护范围:西(端点在
龙马潭区龙桥群
龙马潭区龙桥群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龙马潭区龙桥群(桥头上新桥、金龙大桥、大沙田龙桥、回龙桥、叮咚桥、新桥、大沙涵龙桥、奎丰新桥、虎踏桥)位于龙马潭区,年代为明至清。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以虎踏桥、桥头上新桥、奎丰新桥、金
罗汉郭家祠堂
罗汉郭家祠堂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罗汉郭家祠堂年代:民国2012年,罗汉郭家祠堂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蒋兆和故居
蒋兆和故居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蒋兆和故居年代:1904年2019年,蒋兆和故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锁江塔
锁江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锁江塔年代:明2019年,锁江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池街道人物〗
邓西林
邓西林(1878—1936),名邦植,泸州小市人。其父邓璧光,清光绪乙酉科举人,曾在山西省任知县。邓西林清庠生,因见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渐萌反清思想。1906年加入同盟会,时熊克武走遍蜀中十余府县,确认泸州可率先发难,遂于次年在小市绫子街邓家设立同盟会川南支部。借其官宦门第作掩护,策划武装起义。
佘英
佘英(1874—1910),原名佘俊英,泸州小市人,早年从师武举李孝思,长纵跳,能骑射,精剑击,善泅水。曾夜间游过沱江砍掉道台衙门旗杆做龙船舶筋。20岁中武秀才,23岁被推为袍哥义字舵把子,州官重其才,委以州衙堂勇管带。他不满官场腐败,弃职回家,在小市上码头开牛肉馆。因仗义疏财,抑强扶弱,时人称为“
万慎
万慎(1856—1923),又名慎子,字斐成,泸州安贤乡特兴人。清光绪初年,川学台张之洞莅泸主考,时万慎名万人敌,以童生应试,因书写试卷超出规格,被阅卷房师所黜。张评阅各房师推荐试卷,无一中意。乃将所黜试卷复核,发现万人敌文采飞扬,议论磅礴,颇为欣赏。遂在试卷上批:文在格内,字在格外,取为秀才。揭榜
袭选廉
袭选廉(1874—1947),字心让,号问泉,回族,泸州小市人。少年聪敏,刻苦读书。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考试,补为廪生。1907年,龚赴日本留学,入东洋大学学习法政,后加入同盟会,从事民主革命活动。为振兴民族文化,1908年,龚选廉等30余名留日回族学生在东京组织“留东清真教育会”,创办
许剑霜
许剑霜(1895—1995),原名许颖,泸州麟现乡双嘉人。早年就读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0年9月,在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分到川军第二混成旅刘伯承团,因作战勇敢,练兵有方,深受器重,由候差逐级擢升至营长。1926年12月,许剑霜参加泸州起义,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二团团长,他竭力拥戴刘伯承为起义军
王少溪
王少溪(1889—1961),又名羲,泸州麟现乡安宁人。南京东南大学毕业后,曾任川南师范等校教师、教育局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南州艺术学院院长。解放后,任泸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委、文化科副科长、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王少溪以书法著称,他学书法,临摹名家碑贴,先由晋唐返汉魏,采名家之长。其书法既有颜体的
李育灵
李育灵(1900—1962),字世芳,泸州小市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长于西画。1920年返乡,任教于川南师范学堂。他以反映社会现实为题材,创作了《贩夫走卒》等数十幅反映下层人民生活惨状的油画,在蜀中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深受该校校长恽代英的赞赏。1922年李在重庆广益中学任教时,与重庆美术界
罗忠信
罗忠信(1896—1962),名廉,泸州小市人。行伍出身,曾任川军排、连、营、团长。其间,奉命去湖北洪湖地区、四川宣汉县同贺龙领导的红军及红四方面军作战。抗战爆发后,罗任新编十三师第二旅旅长,随川军赴江西南浔一线抗日,与日军作战年余。后因蒋介石排斥川军,不给支持,致使该旅孤军作战,伤亡惨重。以后,该
万树荣
万树荣(1916—1965),龙马潭区长安乡人。1961年起任长春公社前进11生产队长至病逝。上任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全队耕地1117公顷,产粮31万公斤,平均亩产180多公斤、人均产粮250公斤,除去种子、饲料、提留,上交国家公粮统购后,人均实际分配口粮不足300斤。他教育群众苦熬不如苦干,不
吴子俊
吴子俊(1885—1968),名极,泸州会文乡奇桠树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考入四川省师范学校,1913年毕业后一直在川南师范学堂执教。当时泸州理化师资奇缺,日本教师趾高气扬,漫天要价,各校只好以千元高薪相聘。吴子俊回泸,众人喜出望外,争相延聘。他欣然兼任泸县中学、泸县女子师范学校的理化
岳元清
岳元清(1912—1973),8岁丧母,13岁丧父,帮人割草喂牛,当长工。解放后从茜草坝迁泸县胡市乡(现属龙马潭区)金山村种地。1951年10月率先组织8户贫下中农成立泸州城区第一个互助组。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泸州地区第一个农业合作社——胡市乡泸锋社社长。1956年2月泸锋社扩大升级
陈锡三
陈锡三(1896—1979),泸县云龙人,少读私塾,16岁随父陈正坤研习中医,读中医经典,旁及各家学说。后在云龙联诊所行医。善用温热药治疗疑难重症,人称“火神”,是20世纪50年代初首批调入泸县人民医院的中医师。从医60余载,接诊80余万人次,在泸州地区有较大影响。为泸县第二、三、四届人民代表。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