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务本乡
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仁和区 > 务本乡主页
〖务本乡简介〗
" 务本原称乌拉,位于攀枝花市腹心地带,在仁和区正北方,东邻盐边县金河乡,北靠盐边县红泥乡,西邻本区布德镇,西南角连本市格里坪镇,南接本市银江镇。地理坐标于东经101o36-101o47,北纬26o39-26o46之间,幅员面积115.6平方公里。务本乡地形地貌复杂,从总体看来,地形是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属中山山地为主的地貌,其中最低海拔1250米,最高海拔2926米,属南亚热带半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5.8-20.2摄氏度。全乡辖4个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其中民族村1个,民族村民小组3个,共有耕地面积5253亩,农业人口7728人。务本乡有丰富的煤资源,尤其是盛产优质无烟煤,发热量达7000大卡以上,低硫,低灰份,总量达到5000多万吨,是攀西地区无烟煤的首优。与丰富的煤资源一并成为务本乡经济支柱的是水果和蔬菜,尤其在乡内上半段已基本形成了水果产业带,拥有600亩的水果基地,盛产樱桃、油桃、冬桃、水蜜桃和核桃、雪梨等,不仅供给本市,而且还有部分产品组织外销,现正在进行产品改良和基地扩建。同时务本乡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省级森林公园-大黑山森林公园,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山上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峰峦层叠,谷壑纵横,林木参天,大黑山又是攀枝花市电视台发射台所在地,登上山顶可望日出、云海、可俯视清晰优美的金沙江沿岸,炳草岗、渡口尽收眼底;还有-结识雷云飞遗址、小石林等,奇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独特的气候条件,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避暑观雪景的好去处。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安居乐业,截止2001年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7093 .9万元,工农业总收入930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16元。务本乡将在不断的发展中前进。 ".
〖务本乡特产〗
仁和芒果
仁和芒果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的特产。仁和芒果,果形好、色泽鲜、含糖多,风味可口,亩产量高。仁和区大龙潭乡北部的混撒拉村是全区着名的“芒果之乡”。仁和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光热资源、明显的“立体气候”及年日照时数在2697.6小时以上,年均气温20.
羊耳鸡塔
羊耳鸡塔 材料 鸡脯肉300克。剧巴膘肉50克、火腿25克、冬笋25克、茨菇25克、冬菇25克、猪网油15Q克、生菜50克。葱,姜各10克、盐2克,胡椒粉1克、味精05克、料酒10克、香油35克、蛋清50克、千豆粉30克、素油500克、白糖10克、醋10克、椒盐10克。 做法 1、鸡脯肉去筋,与猪肥
辣子田螺
辣子田螺 田螺肉味甘咸、性寒,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痛的功效,同时含钙量相当丰富。 原料: 田螺1000克,干辣椒、郫县豆瓣、花椒、姜米、蒜泥、酱油、料酒、香醋、精盐、白糖、鸡精、熟芝麻、葱花各适量。 制作方法: ①田螺淘洗干净入锅,加清水和料酒、香醋煮沸捞起,去头部包壳。 ②炒锅加油烧热,下干辣椒节
攀枝花枇杷
攀枝花枇杷产自攀枝花市海拔1300米~1700米的地区,产品于元旦、春节期间上市,书春节畅销的特色农产品,主要生产的品种以“早钟六号”、“大五星”等大果型品种为主。攀枝花枇杷果大,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果皮橙黄色,果点密、细、果面光洁,富有果粉与茸毛,果锈极少,一般单果重可达50g左右,最大果重160g
攀枝花雅江鱼
攀枝花雅江鱼,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著名特产,为细鳞鱼,底鱼纲鲤形目鲤科裂腹亚科,本地常见的有齐回裂腹鱼等四种,又以细鳞裂腹鱼为最多,与名闻遐迩的雅安雅鱼同属一类而又微有差别。攀枝花地区的雅江鱼生活在江水中下层,以岩生藻类为食。住喜冷水,难于人工饲养。本地区江河纵横,岸陡壁峭,水流湍急,水温偏冷,又尤以
攀西大田石榴
攀西大田石榴,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的著名特产,该品青皮软籽,石榴果形端正,色泽绚丽,果大皮薄,籽粒似珍珠红玉,晶莹剔透,味甜,爽口,有美容、保健、强体之功效。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盛产石榴,称作攀西大田石榴,其青皮软籽石榴果形端正,色泽绚丽,果大皮薄,籽粒似珍珠红玉,晶莹剔透,味甜,爽口。果汁
〖务本乡景点〗
混撒拉旅游新村
混撒拉旅游新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这里,曾经是一片秃岭。而今,村委会办公楼、芒果技术研究培训中心等漂亮建筑矗立村头;整齐排列的新村别墅镶嵌在万绿丛中;宽阔干净的水泥路蜿蜒延伸……这就是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村。混撒拉村以混撒拉水库为中心,由村委会出资补助农户,在中心村
板桥旅游新村
板桥旅游新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在仁和区总发乡板桥旅游新村,大竹河水库成为该村最大的旅游资源。村里依托水库修建了观景亭、花园、观光道路等设施,形成了秀丽的亲水景观。板桥村党支部书记彭金成告诉记者,板桥旅游新村下一步准备打造水库旅游环线,开发骑游等特色项目。总发乡:" 总发乡位于攀枝花市南郊,距离攀
立新旅游新村旅游景区
立新旅游新村旅游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立新旅游新村旅游景区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总发乡立新村。新村村支两委以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力争让村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2017年对仅有的2户精准脱贫户危房进行了改造,现在村里已无特困户和危房户家庭,村民
班庄旅游新村旅游景区
班庄旅游新村旅游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班庄旅游新村位于仁和区大田镇,是仁和区重点打造的旅游新村之一。2012年7月,班庄村新村建设正式动工。今年年初,新村一期77套民居建成。班庄村有四个村民小组,388户农户,现在全村种植青皮软籽石榴面积达1870亩,年产石榴150万公斤。班庄正打造以石榴产业为
仁和公园
仁和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仁和公园位于顺义城区南部,总占地面积22.77公顷,其中水面积0.92公顷,绿地率高达75%。该公园以原有杨树林为基础进行建设,以“园林街区,绿色生活”为理念,运用内“静”外“动”的空间设计手法,着力突出公园生态、文化、多彩、功能四大特色。同时,仁和公园还将具有顺义地方
起家大院(尤凤荣宅)
起家大院(尤凤荣宅)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起家大院(尤凤荣宅)年代:1940年2019年,起家大院(尤凤荣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务本乡人物〗
刘伊农
刘伊农(1908—1985)四川陇县人,教授,曾任南京市第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三届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农业教育与科学研究,教学上主讲土壤学等课程;从事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光电分析、钾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参加由中央林业部组织的森林土壤调查,为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958年参加江苏农业科技网,
洛克
洛克,陕西陇县人,1920年10月出生,1938年6月入伍,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参谋、股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指挥所所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兼检察院院长、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顾问等职。1960年晋升空军大校军衔。正
石锋
石锋,原名石启运,1910年10月23日出生于陕西陇县一个贫苦教师家庭。1935年12月参加革命,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荣和县人民游击队领导成员,延安交际处科长,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同志秘书。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辽西工委宣传部长,冀察热辽十八
曹康泰
曹康泰,男,汉族,1944年7月生,陕西陇县人。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6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干部专修科经济法专业毕业。1967年到宁夏工作。1983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处长。1987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制局局长,办公厅副主任兼法制局局长,政府副秘书长
石雨琴
石雨琴(1894~1960)又名书润。陕西陇州(今陇县)人。1911年毕业于陇州高等小学堂,同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堂。1921年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陕,先后在省立第一、第二、第三中学和西安高中任教。他主讲生物课,对各种版本的生物教材早已熟悉,但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准备,生怕误人子弟。在讲台上,
张仲实
张仲实(1903—1987)原名张安仁,又名张任远、实甫。陇县城关乡殿子村人。民国13年(1924)8月,在三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期间加入共青团。翌年1月转入共产党,任渭北特支书记,曾被选为省 主席。同年冬,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民国15年(1926)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陈招贤
陈招贤(1922—1986)陇县牙科乡预村后庄人,出身农民家庭。祖父陈善伍对皮影制作与皮影演唱均有研究,曾制皮影箱,自为箱主。陈招贤少年时代,千阳县皮影刻制艺人李西平常来他家刻制皮影,因而受到熏陶。后拜李为师,学习皮影刻制技艺两年。此后,认真钻研,技艺愈加精湛。1956年,他为县皮影剧团制作传统戏皮
杨树荣
杨树荣(1915—1980)陇县城关乡朱家寨村人。1951年参加共产党,同年在陇县组织起第一个变工组。1952年办互助组,1954年办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皆为全县最早。1958年起,先后任大队长、管区副主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又重视科
黄正忠
黄正忠(1916—1979)陇县新集川乡铁马河村北柳沟人。16岁外出讨饭,后给甘肃华亭县一家地主拉长工,学会了种植中草药技术。民国36年(1947)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带领3名老农到百草山砍荆棘、搭庵棚,创办铁马河药场。曾几次步行到甘肃省药材产区,买种苗、学技术,引种党归、大黄,取得成效。19
李天申
李天申(1896—1962)陇县牙科乡丁家沟人。出生于兽医世家,幼年聪明好学,上私塾三年。随父给牲口诊病时,常由他代开处方。16岁时,随父迁丁家沟务农,农闲勤学兽医,并行诊医治兽病,诊治很有疗效,受到群众称赞。32岁时,弃农从事兽医,到40岁时名声大振。他擅长医治牲畜的跛行、痛风、闪伤、扭伤、摔伤等
杨逖省
杨逖省(1906—1951)又名杨作楫,陇县牙科乡杨家坡人。民国9年(1920)毕业于陇县公立高级小学。民国13年(1924)在国民党第二军一师三团任录士、排、连长;民国18年(1929)起在杨虎城部炮兵营任军需3年。次年加入国民党;民国22年(1933)任陇县保卫总团团长及保安大队队副等职6年。在
周镐荣
周镐荣(1917—1950)曾化名周文林,陇县城关镇东街人。民国27年(1938)在陕西省立凤翔师范上学时,加入特务组织“党网”,又参加“县抗敌协会”、“西北抗敌协会”,从此开始了-活动。民国28年(1939)凤师毕业后,历任国民党陇县县政府区教育指导员、督学、小学校长、镇长、县政府指导员、国民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