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
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红河州 > 红河县主页
〖红河县简介〗
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上游南岸,东经101°49'-102°37',北纬23°05'-23°27'之间,东西最大距离81公里,南北最宽处40公里,国土面积2057平方公里。县境东面和南面分别与元阳县和绿春县接壤,北面与石屏县隔红河相望,西邻思茅市墨江县,西北面与玉溪市元江县相连。境内居住着哈尼、彝、汉、瑶等27万各族人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其中哈尼族占75%,占全国哈尼族人口的15.5%。 县境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红河绕县境北缘奔流而过。境内地势大致中部高,南北低,96%的面积为山地,一般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最高的山是东南部的么索鲁玛大山,主峰海拔2745.8米,最低点为东北边缘的曼车渡口,海拔259米。年平均气温11.2-23.4°C,立体气候较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降水量悬殊较大,北部低山河谷地带为700-900毫米,南部山区为1500-2000毫米,全县年均降水量1340毫米。常出现冬春少雨易干旱,夏秋多雨,时有山洪发生的现象。 红河县地处云南省红河西南部,红河中游南岸。东接元阳县,南连绿春县,西与元江县、墨江县接壤,北与石屏县隔红河相望,地处三地州六县接合部。全县土地面积2019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迤萨镇,距州府蒙自146公里,距昆明318公里。红河县汉代属益州郡胜休县,明代属临安府的思陀甸、左能寨、落恐甸、溪处甸、亏容甸土司区。民国时期推选区乡制设石屏县第六区,区、乡制与土司制长期并存。1950年设红河县,1957年隶属红河州。地理特点红河县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的南缘和哀牢山余脉地区,境内群山起伏,河谷狭窄,地势中部高,南北低。整个区域除北部红河谷地有几个面积狭小的河谷冲积小盆地外,96%以上的面积为山地,一般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最高海拔2745.8米,最低海拔259米。红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群山起伏,地形复杂,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全年平均气温20.9℃,年降雨量945.3毫米,森林覆盖率14.2%。森林主要分布在南部、西南部山区,其中阿姆山有森林面积41.27万亩,已被省政府批准列为自然保护区。县城内主要动物有蟒蛇、懒猴、黑冠长臂猿、马来熊、金钱豹等。县境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红河绕县境北缘奔流而过。境内地势大致中部高,南北低,96%的面积为山地,一般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最高的山是东南部的么索鲁玛大山,主峰海拔2745.8米,最低点为东北边缘的曼车渡口,海拔259米。年平均气温11.2-23.4°C,立体气候较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降水量悬殊较大,北部低山河谷地带为700-900毫米,南部山区为1500-2000毫米,全县年均降水量1340毫米。常出现冬春少雨易干旱,夏秋多雨,时有山洪发生的现象。所产植物全县土地面积308.5万亩,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物质条件。历史上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且多为阔叶林,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野茶树、大树杜鹃等十余种。红河大翼橙,四季常绿,果实如球,是柑桔起源中心在中国的铁证。但近数十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生产生活活动频繁,森林面积有所减少。全县有大小河流20余条,组成南北两个水网,水资源可观:地下水出水量约4亿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平均值的2倍,但开发利用率还相当低。境内矿藏有铜、铁、铅、石棉、石膏、大理石等,以非金属矿为主,尤以石膏为冠。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其中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亦不少。野生药用植物很多,盛产的有杨梅皮、枳实、何首乌等。主要植物有云南松、思茅松、油杉、桅木、桦木等。金属矿藏有铜、铅、锌、铁、钼、沙金,非金属矿有石膏、石棉、大理石、花岗石、水晶石、硅石。县内有大小河流20余条,主要河8条,分属红河水系、李仙江水系和藤条江水系,全年地表水径流量12.66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量4.03亿立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9.78万千瓦,可开发容量8.2万千瓦。历史红河县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少数民族先民就在境内的土地上生息。唐(南诏)时,有官桂思陀部、铁容部等部落崛起,隶属于南诏通海都督府。宋(大理)时,被列入"三十七部蛮",属秀山郡。元代,先后隶属于和尼路和元江路,其间曾设落恐万户、溪处副万户,属南路总管府,推行羁縻政策。明朝洪武年间,正式在境内建立世袭土司制度,分别封设亏容甸、思陀甸、落恐甸、溪处甸、瓦渣甸和左能甸6个长官司,均属临安府,为云南边疆诸县土司较多的地区之一。从清代直到民国时期,除迤萨、浪堤等地属元江府(州、县)管辖外,其他均为土司区域,先后隶属临安府和建水、石屏州(县)领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1951年5月建立县人民政权。从此,各族人民结束被奴役的历史,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7年前,属蒙自专区和红河哈尼族自治区;1957年后,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00年,全县有13个乡、1个镇、91个村委会、826个自然村。县城迤萨镇,在清朝乾隆以后就逐渐形成集镇,是江内外物资集散地,也是滇南著名的侨乡。县人民政府建立后,县治一直设在这里。素称红河县素有"侨乡"之称,而华侨和归侨、侨眷又多集中在县城迤萨镇,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清光绪年间,境内有人开始到越南的莱州和老挝的琅勃拉邦山区经商。清宣统末年(1911年),迤萨举人冉师孔(学泗)率先走通老挝川圹的商路。其后,安邦村邵恒泰第一个到老挝侨居下来。民国年间,一度出现“下坝子”和“走烟帮”的热潮,迤萨汉人纷纷组织马帮辗转异国他乡经商、不少人先后在老挝、越南、泰国侨居,成为第一代华侨。20世纪70年代后期,越南、老挝当局反华排华,许多侨胞沦为难民,他们迫于生计,陆续移居欧美、日本。红河县华侨现分布在亚洲的老挝、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英国、法国、瑞士、联邦德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多哥等世界五大洲的16个国家或迁居祖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至今全县有872户3557人侨居各国,国内归侨、侨卷808户3405人。广大华侨在侨居国不亡自己是炎黄子孙,他们坚持正义,爱国爱乡,对当地人民以诚相待,友好相处,共同建设家园,为促进中外物资、文化交流,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贡献。 清朝时期,在汉族聚居的迤萨、浪堤、大羊街等少数村寨设有几处义学、书院和私塾。民国以后,民间办起一批学校,培养了一些人才。但由于学校少,人民群众生活困难,加之受世俗观念束缚,少数民族子女入学者甚少,广大农村文盲充斥。建县后重视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学校逐步增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至2000年,全县共有小学177所,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0%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中学14所,在校生5300人;各级各类教职工1982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5.4%,基本实现普及六年义务教育。民间文学境内民族民间文学蕴藏丰富,民族歌舞颇具特色。哈尼族舞蹈《捉泥鳅》、《棕扇舞》登上首都北京的文艺舞台,颇受称赞。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出现了一些成果,《阿扎》、《出嫁歌》、《狐狸和他的朋友》等哈尼族、彝族民间故事和风俗诗歌获得省的奖励。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日益活跃,被誉为"歌舞之乡"的垤施、洛孟彝族音乐舞蹈,得到省内外观众的赞誉。概况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总面积2034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迤萨镇。邮编:654400。代码:532529。区号:0873。拼音:Honghe xian。行政区划红河县辖1个镇、12个乡:迤萨镇、甲寅乡、宝华乡、洛恩乡、石头寨乡、阿扎河乡、乐育乡、浪堤乡、大羊街乡、车古乡、架车乡、垤玛乡、三村乡。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网1951年设红河县。元江下游为红河,故名。2000年,红河县辖1个镇、13个乡:迤萨镇、勐龙傣族乡、甲寅乡、石头寨乡、阿扎河乡、洛恩乡、宝华乡、乐育乡、浪堤乡、大羊街乡、车古乡、架车乡、垤玛乡、三村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762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违萨镇 15953 勐龙傣族乡 13674 甲寅乡 23239 宝华乡 21684 洛恩乡 22006 石头寨乡 14655 阿扎河乡 34554 乐育乡 21797 浪堤乡 25774 大羊街乡 18006 车古乡 10608 架车乡 17909 垤玛乡 13673 三村乡 14095 2001年,全县辖1个镇、12个乡、1个民族乡:迤萨镇、甲寅乡、宝华乡、洛恩乡、石头寨乡、阿扎河乡、乐育乡、浪堤乡、羊街乡、车古乡、架车乡、垤玛乡、三村乡、勐龙傣族乡。2005年,红河县撤销迤萨镇和勐龙傣族乡,设立新的迤萨镇。
〖红河县特产〗
葛根粉
葛野生于武陵深山荒坡之中,葛根粉从中提炼而成。食时,用开水冲服,佐以白糖、炒米,味道更佳。亦可与肉类煎食,为席上佳肴。葛根粉有解暑、健胃、补虚益气等功效。特别提醒:葛根粉最好在正规超市购买,否则可能会买到以红薯粉假冒的葛根粉。一般散装7元/斤。
烧黄鳝
烧黄鳝,是红河县彝族支系卜家人的传统名菜。是用烧熟的黄鳝炒熟而吃,麻辣干香,鲜美爽口。 卜家人捕捉黄鳝十分有趣。刚收完早稻,翻田搭埂,每当夜晚,一条条又肥又壮的黄鳝从泥土中钻出来,躺在泥土上休息。这时,卜家青年们一个个腰间系着鳝箩,举着火把,握着竹钳捕捉黄鳝。一些捕鳝能手一夜可捉到七八斤。回家后放入
烧竹筒饭
阳春三月,哀牢群山,烟缭雾绕;山寨四周,竹外桃花。景物真是迷人之极!这时候,头戴鸡冠帽的哈尼姑娘,身穿土布衣的哈尼小伙,便成双成对地结伴踏青来了。玩饱了,兴尽了,便开始 “野炊”起来——拾来几枝枯树、生起火,把早已准备好的竹筒饭架在火上。一会儿,山坡上
云南油炸蚂蚱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蚂蚱当下酒菜”。这蚂蚱,就是我们常说的蝗虫,就是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虫子,这里的人美其名曰:“跳菜”。在旧中国,有一年北方地区蝗灾,蝗虫飞过,遮天蔽日。所到之处,草叶、树叶都被一扫而光,可见蝗虫的厉害。而在云南滇西北一带,一到
哈尼“野味”
红河南岸的红河州红河县哈尼族饮食最具特色之处,首推一个 “野”字,可谓是野中有味、野中有趣、野中有情。 这里的哈尼族饮食,“野中有味”,当之无愧。用料朴素,取自天然,色味并俱。这里,群山连绵,林木参天;坡腰沟底,溪流淙淙。这里不但稻麦、玉米、山药遍野皆
肉棕
糯米加入去皮绿豆及调好味的猪肉块,或腊肉、火腿、鸡肉等,用棕叶包成枕形,中高端低,蒸熟而成。香软、味鲜。
〖红河县景点〗
弥勒半山温泉度假村
距离昆明2小时车程。湖泉酒店半山温泉位于弥勒县城西区,半山温泉在山顶别有特色的风景和泡池。这里的12个泡池都各具特色,“登高临水”“飞阁流丹”“湖林玉露”“仰赏飞云”“舒眠泉韵”等具有诗情画意的池名,更是把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结合在一起。清晨或是寒冷的冬季,池内散发出的烟雾把整个群山都笼罩了,近似人间
弥勒寺(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
弥勒寺位于弥勒市城北10公里的锦屏山腰,寺庙周围森林密布,林荫流翠,寺前出一清泉,泉水泻玉。一面八米高,二十米宽的石砌长壁上写有草书“飞云流霞”四个大字。这里是避暑的好地方,常有游客登临;这里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弥勒寺”匾额,这里是滇东南佛教胜地之一,常年庙会不断,尤以正月初九最盛;这里
弥勒东风韵景区
东风韵景区始建于2014年,整个景区涵盖生态农业、艺术文化、休闲度假养生等多种产业,包括薰衣草庄园(薰衣草主题公园和薰衣草服务展示中心)、葡萄酒庄园、艺术家庄园、玫瑰庄园、百合庄园、森林公园、湖滨湿地、静谧溪谷、农副旅游产品加工基地等,是一个集高端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旅游综合体。景区内有大面
红河元阳哈尼梯田
景点地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门票信息:100元。开放时间:全天交通指南:⒈从昆明汽车客运站有日班和夜班班车到元阳,日班车是高快客车。夜班车是卧铺车,发车时间大约是晚上8点左右,第二天早上5:30左右到元阳新县城(南沙),7:00到元阳老县城新街镇。⒉建水到元阳早晚有很多班次,2小时就到
建水十七孔桥(双龙桥)
门票信息:免费简介: 双龙桥位于建水城西3公里的泸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长148米,宽3-8米,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被认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桥中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楼中有楼,桥楼相映,
红河朱家花园
景点地址:位于云南红河建水县城建新街门票信息:欣欣门票价:45元起(省5元)。开放时间:开放时间:8:00-23:00交通指南:游客到达建水县城后,可步行前往。 简介:朱家花园位于建水县城建新街,是一组规模巨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享有“滇南大观园”的美誉。朱家花园是清光绪年间建
〖红河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