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
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保山市 > 施甸县 > 摆榔彝族布朗族乡主页
〖摆榔彝族布朗族乡简介〗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位于施甸县东部高寒山区 ,世居布朗族和彝族,是全县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保山市35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7公里。全乡总面积76.6平方公里,辖龙潭、哈寨、木老元、大地4个村民委员会,44个村民小组,70个自然村。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1292.15mm。2003年末,全乡有1350户6120人,其中农业人口1328户595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7%;有少数民族人口325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3%。少数民族人口中,布朗族282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7%,占全乡总人口的46%;彝族36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1%,占总人口的6%;其他少数民族66人。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典型的山区农业乡,现有耕地面积7732亩,其中:水田1119亩,旱地6613亩。粮食作物以包谷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鱼腥草,畜牧业以放养黄牛、山羊,饲养生猪为主。200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615万元(1990年不变价),农村经济总收入826万元。全乡粮食总产量为2311吨。大牲畜存栏3131头,大牲畜出栏560头;山羊存栏7521只,出栏2854只。生猪存栏9041头,出栏3900头。鱼腥草种植2500亩,产量达3750吨.
〖摆榔彝族布朗族乡特产〗
太伏火腿
太伏火腿具有皮色黄亮,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脂香醇美,咸度适中,肉质细嫩,肥而不腻,色、香、味、形质优的“五绝”特点。素称筵席中的“夺魁名菜”,是宾馆、酒店、农家乐、食堂、家庭四季必备之上品。 食用时,去毛后,温水洗涤或用淘米水浸泡2-6小时(根
姚关火腿
姚关火腿是施甸县出名的火腿。它选用新鲜猪肉后腿,用米酒、草果、盐巴等调味品,在冬季精制加工,反复重压10天后晒干而成。姚关火腿香味独特、色泽美观、风格别具,食用时可煎、炒、煮、炖都可,香味浓郁、引人入胜。是馈赠亲友和来客进餐的佳品。畅销于全省内外和缅甸,深受欢迎。
大薄片
这是一道考验厨师刀技的菜,将煮熟放凉的猪肉,片成透明而薄如窗纸的片,沾上配好的佐料。大薄肉片的清脆和佐料的味道混合在口腔里,会使你胃口大开,那滋味尝一下就忘不了。腾冲县城一街有家著名的武氏大薄片,敢以姓氏做招牌绝对不会错。 还有很多的名特风味,比如火烧、酸辣汤、青辣子拌鸡纵,再说我就要流口水了。
三滴水
属当地人,特别是和顺乡一带最高级别的筵席,一般是在接待重要客人时的一种宴请形式。但也几乎囊括了腾冲的风味特色。第一滴:点心、开胃类食品,如干果和凉菜类。第二滴:八大碗,主要是腾冲的名特风味,比如火烧、口袋豆腐。第三滴:甜点类的餐后点心,如甜白酒、水果类。 现在很少能吃到十分地道的“三滴水
河图大烧
用下村豆粉佐餐,再加上一道保山传统名菜——皮酥肉嫩的河图大烧更是美不胜收,滋味无穷。 大烧,又称“烤猪”,素为保山盛筵上的一道大菜,尤以河图乡人所烤最负盛名。其制作颇为繁难:将适龄壮猪宰杀除毛清腔后缝上破口,通体涂上以芝麻油、蜂蜜、酱油及多种香料调制的
五香豆酱
五香豆酱 五香豆酱产于施甸县由旺区,它选取用优质黄豆,经煮熟发酵加入各种香料,切成块块,晾晒精制而成。它味真鲜美、辣麻具全,食用方便,同时便于携带和保管。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俗等特点。切片油煎香气扑鼻,是家庭餐桌和旅游菜肴之佳品。
〖摆榔彝族布朗族乡景点〗
杨善洲林场景区
杨善洲林场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位于云南西部施甸县南端,距离施甸县城44公里,坐落在杨善洲老书记生前艰苦创业并在此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大亮山林场(现更名为善洲林场)。是经云南省委批准命名的省市共建共管的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于2012年4月23日挂牌成立,同时还是中共中
摩苍森林公园
摩苍森林公园摩苍森林公园坐落于施甸县城以东10公里处的茫茫-中,据说“摩苍”之意取自陆游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摩天”二字,但如直接取名“摩天”有狂傲之嫌,于是将“天”改为“苍”,摩苍森林公园因此而得名。摩苍之美在游山,明代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
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
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1942年5月,日寇侵占我国怒江以西大片国土,中国远征军沿江设防,英勇抗击,与日军隔江对峙直至-胜利。施甸县位于怒江中游东岸,保留了大量江防遗迹。本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大山头炮兵阵地、孩婆山战场遗迹、老渡口作战遗址、小团山盟军高炮阵地以及望江
《恤忠祠记》碑及恤忠祠和邓子龙军事遗址
《恤忠祠记》碑及恤忠祠和邓子龙军事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恤忠祠记》碑及恤忠祠和邓子龙军事遗址1、《恤忠祠记》碑:撰刻于明万历十五年冬十月。全文共2346字,主要记述了邓子龙在滇西抗缅平叛,驻戍经营老姚关的史实以及平定右甸(今昌宁)地方民族械斗之概况。该碑为邓子龙之随军参事、奉议大夫、云南按察司分巡金
戒月庵
戒月庵戒月庵原属明代佛教摩苍寺下院尼庵,以佛教戒律“戒月”之意命名,后因主寺被毁,遂独成一体。相传摩苍寺为明初建文帝朱允炆遁迹滇西时创建的五庵八寺之一。该寺规模宏大,1958年将其折后迁建东山矿厂,寺废址存。从现存建筑遗迹仍可看出,虽未恢复帝王之霸业,但有雄踞一方之气势。庵址按传统佛寺布局,前有放生
由旺土主庙
由旺土主庙为文化旅游景点。由旺土主庙由旺土主庙位于由旺镇街道办事处西1公里少保山腰,为祀南明时期施甸“本人”(契丹后裔)莽成龙而建。其地南、北、西三面山形环抱,庙前后竹木苍翠,相映成趣。现存土主庙,据正殿檩、梁记载,系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建,庙坐西向东,由一殿、两厢、一厅组成院落。总体平
〖摆榔彝族布朗族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