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前村人物
沈君谅
沈君谅,湖州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武康)人。唐代-,684年—685年担任宰相。沈君谅,唐朝湖州武康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人,在唐睿宗第一次在位、武则天临朝期间,684年—685年担任宰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沈君谅任宰相之前和之后的经历几乎没有记载,《旧唐书》和《新唐书》一般有宰相的传,却
姚璹
姚璹(632~705年),字令璋,唐武则天朝大臣,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南朝陈灭亡,他的曾祖父姚察自江南迁居关中,他的祖父姚思廉是太宗时期的史学家。他少年勤学,永徽年间以明经登第,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他学识出众。善于文辞,升为中书舍人,封吴兴县男。武则天临朝称制,擢姚璹为夏官侍郎。徐敬业在扬州
沈颂
沈颂,生卒年不详,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玄宗朝,官无锡尉。《全唐诗》存诗六首。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沈与求,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卒于高宗绍兴七
蔡启僔
蔡启僔(1619—1683),字硕公,号昆旸,明末清初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幼年去京,随任吏部侍郎、东阁大学士的父亲读书。清康熙九年(1670)进士,并钦点为状元。充任日讲官。十一年,为顺天(今北京)乡试主考官,号称知人。后历任右春坊、右赞善、翰林院检讨。因病卸职归乡。蔡启僔幼年时,就谦逊而胸怀大志。
蔡升元
蔡升元浙江德清人。字方麓,号征元。生于清顺治九年(1652),卒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状元。康熙九年庚戌科状元蔡启僔是蔡升元的叔叔,蔡启僔和蔡升元的先祖世居洛阳,不少在朝为官,宋朝,先祖为秘书郎,后来从圣驾南渡,开始以德清为家乡。康熙二十一年,蔡升元中状元,授翰林院
胡会恩
人称“一邑甲科之盛”的德清,因出了状元蔡升元,再就是丙辰科的榜眼胡会恩而成为甲科盛地。胡会恩是当地大儒胡渭的从子。胡会恩年少跟从叔父胡渭学习,深得学问精奥。他是明朝胡友信之后裔。胡会恩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二十五年三月,为《一统志》纂修官。一年后,胡会恩以右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大理寺少卿。康
张光楣
张光楣 笔名光媚。女,二级编剧。浙江德清人,1936年6月出生。1956年上海复兴中学毕业,因酷爱戏曲报考上海市文化局编剧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上海市少壮越剧团任编剧,“文革”后剧团改组重建为卢湾越剧团,又续任该团编剧兼副团长及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退休。为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工作上锐意进取,致
杨学明
杨学明,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1982年7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1986年1月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8月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学位。曾在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任终身职研究员。现任《中国化学物理》
袁权
袁权, 化学工程学家 1934年11月2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德清。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60年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60年代从事-分离研究,研制成功高效多管精馏塔,实现了由液
钟万勰
钟万勰,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专家。原籍浙江德清,1934年2月24日生于上海。1956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系毕业。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发现潜艇耐压锥、柱结合壳失稳的不利构造形式。70年代与小组基于群论研制了大量工程应用软件,并主持研制了三维
蔡昌年
蔡昌年,(1905.8.5-1991.5.8),电力系统专家。浙江德清人。1924年毕业于浙江公立专门学校(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和自动化工作,是我国大电网调度管理体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逐步建立和健全了东北电力系统运行调度指挥管理制度,制
盛志勇
盛志勇(1920.7.1- )主要从事创伤、烧伤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数十年,为我国创、烧伤专业开创者之一。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德清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任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专家组组长。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主委、中
李一航
李一航 (1916~1991)笔名虹飞、黎央。浙江德清人。1937年肄业于东京日本大学社会科学系。回国后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受党的委派,任桂林军校政治部教官,重庆军委总政治部机要秘书。1941年曾任甘肃、陕西等地中学教师,德清中学校长。1949年后历任《浙江文艺》部副主任,《东海》、《江南》杂志,中
汪逸芳
汪逸芳 (1950~)笔名夏天。女。浙江德清人。197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浙江建设兵团播音员,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一编室主任,编审。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岛国风情录》、《常有雨为伴》、《心雨》、《月光下的菩提》,散文
沈婺华
沈婺华,生卒年不详,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仪同三司、望蔡贞宪侯沈君理之女,陈后主陈叔宝的皇后。太建三年(571年),嫁给当时还是皇太子的陈叔宝,成为太子妃。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叔宝即位,立沈婺华为皇后。祯明三年(589年),隋朝攻灭陈朝,沈婺华和陈叔宝一起到长安。隋朝灭亡后,沈婺华从广陵回
沈君理
沈君理(约525- 573),字仲伦,南朝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父沈巡。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梁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女沈婺华为陈宣帝皇太子妃。赐沈君理爵望蔡县侯。太建十四年(582),陈宣帝死,陈后主陈叔宝即位,立沈婺华为皇后。祖上祖父
沈巡
沈巡(?—566),南朝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沈君理父。素与高祖皇帝相善。梁太清中(548)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梁元帝徽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陈天康元年(566)卒。诏赠侍中,领军将军,谥曰:“敬子”。*《陈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沈君理)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
钟兆琳
钟兆琳(1901—1990),浙江德清人。1914年考入南洋公学附中,1923年毕业于交通部南洋大学电机科,随即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1926年获硕士学位,翌年回国任母校教授。擅长电机工程,对电机工程设计及电机制造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回国之初便承担了当时最难教的“电机学”课程,并研制出中国第
俞平伯
俞平伯(1900.1.8-1990.10.15)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曾使用苹初、古槐居士等笔名。浙江湖州德清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人。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现代作家、诗人。1900年生于苏州,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之孙。9岁入私塾,1911年到上海学习英语和算学,1915年入苏州平江中学,同年考入
赵萝蕤
赵萝蕤(1912.5.9-1998.1.1) 浙江德清人,英语语言文学家、翻译家。 1912年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父亲赵紫宸是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因父亲任东吴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十四岁前主要在苏州度过。1919年入景海女子师范学校,同年开始学习英语和钢琴,同时父亲为她在家里讲授《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
赵紫宸
赵紫宸(1888.2.14-1979.11.21)浙江德清人,基督教神学家、神学教育家、诗人。1907年受洗入教,191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14年入美国梵德比尔大学攻读社会学与哲学,1917年毕业,获社会学硕士、神学士学位。同年归国,后任东吴大学教授,1922年任教务长。1926年起任燕京大
徐瑞
徐瑞(?~1810),浙江德清人,监生出身。他本是河工小官,以能力和廉洁为人所重,清嘉庆十年(1805年)起,先任东河副总河(驻济宁),历任江南河道总督、副总督、河督。驻清江浦(今淮阴市)。江南河道总督负责黄河、淮河、长江、运河及几大湖的治理,责任非常重大,清政府每年为之拨付400多万两的国帑,遇大
蔡振华
蔡振华 (1912.10—) 浙江德清人。擅长漫画、美术设计。1934年国立杭州艺专图案系毕业,1934—1945年曾经在景艺、商务、惠益、宏业、新业等单位任美术设计,后为职业画家。1951年在市立剧专、私立上海美专兼课,后调上海人民美术出 版社,1956年调上海美协工作。曾任中国美协理事、上海美协
沈田子
沈田子(383—418),字敬光,武康(今德清)人。及长,随晋太尉、中书监刘裕平定桓玄,北伐鲜卑,屡立战功,累官至参征虏军事、振武将军、扶风太守。长安平定后,任中兵参军,授始平太守。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夏国派兵进攻长安,沈田子奉命拒敌,因寡不敌众,退屯刘回堡,并杀死进谗之安西司马王镇恶。同年正
沈充
沈充(?—324),字士居,武康(今德清武康镇)人。少习兵书,负有盛名。及长,深受王敦器重,荐为参军。王敦得志后,与沈充密谋反叛朝廷。东晋永昌元年(322),王敦以讨伐刘隗为名,率兵出武昌。时沈充任宣城内史,招募徒众响应,为大都督,统率东吴军事。曾攻入吴郡,杀内史张茂。永昌二年(323),明帝继位,
沈兹九
沈兹九(1898—1990),名慕兰,女,浙江德清人。沈西苓的姐姐。 早年毕业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1921年秋东渡日本,就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艺术科。1925年学成归国,先后在浙江女子师范学校、江苏松江女中、南京汇文女中任教。1932年夏,入中山文化教育馆上海分馆任《时事类编》助编。1934年主编《申
赞宁
赞宁(919~1001),北宋僧人,佛教史学家。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成年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入天台山受具足戒,精研三藏。后往灵隐寺,专习南山律。与人谈论,辞辩纵横,有“律虎”之称。内学之外,兼善儒、老、百家之言,博闻强记,擅长诗文,声望日增,为吴越王钱俶所敬,署为两浙僧统,
胡渭
胡渭(1633-1714) 清朝学者、经学家。浙江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位杭州市西北)人。初名渭生,字朏名,号东樵为清代经济学家、地理学家。曾与阎若璩帮助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撰《易图明辨》,考定宋儒所谓“河图”、“洛书”之误。又撰《禹贡锥指》,搜集方志舆图阐释《尚书·禹贡》,将九州分域,以水脉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