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广化街道
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 > 广化街道人物

广化街道人物

陈埴
陈埴,字器之,永嘉城区(今鹿城区)人。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历官丰城主簿、湖口县丞。绍定年间(1228—1233)江淮制置使赵善湘征为干办公事,建明道书院,使陈埴主讲,从者数百人,称为潜室先生,埴少从叶适问学,后转学于朱熹,与叶味道同在温州传播道学,为当时著名学者,著有《木钟集》。全祖望《宋元
杨立辉
杨立辉,鹿城区精神病院护理科护士,曾获“温州市卫生系统先进护理工作者”称号。作为鹿城区精神病院团支部书记,组织开展“文明助力G20,一言一行均有情”及“助力五水共治,从我做起”、“美化城市公园,助推文明创建”等志愿活动,其中义诊7次,免费体检人数1200余人,心理健康讲座3场;在2008年5月,一位
王银辉
王银辉,男,196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鹿城区公安分局民警。1984年2月参加公安工作,恪尽职守33载,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等荣誉。1994年,时任仰义派出所副所长,为解决当地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打架斗殴案件频发问题,与同事并肩作战,狠抓大要案的侦破,在辖区组建8支村治安联防队,打防并举促进社会治安
徐嘉余
徐嘉余出生于鹿城区。曾几何时,中国男子仰泳几乎没有“准世界级选手”的尴尬局面,因为徐嘉余的横空出世而改变。这个内敛寡言的温州鹿城小伙,从2011年崭露头角后,就被视为中国男子仰泳的“希望之星”,天赋与勤奋,成了他的标签。2016年,他收获颇丰:在日本举行的亚洲游泳锦标赛上夺得四枚金牌,还荣获里约奥运
朱仁安
朱仁安(1927~1965年)原名兴石,出生于藤桥镇军田村一个农民家庭。出生不久,父母相继去世,靠祖父母养活,不久,祖父也去世,先由叔父,后由堂兄收养。朱仁安小时读过5个月小学,粗通文化。1942年2月加入抗日救国会,入夜校读书识字,唱革命歌曲和演唱琼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44年6月和许义光、
李川帮
李川帮(1918~1948年)别名李老福,出生于藤桥镇龙楼管理区龙楼村。1928年进龙楼村小学读书。儿时任“童子团”团长。1932年进崖三区六高读书。1934年,父母相继去逝后,被迫辍学,做雇工。1938年参加国民党抗日游击队,任事务长。1941年春节,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支队到达仲田岭,李川帮与支
曹必敬
曹必敬(1906~1928年)1906年9月出生于藤桥镇龙海管理区军田村,小时在军田村小学读书,后升入藤桥六高,中学毕业后,回军田村小学任教。1927年5月,崖东三区党支部成立,发展第一批党员,曹必敬加入共产党。不久,建立军田党支部,曹必敬任书记兼平民学校校长。他常教育学员,我们现在手中没权,广大人
王楚楚
王楚楚(1977-1985)女,温州市鹿城区人,温州市瓦市小学二年级学生。1985年7月31日在市区龟湖救一位落水的五岁小女孩而献身。年仅九岁,她生前品学兼优;深得教师、家长厚爱;以及同学、亲友、邻里的一致好评,她写的《王楚楚日记》闪烁着小英雄的非凡思想。根据她生前突出表现,鹿城区团委于同年9月追授
蔡雄
蔡雄 (1907-1927)字思牟,今瑞安市海安人,在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就读期间,积极组织进步社团,宣传新思想、新文化。1926年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共党员,任共青团温州支部书记。曾带领同学进行-,严禁0漏海,惩办奸商,声援“五卅”反帝运动。1927年5月18日被捕,遭受酷刑,坚贞不屈。23日深夜
高觉敷
高觉敷(1896—1993),名卓,字觉敷,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16年入北京高等学校英文部学习。1918年由北洋政府遴选,考入香港大学文学院教育系。1923年9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后在上海暨南学校师范科任教。1926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哲学教育部、主编、主任。1932年任四川
沈鍊之
沈鍊之(1904—1992),别名味荔,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获法国里昂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历任南京地政学院研究员、暨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研所所长、温州市立中学校长、杭州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法国史研究室主任。同时兼任杭大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胡景瑊
胡景瑊(1917—1987),又名东鸣,笔名张亦如,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35年在温州中学读书时,组织野火读书会,主编校刊《明天》,团结进步同学,宣传抗日救亡。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带领温州学生--,要求拆毁“东洋堂”、烧毁日货,把温州的抗日运动推向0。1936年4月,参加全国 筹备工作。5
方介堪
方介堪(1901—1987),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先世居泰顺县,祖父养卿进府学,始著籍永嘉。父冠英,精书法,有名于时。因经商失利,家道中落。介堪幼进蒙塾,15岁为鼎源钱庄学徒。两年后依父设摊刻字,心灵手巧,术艺非常。1920年,从金石家谢磊明治印,
夏鼐
夏鼐(1910—1985),字作铭,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出身商人家庭。1927年浙江省立十中初中部肄业,1930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附中高中部,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5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获考古学博士学位。1940年,曾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1941年回国,先后任中央博物
王书林
王书林(1902—1983),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出身书香门第,父家驹(鸣卿),清末曾任福建古田、福清知县,1914年为温州中国银行经理。书林幼承庭训,勤读诗书。12岁考入清华预备学校,20岁后赴美深造,先后入维斯康辛、俄亥俄、哥伦比亚等大学,获教育学士及硕士学位。1926年8月回国,次年出
梅冷生
梅冷生(1895—1976),名雨清,字冷生,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民国初年毕业于浙江法政专科学堂。博学,善诗文。1920年在温创办《瓯海潮》周报;同年5月,与王毓英、夏承焘、陈仲陶等组织文学团体慎社,先后刊出文、诗、词录4册,后从瓯海道尹吴兴林鹍翔学词。次年在林支持下,重修积谷山下东
郑曼青
郑曼青(1902—1975),原名岳,字曼青,自号莲父,别署玉井山人,又号曼髯,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幼颖悟,从母张氏习诗书,过目成诵。10岁从汪香禅习画,14岁后画艺大进。1917年,到杭州,结识沈寐叟、马一浮、经子渊、楼辛壶等,相与研论诗、书、画。1920年到北京,因在报章与名士以诗唱和,
吴百亨
吴百亨(1894—1973),祖籍乐清,出生于永嘉县城(今温州鹿城区)。少时仅在教会崇真小学读过三年书,后去农村替人牧牛,做帮工。17岁到温州普益药房当学徒,刻苦自学调剂学、药理学和外文等,得到晚清进士陈幼农的赏识,招为女婿。婚后由陈家资助3000元,在五马街开办百亨药房。7年中,积累资金万余元。1
白仲英
白仲英(1892—1973),原名文埙,字仲英,以字行,祖籍平阳,生于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出身中医世家。父鹤洲,是《医方论注》作者,精通医理;大哥良玉和二哥文俊也都是中医师。受父兄熏陶和影响,年轻时就立志作一个名中医。故从东汉名医仲景和清代温热病学家王孟英两人名中各取一字为己字。年20岁开始行
林灵素
林灵素(?~1119),字通雯,本名灵噩,又字岁昌,北宋末永嘉县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人。初学佛,后学道,曾在温州华盖山筑通真庵,修真于应道观。时宋徽宗崇道教,他以方术得幸,被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在京城开封为建“上清宝篆宫”,各地皆建“神霄万寿宫”。他假天书、云篆,欺世惑众,每设大斋化钱数万缗。各
马公愚
马公愚(1893—1969),本名范,初字公驭,后改公禺、公愚,晚号冷翁,因其斋名“畊石簃”,故又署畊石簃主,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百里坊人。永嘉马氏,自清以来,以诗文、金石、书画传家凡二百年。曾祖昱中(解元出身)、祖父兰生(名元熙),均工诗文书画。公愚幼承家学,稍长曾师承瑞安孙诒让、究心周鼎秦权
林奕仙
林奕仙(1879—1969),名艮贵,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人。幼年从父学弈。清光绪十六年(1890),时年12岁,与当地高手陈笙作四局公开赛,三胜一平,称雄温州。15岁出游浙江、闽南各地所向披靡,誉满东南。1915年至上海,以压倒优势击败强手李志英,又与“扬州三杰”—王浩然、周焕文和张
叶溯中
叶溯中(1902—1964),名震,字溯中,幼名竹生,长以字行,出生于永嘉朔门打绳巷(今温州鹿城区)。幼习经史,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加入中国国民党。后历任上海暨南大学讲师、浙江省防军政治部主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常委。1931年,任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校长。1934年,任浙江省
徐赤文
徐赤文(1887—1963),名宗溥,以字行,永嘉城区(今鹿城区)人。早岁勤学,清宣统二年(1910)离家外出读书,1912年以官费考入北洋大学。1916年毕业,任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见习技师,历任华北水利委员会技正、正工程师兼水文课长。1934年,任山西滹沱河工程处主任工程师、技正兼测量组主任。其后
徐寄庼
徐寄庼(1882—1956),原名徐陈冕,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县学。二十九年进杭州两浙公学,次年东渡留学,初入东京弘文书院学日语,旋入山口高等商业学校,专习金融。三十一年夏返温,与黄群、吴钟镕一起向温处道童兆蓉建议成立温处学务分处,十月下旬始获学部批准,下
陈仲陶
陈仲陶(1895—1953),原名闳慧,字仲陶,别号剑庐,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父寿宸,光绪举人,喜诗。仲陶自幼聪慧好学,温州府中学堂毕业后,考取浙江高等学堂,在校受到国学教授、南社名诗人陈去病的指点,诗艺日精。毕业后回温州,先创办吉士小学,任校长,后被瓯海海关监督冒广生聘为秘书。公务
姜琦
姜琦(1886—1951),字伯韩,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得明治大学政治科学士学位。1915年夏回里,任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校长,1917年底离职。旋任南京高师教员、暨南学校教务主任。1919年秋,发起组织永嘉新学会,任于事长,发刊《会员录》及《新学报》
周守良
周守良(1892—1947),名邦新,字守良,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少颖异,曾就读明伦小学。民国初肄业上海复旦公学,后转北京大学商科。1919年毕业回温后,曾与姜琦等组织新学会,创办《新学报》,传播新文化。次年应黄群之邀,供职上海通易信托公司。不久被派送美国考察金融,人哥伦比亚大学攻读
刘廷芳
刘廷芳(1891—1947),字亶生,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少年就读温州艺文中学,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曾多次撰文于上海新闻报上,批评教会学校办学宗旨和管理措施不当,尤对西洋教士藐视中国文化深表愤慨,主张应延请教育专门人才为教会办学。后为金陵神学院教务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
黄群
黄群(1883—1945),初名冲,字旭初,后改溯初,因家居永嘉(今温州鹿城区)城北,自号朔门,原籍平阳郑楼。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赴杭,考入求是书院。在《新世界学报》发表《法律约言》、《法律与爱国性之关系》、《公利》、《秦汉后法律之变相》和《奴隶》等文。于三十年四月自费肄业于日本同文书院,因父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