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新集镇
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蚌埠市 > 五河县 > 新集镇主页
〖新集镇简介〗
五河县新集镇位于淮河北岸,五河县城南22公里,距蚌埠市52公里,内有306省道贯穿,南临淮河与凤阳相望,北接小圩,东连头铺,西与大新、皇庙接壤,全境东西宽13.5公里,南北长13.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1万亩,辖14个行政村(居),现有总有口5.2万人,驻地中心镇区划面积为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居民1.8万人,4500余户,城镇化水平为34.6%。新集镇是清末武秀才王新承领头兴建,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新集处在临淮关下游,苏皖-常有路过,各业商人云集,市场繁荣,因街道顺河面建,曾名顺河镇。1954年顺河镇被洪水冲毁,1956年改迁淮河堤北,恢复旧名——新集。解放后,新集一直是区、乡、镇政府所在地,集市贸易一直兴旺,是皖北地区农产品的重要集散之一,也是国家商品粮和生猪、草鸡养殖基地。1994年被列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0年被列为省195个重点扶持中心镇,促进了新集镇的全面快速发展,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7.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4亿元,企业总产值3亿元,财政总收入5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2840元,是镶嵌在淮河岸边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新集镇地处淮北平原东南部,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境内南有淮河,北有怀洪新河,沿两河可通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镇域地表、地下淡水资源丰富,水质优,适合工农业生产和人畜饮用。新集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为3206小时/年,日照率52-59%,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为900mm,年平均温度为14.7℃,年无霜期210天,季节风较为明显,境内土壤主要有潮土、棕壤、水稻土三个土类、5个土属。丰富自然资源和优良的气候环境,适宜于各类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以小麦、大豆、水稻、山芋、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油菜、果蔬为主,全镇现已形成5万亩优质小麦、3万亩优质大豆、2万亩优质稻、万亩优质山芋、玉米和沿淮千亩优质蔬菜五大生产基地,全年粮食总产4万余吨,畜禽主要品种有猪、牛、鸡、鸭、鹅,现已形成。
〖新集镇特产〗
沱湖螃蟹
沱湖螃蟹产于安徽省五河县沱湖乡,沱湖生产的清水大闸蟹选用正宗的长江系中华绒鳌蟹苗,水草茂盛、清洁无污的沱湖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丰富的小鱼虾、螺狮等天然水生物是其食之不竭的饵料,沱湖螃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具有膏丰肉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
烧饼夹里脊
烧饼夹里脊,安徽蚌埠特产,起于引车卖浆之流,不登大雅之堂。但确实受到了大量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的追捧,几乎所有的蚌埠人都吃过,它的制作方法如下: 1、用和好的面烤制出圆形的几块烧饼(一般是买两块),或者用油酥烧饼的制法,一定要有葱和芝麻; 2、要用上好的里脊,切成片状,不可太厚,不然不入味。切,最
吉祥饼
吉祥饼俗称绿豆饼,是筛选淮北大绿豆,经浸泡、去壳、拐糊、淋糊、摊烙、荫晾等多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其烹调方法多样,可炒、可烧、可炸、可入汤,可做配菜佐料,亦可做主菜下饭,更加饭菜相兼。它是素菜荤做,配以大油、大火、大辣,其色金黄,视之诱人;其形玲珑,望之悦目;其香扑鼻,嗅之开胃;其味独特,食之快意。
五河白玉贡米
五河白玉贡米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的特产。“汉白玉贡”系列大米品种有西光米、协优米、粳米、香粳米、糯米等,产品晶莹剔透,晚如珍珠白玉,煮熟后亮丽糯口,清香四溢,食之香甜,粘而不腻,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喜爱,为蚌埠市名牌农产品和国家人证的“绿色食品”,被中国名牌协会授予“中国著名品牌”。古“白玉贡米”主
沱湖红心鸭蛋
沱湖红心鸭蛋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的特产。五河沱湖鸭以湖内的小鱼小虾为食,所产鸭蛋皮脆,蛋黄大、油足、心红,营养丰富。五河滩涂广阔,年饲养媒鸭、麻鸭150万只左右,年产鸭蛋20000多万枚。五河蛋鸭以沱湖为最,沱湖鸭以湖内的小鱼小虾为食,所产鸭蛋皮脆,蛋黄大、油足、心红,营养丰富,目前上市的沱湖盒
沱湖风味鱼
沱湖风味鱼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的特产。五河沱湖风味鱼以传统渔家风味为主,辅以多种中草药保健配方,味道独特,美味、食疗保健功效俱佳。沱湖是皖北最大的无污染淡水湖,面积10万多亩,沱湖岸线曲折,芦苇丛生、菱藕连片,水质清新无污染,以盛产鱼虾蟹而闻名皖北,是蚌埠市菜篮子基地。以螃蟹为主的沱湖水产品获有
〖新集镇景点〗
九和收藏馆
景点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九和收藏馆门票信息:欣欣票价:10元起(省10元)。60周岁以上老年人、革命军人、残疾人、青少年学生持本人有效证件免票。开放时间:08:30-17:00交通指南:公交路线:蚌埠做五蚌专线抵达终点站五河县,下车后步行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九和收藏馆。 简介:蚌埠市五河县九
蚌埠锥子山
景点地址:蚌埠市东郊门票信息:电话咨询简介: 锥子山森林公园位于蚌埠市东郊,合蚌公路南侧。锥子山是其主体,最高峰海拔97米,有东西二峰。一说东峰原有一自然巨石,形状如锥,故名锥子山。又说西峰原有东汉时期所建九层玲珑塔一座,远望此塔如锥耸天,因此得名。汉代时曾建有栖岩寺,隋唐时毁于兵燹,后虽经多次修
蚌埠荆涂山
景点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门票信息:电话咨询简介: 荆涂山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怀远县境内,风景区因大禹治水、禹会诸侯、娶妻生子的历史故事而闻名。景区内著名景点有禹王宫、白乳泉、卞和洞、望淮楼、灵泉、圣泉、台桑及农家乐禾泉农庄等。 主要景点:涂山、系马石、旷览石、卧仙石、台桑、启母石、圣
蚌埠龙子湖
景点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郊门票信息:电话咨询简介: 龙子湖风景区座落于蚌埠市东郊,主要由龙湖、曹山、雪华山、西芦山及锥子山组成,大体呈三山夹一湖的独特地貌。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龙子湖风景区青山碧水相连,湖岸曲折多变,水面纵深开阔,绝壁怪岩裸露,既有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又有韵味无
甜馨真人密室逃脱
景点地址:安徽蚌埠龙子湖区东海大道与汤和路交叉口湖光小区1号楼1单元601室(近绿地国际花都)门票信息:35元起开放时间:10:00--21:00交通指南:自驾:合肥:合肥绕城高速——蚌合高速——蚌淮高速——合徐高速——汤和路 简介: 甜馨真人密室是安徽最大最专业的连锁密室逃脱运营商,也是安徽唯一
博士蛙宝贝
景点地址:蚌山区中荣街82号门票信息:13元起开放时间:09:00--19:00(周一至周五);09:00--20:00(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交通指南:自驾:合肥:蚌合高速——蚌淮高速——合徐高速——蚌埠北——中荣街宿州:合徐高速——蚌埠北——中荣街阜阳:济广高速——蚌宁高速——蚌固路——中荣街淮
〖新集镇人物〗
张本科
张本科,1914年9月出生,安徽省霍山县戴家河乡张家洼村人。曾用名马平。1931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张本科历任战士、连指导员、副股长、连长、营长、团副参谋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兼参谋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本科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至五次反
黄友端
黄友端,1915年生,安徽省霍山县人,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1月参加红军,1935年3月参加长征,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月鄂豫皖红军11师32团1营勤务兵。1933年4月红四方面军司令部电话总队电话兵。抗战时期,先后任军委三局通信连班长、陕甘宁边区警备五团通信排长兼技师、
汪凌汉
汪凌汉(1896年~1959),名明甫,字少潭,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出生在诸佛庵乡七里冲(原名漆榔冲)村。自幼聪敏过人,6岁起读了10年私塾,后又从师学医,学成后一面义务为乡邻治病,一面倡导办学,自任教员,培育家乡子弟,深受乡邻称道,为求深造,在医病、育人之余,刻苦研读文史哲学。在近30
何琦
何琦(292之前-373之前),字万伦,东晋庐江灊县(今霍山县)人,晋代三国论作者,其本是一个好古博学之士。可是为恐对母亲供养不适,就勉强当了一名县令。后来母亲去逝,他说:“所以仕者,实博利禄以供亲耳。今亲已卒,复何求焉。”于是罢官归野,耽玩典籍,以琴书自娱,成为一代高士,同时他的孝行也传诵千古。
何求
何求(434~489),字子有。南朝宋庐江潜县(今霍山)人。何尚之孙。元嘉末年(453)曾为文帝挽郎,历官太子洗马、丹阳郡丞、太子中舍人等。与其弟点、胤均为当时知名学者。因其父有疯疾,无故害妻,坐法而死。父母双亡后,兄弟三人皆无宦情,隐居不仕,终身从事于教授生徒和学术研究。曾隐居吴郡、南涧寺、虎丘山
何点
何点(437—504),字子晳。南朝梁庐江灊县(今霍山)人。何尚之孙,何铄子。11岁时,因其父患有疯疾,无故害妻,坐法而死。遂绝婚娶、宦情而隐逸,号“游侠处士”。博览群书,精通儒学,宋、齐、梁三朝相继多次征召,均辞之。信佛学,好文学,与孔稚珪、张融等为莫逆友,曾识拔丘迟、江淹。与兄求、弟胤皆为当世名
唐虞卿
唐虞卿(1917—1940),又名宏荣。1925年,入塾读书。1933年,入千笠寺枣树坪初级小学。1934年,入霍山县高级小学。1935年,入合肥正谊中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合肥沦陷,他遂返回家乡,在千笠寺小学教书。1938年夏,参加抗日工作团。1939年,调任县动委会干事兼《霍山日报》
杜起鹤
杜起鹤(1899—1959)字云卿,霍山县太平畈乡高山铺人。自14岁起,从其父杜复育学医,迄其殁,临床40余年,举凡安徽之霍山、金寨、岳西、太湖,湖北之英山、罗田、浠水,方圆500余里之崇山峻岭,穷乡僻壤,莫不留有杜起鹤救死扶伤之足迹;以其精湛之医术,高尚之医德,力起沉疴,愈人痼疾者,诚不可胜数。杜
何胤
何胤(446年—531年),字子季,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县)人,何点弟。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卒于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年八十六岁。好学,从刘献受易及礼记、毛诗,又入锺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起家齐秘书郎,出为建安太守。后入为太子中庶子,撰新礼。阴帝时,入山隐居以终。胤注百-一卷,十二门论一卷,周易
何桢
何桢(约220—289年间在世),字元幹,西晋庐江灊县(今霍山县)人。魏晋之臣,历任魏国弘农太守、幽州刺史、廷尉。入晋后任尚书、光禄大夫,与羊祜为莫逆之交。泰始八年(272年),曾任监军,征讨匈奴刘猛,多次获胜。有文学器干,时以文学著称。著有《许都赋》及文集5卷行于世。
何法倪
何法倪(339—404),晋穆帝司马聃的皇后,庐江灊县(今霍山)人。父何准为散骑侍郎,伯父何充官骠骑将军,族父何琦曾为太尉参军,外祖父孔夷为侍中、关内侯。其父何准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爵晋兴县侯。升平元年(357年)八月,法倪被立为皇后。何皇后青年守寡,又没有儿子。孤苦一人居住永安宫。晋哀帝即位后尊
何佟之
何佟之(449-502年),字士威,南朝梁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人。祖父何劭之,仕宋为员外散骑常侍。父何歆,在齐为奉朝请。佟之自幼好学《三礼》、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钻研经籍,手不释卷,所读《礼》论三百篇,都能大致背出。深受长于校勘古籍的尚书令王俭所推重,起为扬州从事,升为尚书祠部郎。齐明帝建武中,“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