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黄辛庄村
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房山区 > 拱辰街道 > 黄辛庄村主页
〖黄辛庄村简介〗
黄辛庄村明已成村。相传因明代皇亲于此设立庄田得名,原名皇亲庄,后谐音更名为黄辛庄或黄新庄,位于良乡东北部,东南邻吴店,东北1.8公里是哑叭河,西南1公里为渔儿沟,北1.5公里至房山区与丰台区分界线;村民均为汉族,先祖从何迁此定居,无考。据现居村内几大姓氏族谱记载和祖先传说,闫氏、高氏为明末清初自山西洪桐大槐树迁至此,于氏为山东移民。村址地处山前平原,海拔45.4米,主街东西向,主产小麦、玉米、杂粮。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历代良乡地区物杰、粮丰之村落。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修建行宫一座,宫内占地40亩,坐北朝南,由三层殿亭组成,建筑宏伟,松柏参天,大殿保留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几经改造后,行宫后花园,假山和几十株松柏尚存,其中最大一棵松树直径需五六个人合围,树冠之大,半亩有余,稍遇微风,松涛之声绵延数里相闻。黄辛庄行宫是良乡地区著名古迹之一,属区级文化保存单位,该行宫是清皇帝由北京去易县谒陵途中第一座行宫,往返皆下榻于此。皇差大道傍村南而过,道宽三丈六尺,路旁每隔二里设水井一座,用于皇帝钦至时黄土铺路、净水泼街、以示神圣。据传建造故宫所用巨型汉白玉石料的运输,亦靠此路在寒冬时节泼水结冰从房山石窝运至京城。黄辛庄行宫是研究清史的实物资料。该村由于建村较早,是良乡地区历代人口大村,村风淳朴,崇文尚武,清末民国初期即有私塾学堂,民国期间设立初级小学。解放后,一九五六年建立高级小学,如今黄辛庄学校已成为集小学、初中为一体,师资雄厚、设备齐全的现代化九年一贯制学校,村民子女大都就读于此。黄辛庄龙灯会、少林会兴起清末民初,盛极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今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村历史上也曾多次经历重大自然灾害,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水灾,1955年洪水过后,又蝗虫成灾,村民抵御水患,修建田埂,人工修河。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村内房屋遭受轻微破坏。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黄辛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黄辛庄已成为房山新城良乡组团的一部分,已成为城市中的农村,黄辛庄现已看不到农耕社会的痕迹,正步入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黄辛庄现有常住人口近三千人,流动人口近千人,其中户籍人口2963人,农业人口1861人,旧村驻民已有半数以上拆迁住楼,黄辛庄住宅小区(东里)已基本建成。不久的将来,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宜人的新黄辛庄即将建成。黄辛庄村附近有石花洞风景名胜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房山云居寺·石经山、七渡花果山、房山十渡等旅游景点。有房山磨盘柿、北京补花、张坊磨盘柿、金北联红小豆、甜酱黑菜等特产。
〖黄辛庄村特产〗
北京特色小吃双麻
原料:[面粉][干面][白糖][饴糖][白油][桂花][碳酸氢铵][芝麻仁]掌故说明: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形状扁圆,色泽浅棕色,口感酥脆香甜,具有芝麻桂花香味。制作方法:用水将糖化开,加入饴糖、碳酸氢铵、白油、面粉和桂花等辅料,边加边搅拌均匀;将和好的面擀成5毫米的薄片,用直径为7厘米的铁圆切成圆形半
北京当地小吃双麻
原料:[面粉][干面][白糖][饴糖][白油][桂花][碳酸氢铵][芝麻仁]掌故说明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形状扁圆,色泽浅棕色,口感酥脆香甜,具有芝麻桂花香味。制作方法用水将糖化开,加入饴糖、碳酸氢铵、白油、面粉和桂花等辅料,边加边搅拌均匀;将和好的面擀成5毫米的薄片,用直径为7厘米的铁圆切成圆形半成品
京绣
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统称为京绣,在明清时期多用于宫廷装饰和服饰,因此又称宫绣。它选料精当贵重,且色彩绚丽、样式高雅,处处体现雍容高贵的皇家气派和尊严,这在中国绣品中是独一无二的。
良乡板栗
介绍:良乡板栗,因板栗的集散地在良乡而得名,又因原产地在房山一带,故也叫房山板栗。板栗个小,壳薄易剥,果肉细,含糖量高,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品。壳薄易剥,既可生食,也可做成糖炒栗子、五香栗子、栗羊羹、栗粉及做为糕点、佳肴的佐料。现除房山外,怀柔、密云、昌平、平谷等地也生产板栗。良乡板栗早在2000多年以
张坊镇磨盘柿
介绍:张坊镇距北京 78公里,古镇张坊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是京郊西南地区的旅游胜S地。张坊镇磨盘柿的发展史已有600多年,1989年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批准为“磨盘柿生产基地”,目前,全镇已累计发展柿树30万株,万亩磨盘柿基地已初具规模。磨
房山特色八八席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尤其是在乡村,有许多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鲜为人知。 腾马大酒店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白草畔自然风景区内的四马台村,属边远山区,在这里婚丧嫁娶,最讲究的是“八八席”。下面就八八席的特色做一
〖黄辛庄村景点〗
北京十渡风景名胜区
十渡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北方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也是北京西山以岩溶峰林和深切河谷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素有“自然空调、天然氧舱”之称。十渡面积为213平方公里,区内山奇水秀,谷壁峭立,峰林叠翠、石美潭深、景致幽胜,整体清幽俊雅,河滩做伴,傍偎青山,显得格外清秀,独具一格;其以山水风光为主,主要有
北京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房山区境内,2014年公园官网显示,主峰海拔高为860米,总面积为340公顷,森林覆盖率90%以上,植物种类达625种,其中有20个变种或变型,其中有中国特有的独根草、青檀、蚂蚱腿子、知母等植物,有银杏、省沽油等珍稀植物。上方山具有2000年的佛教文化历史,是一座集自然、佛
圣莲山旅游度假区
圣莲山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西北,因整个山体酷似一片片莲花瓣而得名,又因其优异的植被、奥妙的地质奇观被称为“京都第一奇山”。圣莲山旅游度假区自然风光集雄、险、奥、绝、秀于一体,素有京西小五岳之美誉,是一处集历史文化遗产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景区。圣莲山风景区面积28平方公里,由南天门一峰分为两院,佛
青龙湖水上游乐园
青龙湖水上游乐园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京郊房山区境内青龙湖镇,距京港澳高速公路入口仅7公里,距北京城中心天安门仅37公里,从市中心驱车40分钟即到。景区倚丘陵山地,面向平原,岸线曲折,多支沟,既有开阔的主体水面,又有相对封闭的幽静的小水面,成为不同旅游功能区的天然围屏。春夏季湖面上有成群的野鸭和大
房山常乐寺
房山常乐寺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常乐寺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常乐寺村,坐落于明代司礼太监王安庞大的墓地中,地域开阔,有林有园。始建于辽寿昌年间,现在的建筑是明代重建的。明代重建的常乐寺有四重殿宇,前有山门,四周有院墙。清民国曾进行过修缮。现存东西山门两进殿宇,东、西、北三侧围墙。坐北朝南。占地约9000
庄公院
庄公院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庄公院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周口店镇娄子水村,始建于辽代,始建时名超化寺。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三十六年由道人王太定主持修建的,占地约7000平方米。正殿为一上下两层阁楼,高约10米左右,有三个圆形拱门,雕有龙凤图案纹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上层为娘娘庙,木结构建筑三间;下
〖黄辛庄村人物〗
陈泽南
陈泽南,名廷香,1895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长阳县流溪金羊坪村一个中等富裕家庭。家中有百余亩土地出租,父亲陈敬之是当地较有名气的教书先生,为人正直。陈泽南幼时随父攻读四书五经等。辛亥革命后,进入县立高小读书,后又到宜昌彝陵中学就读。陈泽南有兄弟三人,都先后到宜昌求学。当时,国内军阀割据,同时,外有帝国
姜梦雄
姜梦雄,名家楷,化名吕镇华,土家族,1907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长阳县土家山寨。姜梦雄幼时随父念书,后于县立高等学校毕业。姜梦雄少年时就为人正直,同情穷苦百姓,乐与贫苦子女交朋友,常将笔、墨、纸张送给没有文具的同学,甚至节省自己的零花钱接济困难的学生买书本,同学们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1925年,姜梦雄
田靖武
田靖武,字庆光,又名进武,土家族,1901年2月生于湖北省长阳县。其父田凤藻,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部试探农科举人,官职于北京,居住在武昌,因为公务及其他活动常奔波于北京与武汉之间。田靖武在这书香门第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幼年岁月。辛亥革命后,田靖武随母离汉回到故乡长阳,先后在长阳县立高等小学堂和宜昌商业
刘发英
刘发英,女,土家族,1970年3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长。从2005年开始,刘发英以“英子姐姐”为网名开展网络助学,并首创全透明的“一对一”网络助学模式,搭建起网络公益的信义桥梁。起初,她满怀爱心,却遭遇质疑,但她不改初衷,用12年的执着与真诚书写了一段网络助学诚信传奇。
刘汉卿
刘汉卿(1910~1935),又名刘兴让,湖北省长阳县麻池水竹园刘家坡人。中共党员,曾任鄂川边红军独立团团长。1930年在江湖加入红军队伍,1931年随-移到鹤峰,任红三军特务队第三分队队长。1933年12月下旬,红三军攻打黔江,在同川军的战斗中,有60余名战士身负重伤。红三军将伤员安置在咸丰活龙坪
李竹林
李竹林(1906—1943),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兵站部少将参谋长。字华浓。1906年出生在湖北长阳县巴山长滩一个土家族家庭。早年离家外出学徒。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步科。毕业后,历任南京军校第九、第十期军事教官、武汉分校教育处步兵科军学研究委员兼主任教官。曾任某师独立机枪连连长。1937
邓超予
邓超予,别名予美人、超予公主,歌唱家、诗人,6月16日出生于湖北长阳,土家族。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参加由中国文化部等主办的"艺术中国·第三届全国艺术新人评选活动",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声乐类金奖。同年10月发行了一首具有土家文化风味的歌曲《跳春光》。2011年6月18日,参加在国
黎化南
黎化南(1909—1978)湖北省长阳县人。一九二八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长阳游击队中队长,红三军第七师特务大队排长。师司令部副官、管理科科长,红二方面军司令部第四科科长,独立第一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副官主任、旅供给部部长,
习久兰
习久兰 (1931~1979)湖北长阳人。历任生产大队、公社干部。1952年起从事业余创作,用民歌、小调等形式歌颂共产党和毛泽东。1964年出席青年业余作者大会。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夫峰岭,牛背窝》、《三闯峰岩堵》、《英雄大战壁架山》、《大山里的歌》、《赶五
周立荣
周立荣 (1963~)土家族。湖北长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系文化艺术管理专业。1980年参加工作,曾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体局副局长、文联主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等。现任宜昌市文联三峡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支部书记。宜昌市作协副主席,市政协第三、四届委员。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
陈登山
陈登山(1859—1935年),字芷臬,今湖北省长阳自治县平洛西坡人,系南京临时政府法官。陈登山共有兄弟九人,因其排行第六,人们素称陈六先生或陈家六爷。陈家世代以务农为生,陈登山幼时进入私塾学习,青少年时期求学于省城武汉,考取廪生。清光绪年间张之洞主政湖北,陈登山被派东渡日本,进入日本政法大学学习。
温新阶
温新阶 (1955~)土家族。湖北长阳人。大学文化程度。先后担任过初中校长、中专校长。现在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任职,2003年当选湖北省宜昌市作协副主席。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小雨中的回忆》、《红磨坊》、《他乡故乡》、《昨日的风铃》,小说集《黑巷》、《唐朝女
『黄辛庄村』信息
地区名称:黄辛庄村 长途区号:010 区划代码:110111011207 邮政编码:102488 车牌号码:京 行政级别:村
〖黄辛庄村网点〗
〖黄辛庄村资讯〗
【北京夜景】北京十大夜游景点 北京十大最美夜景 北京著名夜游景点推荐北京十大地标建筑 北京十大城市新地标 最能代表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北京十大亲子游的景点 北京适合带孩子玩的地方 北京亲子游玩去处北京十大百年老字号饭庄 北京老字号饭庄有哪些 京城10大老字号美食北京十大名山排名 北京名山排名榜 北京有名山峰北京十大美食街 北京小吃街哪里最地道 北京吃货最喜欢去逛的美食街北京十大著名旅游景点排行榜 北京最有名的旅游胜地有哪些北京十大最适合中老年人去的景点 北京中老年人旅游景点推荐
『黄辛庄村』周边地区
『黄辛庄村』同名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