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溪乡人物
张瑞荣
张瑞荣(1893-1934),福建省归化县(今明溪县)雪峰镇人。1931年6月参加革命,在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组织粮食物资支援红军。当时,敌人严密-苏区,驻守归化的红军部队一时粮食供需紧张,他带领村民星夜赶到盖洋、常坪一带买谷砻米,并巧妙地挑回县城,保障红军的供给。1933年7月任县苏维埃政府西北办
惠利夫人莘七娘
惠利夫人俗名莘七娘,五代时人,落籍明溪,生卒年不详。莘七娘少时知文达理,且通医术,后随丈夫征战,转战至明溪雪峰镇(今城关镇)时,丈夫不幸病亡,她寄居该地,陪伴丈夫亡灵。当时,明溪贫困落后,她为民众治病,死后亦葬在明溪。南宋时,有一位过客在明溪巡检司驿馆借宿,馆边正是七娘葬处,他有感于莘七娘的身世,在
王水源
王水源,今胡坊镇福西村人,民国31年(1942年)生。原姓张,因舅父无男孩,9岁改继姓王。王水源从小勤劳好学,放学后白天帮家里放牛、砍柴,晚上温习功课。1953年,他考入三明一中高中。1961年高中毕业后在家乡福西小学任民办教师。1972年,经县考核合格转为公办小学教师。他教的语文曾连续3年在学区统
曾绍棋
曾绍棋,字梓墉,民国28年(1939年)7月生于今盖洋镇大坑村一个雇农家庭。幼年聪明好学,在学校成绩优异,因家境贫寒,至初中二年级就辍学。1956年2月,绍棋参加工作在盖洋区公所当文书兼会计。195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福州军区机关当通迅员。因工作表现突出,被派往国家军事学院深造。他入伍后,
柳惠安
柳惠安,民国27年(1938年)生于晋江县梅港乡梅村。1962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农学系。为支援山区,分配到明溪县胡坊公社农技站工作。1965年任胡坊农技站站长。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7月调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任副所长。1980年为县第一届政协委员。1981年12月,授为农艺师并当选为县
黄国清
黄国清,城关乡下汴村人。民国24年(1935年)7月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仅读过3年私塾,小时候在家看牛和种田。1950年,他16岁担任村民兵队长,团支部书记。由于他在土改工作中立场坚定,诚实积极,1952年5月被转为国家干部。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是担任三明县农械厂雪峰分厂厂长,后调县委机关
邹福海
邹福海,民国23年(1934年)生,原籍上杭县古田乡,祖父由上杭迁至今胡坊镇胡坊村定居,种田兼开酒店。因家庭贫困,福海读了二年小学便辍学。1957年,福海在胡坊眉溪伐木场当检尺员,他机灵聪明又肯干,受领导赞赏,1958年胡坊公社送他到三明水电培训班学习。由于文化基础差,福海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
陈火恒
陈火恒,民国22年(1933年)生,今夏坊乡李家村人,高小文化,曾任夏坊乡李沂大队革委会委员、文书、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陈火恒忠于革命事业,处处关心别人。1950年剿匪反霸中荣立二等功;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他在李沂率先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建筑家乡水坝时,他抢重活难活干,开山取石,火恒身体多处负伤
周贤政
周贤政,原名水生,祖籍今枫溪乡官坊村人。民国22年(1933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家。初中文化。1955年2月在农村加入中-组织。同年5月脱产参加工作。在农村工作期间,他虽然左脚残废,但仍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空余时间帮助五保户、穷苦农家修房检漏、修理农具和解决具体困难。1961年正处国
刘世和
刘世和,民国19年(1930年),生于安徽省定远县德胜乡墩子刘村一个贫苦农家。民国34年刘参加新四军。民国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曾离职参加福建师范学院附设工农速成班学习,由于学习刻苦,刘的文化程度达初中水平。解放战争时,在山东孟家庄和莱阳战争中两次荣立三等功。在25军军政大学学习时,又因
何炳家
何炳家,台湾省新竹县红毛乡山崎车站人。民国15年(1926年)12月生。10岁进小学念书,民国33年在台湾日本海军设施部当杂工。民国35年,在国民党部队中服役。民国36年1月,在山东鱼台县解放时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十八军五十二师司令部山炮连当鞍工。在人民军队的革命熔炉里锻炼,他进步很快,从战
彭生香
彭生香,又名道生,祖籍江西省雩都县。民国14年(1925年)生于明溪城关一铁匠家。少年丧父,靠母亲节衣缩食培养上学。他自己在课余、假期,走街串巷为人补锅、磨剪赚些零用钱,勤俭苦读到高中毕业。民国37年,正值国民党政局动荡,物价飞涨,金圆券贬值,学校里的学生用纸币买不到饭吃,生香发动学生与学校斗争,迫
梁有清
梁有清,民国12年(1923年)生,今瀚仙镇石珩村人,小学肄业,一生务农。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复员回乡,历任石珩大队民兵队长、文书、生产队长、副业队长,1974年11月调任石珩大队鱼场场长。60年代,明溪县尚无孵化草鱼苗技术,草鱼苗都是由江西九江市购进。60年代中期,闽南进行人工
揭尚士
揭尚士,原名德坤。民国9年(1920年)生于一佃农家庭,今瀚仙镇瀚溪村人。为逃避国民党征兵,他改名尚生,出外谋生。被人发觉后,又改名尚士。民国26年,尚士18岁被抓丁。翌年秋,他不堪教官-,在一次大雾迷濛的清晨操练时,与同伴一起打死教官和哨兵逃离军营。他辗转潜回老家山中,后又逃到沙溪洋坊村及-村矮朱
张福泰
张福泰,又名晓光,东岩。民国7年(1918年)生于山东省临沭第一区西山前农家。初中文化。民国32年8月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加工作。1951年4月,他随南下服务团到福建,参加土改工作,同年7月调至明溪。先后任明溪县第三区区委书记、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工交部长、农业局长、雪峰公社-、明溪县副
刘曼芸
刘曼芸,女,原名藻秀,曾化名赵兰英、刘健云。民国5年(1916年)生于长汀县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婚后随夫入籍明溪雪峰镇。她在省立长汀新桥乡村师范读书时,因受教师王仰颜、黄履忠、兰少华、王雨生、阙静潮诸师长(均是中共地下党员)的思想熏陶,积极参加长汀全县反对何雨农(教育厅督学、兼省立长汀七中校长,-骨
李继尧
李继尧,字经邦,号治安。民国元年(1912年)生于盖洋镇温庄村农家。5岁父亲去世,两代孀居,由祖母和母亲纺织耕作共同抚养。因家庭经济困难,小学毕业后无力升学,在家耕田。至民国17年才入归化县立培英初级中学读书,19岁毕业。民国23年,土匪蜂起;乡里组织民团训练,他有组织能力,又身材魁梧,成为民团中的
杨芳
杨芳,宣统三年(1911年)生,雪峰镇人,中-员,曾任红军某部连长。父亲杨井生是肩挑小贩,全家节衣缩食培养杨芳读书;民国17年(1928年)他小学毕业后考取长汀新桥乡村师范,在读师范一年级时,受进步老师阙荣兴的教育感染,思想倾向革命,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进步活动。民国18年红军由江西进入长汀,进步
邱惠莲
邱惠莲(1915-1934),民国4年生,文澜的胞妹,受文澜的进步思想影响,并经常翻阅其兄的进步书刊,对封建社会十分不满,向往革命。小学毕业后,投身革命,参加共青团组织。民国21年春,由于反对家中包办婚姻,邱惠莲到城关加入宁清归游击队,转战于永、清、连、归4县边界。当年冬,惠莲被派往长汀古城区苏维埃
邱文澜
邱文澜,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于今盖洋镇大坑村一个农民家庭。民国17年(1928年)升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就读。受老师黄仰颜、黄履忠、阙荣兴、兰少华等进步言行薰染,又经常阅读《行军日记》、《拓荒者》、《创造》等进步书刊,眼界逐步开阔,思想认识有所提高,爱憎分明,对旧社会十分不满。邱在学生时代,目
蔡福钦
蔡福钦,明溪县早期共产党员之一,雪峰镇城西村人。宣统二年(1910年)出生于一个清朝监生家庭。民国17年(1928年)在长汀新桥乡村师范读书时加入共青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年冬在闽西参加工农红军,任红军某部连指导员,带领部队转战闽西各地。民国20年7月随红军回到归化。在红军部队的协助下,成
揭贤士
揭贤士,字德孚,龟山乡(今瀚仙镇)龙湖村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私立福建中学。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民国15年揭贤士参加了国民党组织。当时国民党实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他受共产党的影响,思想倾向进步。当年,他任国民党长汀县临时筹备处指导
李鑫书
李鑫书,城关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父亲李本谦是个穷秀才,鑫书幼年受父亲启蒙,粗通文字,为人忠诚老实。因家庭贫穷,少年在京果店、糕饼店当学徒,学成后无力自行开业。为了生活,经人介绍先后到到县图书馆当馆丁,新民小学当校工。民国18~19年(1929~1930年),以邱文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
胡邦宪
胡邦宪,原名允恭,又名克波、萍舟,安徽省寿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早年留学日本,民国12年(1923年)秋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前,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从事地下斗争。民国21年因受“左”倾冒险主义的排挤与党失去联系。此后,他参加反蒋抗日福建事变,再度来福建谋职。民国27年
陈德元
陈德元,乳名万和,字位初,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城关东门外人。福建省立第一师范本科毕业。国民党员。民国24年(1935年)加入复兴社担任组长。民国31年,加入福建省政府调查室为通讯员。民国23年以前,历任县第一小学校长、县府秘书、教育局长、视学等职。民国23年10月,他任县保卫团秘书,在
杨本松
杨本松(1899-1934),瀚仙镇岩里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元月出生。婚后不久丧偶,因无力再娶,便拖着4岁的儿子到城关打短工、卖柴艰苦度日。民国20年(1931年)夏,归化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杨本松见到中央红军配合当地群众轰轰烈烈打土豪、分田地给穷人,满心欢喜。后来他又经常听县委书记
叶大增
叶大增,字舒青,又名恩玉。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明溪城关乡人。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一中学、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回县后任归化县高等小学教员,被社会誉为新派青年,曾参加轰动全县的轰打消防局,赶走消防局长,取销归化县的鸟铳捐的斗争。民国16年(1927年)2月,参加县内进步人士组织的发动城关师生-、
廖新增
廖新增(1893-1934),县城西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家贫,父亲早逝,靠母亲做粉条卖点心养家糊口。新增青年时代以挑担、卖柴为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进驻明溪城,他发动群众,组织食盐等物资供给军需,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民国22年(1933年)7月,彭德怀率领的东方军解放明溪城,
谢东章
谢东章(1885-1934),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溪口乡(今沙溪乡)洪水坑村,因家贫,幼年送给龟山乡(今瀚仙镇龙湖村)下坑塘村谢发根为养子。他从小看到父辈受有钱有势的人欺侮、剥削,对黑暗社会现实怀着强烈的仇恨。东章中年外出做工,娶妻后回下坑塘村。虽然夫妻常年辛勤劳动,但到青黄不接时仍无米
叶挺瑞
叶挺瑞,字尧阶,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城关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其父到汉口经营烟丝,他随父去汉口。挺瑞在基督教会办的汉口博学书院就读,成绩优异,英语尤为突出。毕业后在汉口邮局任邮务员。由于业务熟练,工作勤恳,民国22年(1933年)升为邮务官。此后,历任辽宁营口一等邮局局长,湖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