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康美镇赤岭村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南安市 > 康美镇 > 赤岭村主页
〖赤岭村简介〗
赤岭村位于康美镇政府驻地南1公里处,地处晋江支流东溪东畔,康美镇政府办公大楼及闽南科技学院的对面康美大桥边,东临葵山,西临东溪,南与福铁村接壤,北与园内村毗连,距著名风景区雪峰寺只有二公里多。东临省道307线,西临南洪公路,307复线福芸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距泉州、南安二市市区约10公里,处于泉州市经济半小时圈内。赤岭村委会设在赤岭。聚落分布在尖山北麓盆地上。由赤岭、中埔头、池后、东渲、古长寨5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人口数1096户,总人口3842人。有耕地面积1283亩,山地80亩。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小麦、甘薯等。果树有龙眼、桃子等。域内有碾米厂、赤岭小学、医疗所、电灌站等。赤岭村委会以驻地而得此名。1949年解放后与园内同属梅成乡。1963年自立赤岭大队。1984年为康美乡赤岭村委会。1988年为康美镇赤岭村委会。赤岭村现尚有明末清初的多处古建筑,其中以中埔头自然村的古大厝较为著名。该大厝始建于明末,古香古色,雕梁画栋,三落二护后有梳装楼,当时百人同居一宅。此外还有赤岭自然村的古大厝,依山势而建,气势十分壮观。赤岭村民风淳朴,人文幽雅,政通人和,环境优美。改革开放以来,有多家企业入驻赤岭村,解决了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发展了赤岭村经济,美化了村容村貌。*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赤岭村附近有雪峰寺、福铁都督墓、凤山寺、南安郑成功纪念馆、灵应风景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蓬华芥菜、泉州龙眼、曙光甘薯、南安石亭绿、石亭绿茶等特产。
〖赤岭村特产〗
泉州龙眼
泉州枕山面海,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具有龙眼生长所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是龙眼栽培最适宜区和发祥地。已有1700多年的龙眼栽培历史,泉州特产龙眼干是丝绸销往海外主要商品之一。闽南沿海丘陵平原分布最广的土壤为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土壤酸性较强,适宜龙眼种植。种植出的龙眼果肉淡白色,明如凝脂,晶莹润泽
洪濑鸡爪
洪濑鸡爪,是福建省闽南地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洪濑镇。洪濑鸡爪在选材上要求很高,鸡爪须个个白嫩,没有一点点黑茧子,采用几十种名贵天然中草药材,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导入香卤、辣卤等现代卤味理论,运用纯熟技术和先进设备精制。这道看似平凡的小吃,背后却有一套严谨的制作工艺。
蓬华芥菜
南安市蓬华高山蔬菜种植协会不是所有的芥菜都能称为蓬华芥菜,只有土生土长的蓬华黑芥菜才能称为蓬华芥菜。对于蓬华芥菜,蓬华人都有着这份自信和感情。说起蓬华芥菜,大家可能都知道“蓬华芥菜胜解元”这一传说。话说清朝光绪九年冬,丰州解元黄贻楫到蓬华华美村华美桥题字后,吃了一顿芥菜宴,便
日腾手工面线
说起面线,南安人并不陌生,每天早晨,桌上那一碗浓浓的面线煳,无疑是打开一天新生活最重要的美味。切入大肠或是醋肉,再撒上些葱花,一碗氤氲香气的美味蒸腾而出。闽南人的制作手艺与众不同,千万缕细长的面线,便可成为餐桌上最动人的美味和记忆。乐峰镇制作面线的历史到底有多长,潘招扬并不清楚,只是闽南一带一直流传
南安太同红腐乳
南安太同红腐乳:其外表鲜红,质地软嫩细腻,鲜、甜、咸适度,有酒、脂芳香。
洪赖鸡爪
这道小吃是泉州南安的特色,具体制作方法据说是秘密,绝对美味,皮特Q,味道除了咸,还有一股甘甜,连骨头都可以吃出特别的味道。
〖赤岭村景点〗
南安市博物馆
南安市博物馆位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市,成立于1990年,为综合性的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民终生教育场所、对台宣传和交流场所。由市区展馆、郑成功文化中心展馆和闽系红砖建筑展馆组成,建筑面积共8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2500余平方米。设“南安历史文化”和“郑成功收复台湾”两个基本陈列
李贽纪念祠
李贽纪念祠为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李贽纪念祠位于柳城街道榕桥片区祥堂村及西坪村交界,年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祀李贽等先贤先祖。家庙坐东向西,二落三开间布局,硬山顶,燕尾脊,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2020年1月21日,南安市人民政府公布
头梅革命旧址
头梅革命旧址为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头梅革命旧址位于翔云镇头梅村三落,年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始建于清乾隆末年。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布局为三落五开间东连单护厝西连双重护厝,前有正埕、副埕、池塘,后有花园,左右有花台、书房、棋盘厝,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解放战争时期,该建筑是中共
王霞兰宅
王霞兰宅为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王霞兰宅位于丰州镇丰州富春368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由王霞兰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坐南朝北,二落五开间西连护厝,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建筑保存较好,砖石木雕雕刻精美。王霞兰(1801一1838),字品渊,号义斋,清侍赠国学生,南安丰州人,民国四年《南
傅翰奇墓
傅翰奇墓为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傅翰奇墓位于康美镇福铁村小坂,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墓坐西向东,糖水灰夯筑,平面呈“风”字型,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墓碑,方形圭首,碑文“明广长乐凤山傅公之墓万历元年孟春立”。傅翰奇(1500—1573),字仕实,号凤山,嘉靖六年贡士,授广东长乐训导。2020年1
傅应嘉墓
傅应嘉墓为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傅应嘉墓位于霞美镇金山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墓坐南朝北,糖水灰夯筑,平面呈“风”字型,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墓前石翁仲、镇墓兽、华表均为缺失。傅应嘉(1524—1568),字德弼,号钟山,南安霞美锦堂人,官至建宁行都司,抗倭名将。世称俞大猷、戚继光、傅应嘉为“俞
〖赤岭村人物〗
叶澜
叶澜,中国著名教育家,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留校任教50余年,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终身教授,首创并主持“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建设30余年。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
蔡振声
蔡振声(1913.6~1945.2)小名蔡龙田,南安县官桥镇漳里村人。1929年考入安海西隅师范学校,后在长埔村小学任教并兼办夜校,在师范学校就读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爱国活动,利用假期到农村组织农会,建立秘密交通站,从事革命斗争。1932年秋,参加组织文教界“反帝大同盟”,进行抗日宣传,发动群众抗租抗
郑袭
郑袭(1640-?),号葵庵,郑芝龙第五子,郑成功幼弟。郑成功死后被拥立为代理招讨大将军,接着就被郑经打败。1663年降清,康熙帝命荣禄大夫头等兼管内阁大臣。郑成功令世子郑经驻防厦门,但郑经却与弟弟的乳母昭娘私通,生子郑克臧。当时士人认为这是0 ,郑成功很生气,遂下令处死昭娘,郑经却暗中保护她。郑成
陈松生
陈松生(1909-1939),又名陈松茂,笔名推之,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乡人,缅甸归侨。肄业于上海震旦大学,1935年进厦门大学数理化阅览室任管理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发起组织“鼓浪屿青年抗敌服务团”。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随厦门大学内迁长汀,任中共汀城区支部组织委员。参加革命后,在厦门大
庄焰
庄焰,又名卜一,1917年生,福建南安官桥人。菲律宾归侨。早年曾在菲律宾南洋公学学习。1935年加入菲律宾共产党,1938年经廖承志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奔赴延安。1939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任教。后任中共中央海外工委秘书,中共张家口市、哈尔滨市区委书记,沈阳市人民政府秘书处兼人事处处长。建国后,历
洪慧民
洪慧民,男,汉族,1962年12月生,福建南安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教授,民建成员,1985年6月参加工作。1978.09—1982.09,厦门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学习1982.09—1985.06,华东工学院二系弹丸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06—1996.07,华东工学院管理工程系707教
钱熙
钱熙[宋](九五三至一0000)字太雅,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雍熙初登甲科试中书,迁殿中丞。真宗即位(九九八)迁右司谏。好学,善谈笑,精笔札。卒年四十八。《宋史本传》
义存
义存,俗姓曾,唐长庆二年(822年)生于福建泉州南安涧埕村一个世代信奉佛教的家庭。他自幼养成对佛教崇敬而亲切的感情,9岁时就要求出家,父母不允。12岁随父游莆田玉涧寺,遂留寺不回,礼寺僧庆玄和尚为师,随侍五年,17岁落发为僧,改名义存。义存禅师生平出家会昌五年(845年),武宗降旨“毁佛教,复僧尼为
潘时兴
潘时兴1947年2月生,福建南安人。196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文化。1964年9月参加工作。1962年2月福建南安县罗东公社通信员。1964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副班长,1969年2月退伍,1969年8月福建省天湖山煤矿井下工人、班长、副排长,1975年1月天湖山煤矿铅坑矿掘
洪捷序
洪捷序男,1960年1月出生,福建南安人,汉族。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高级建筑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福建省第七届委员会主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2000年历任华侨大学建筑系助教、
叶成材
叶成材(1891-1934),又名叶亲政,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乡占石村人。1891年11月22日出生于石西坑一户贫苦农民家里。1932年投身革命斗争,在安溪参内打民团、镇府黄家分粮和后坑埔攻打民团匪部等战斗中机智勇敢、斗争坚决,充分发挥“个子粗,力气饱满,行动敏捷,头脑机灵”的长处,被同志们誉为“猛将”
叶启存
叶启存(1912-1935),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乡占石村人,菲律宾归国华侨,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叶飞的二哥。1912年出生于菲律宾,1920年随父回国在厦门求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秋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干事。1929年4月受组织委派回乡办学,以此为掩护联络周边进步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