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永泰县 > 大洋镇主页
〖大洋镇简介〗
位于永泰西部,是永泰西山片中心集镇,距县城32公里,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人口3.4万,高盖山风景区位于该镇境内。辖1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1836亩。建筑业是该乡支柱产业,全国多个省份都有分公司。农业逐渐向特色化发展,建立蔬菜基地,引进西红柿、荷兰豆、甜瓜、黄花梨、青花梨、颐红水蜜桃、银杏等优产农业项目,反季节蔬菜规模不断扩大;山羊、棘胸蛙、荷兰兔、雉鸡等特色养殖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项目。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196万元,农业总产值10786万元,财政收入40.87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68元。村镇规模建设逐步完善,完成小灵通信号基站建设;有线电视频道增加到40个频道;完成通往名山室风景区水泥路面铺设;驻马洋工业集中区的长泰织造厂实现产值翻番;完成三中实验楼、图书馆建设,改造了林阳、际尾小学危房。
〖大洋镇特产〗
永泰芙蓉李干
介绍:永泰芙蓉李干,永泰特产,福建名产之一,选择成熟的芙蓉李鲜果,采用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福建福安市是芙蓉李之乡,芙蓉李面积、产量居全国之冠,栽培已有千年历史。芙蓉李是李果的一种,还有胭脂李、柰李等。李干、蜜饯加工销售已成为永泰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芙蓉李,果皮淡绿色,
永泰熏鸭
熏鸭是将全鸭剖腹(内脏另用),洗净,抹上精盐、味精,用竹片把鸭腹架开。锅底倒入茶油或花生油,加入少许细糠,然后把鸭倒放在其上,用旺火烧锅,让油烧焦细糠熏鸭肉,鸭油又滴到锅底烧着,十分钟后改微火,使鸭表皮呈金黄色取出。味鲜醇、浓香,肉嫩可口,营养丰富。
扁肉燕
扁肉燕是将猪五花肉剁成肉泥,加虾干、味精、香菇、葱头、老酒拌成馅料。把干肉燕皮切成二寸见方片,放上馅料(约1、2钱),将燕皮的四周向中间收拢捏紧,放在笼屉上,用旺火蒸五分钟,取出放入沸水锅里氽一下,待用。然后,将骨汤煮沸,加入虾油、老酒、味精、倒入扁肉燕,再淋上芝麻油即可食用,如不经蒸熟直接入汤生煮
青梅汁
果汁原料经过层层筛选超高灭菌100%新鲜鲜果汁。青梅汁富含维生素之果、还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及磷、铁、异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休闲、出游最佳伴侣,常喝青梅汁身体更健康。主要功能:健胃、开脾、消化、抗暑、生津、解渴、解酒、止泻、止痢、特有疗效。使用方法:取青梅汁10%加90%开水或矿泉水即喝。
芙蓉李
介绍:芙蓉李又名中国李,是福建特产,有700年的栽培历史。芙蓉李在福建闽东、北等地都有种植,以福建福安市潭头镇、永泰县梧桐乡的最为出名,果实艳丽,甜酸适口,品质上乘。1简介芙蓉李又名中国李,是福建特产,有700年的栽培历史。芙蓉李在福建闽东、北等地都有种植,以福建福安市潭头镇、永泰县梧桐乡的最为出名
永泰芙蓉李
以永泰县最为出名,甜酸适口,品质上乘,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化核加应子、李片、李咸、李饼等,为县外贸传统出口商品。永泰芙蓉李又名夫人李、浦李、永泰李,系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属蔷薇科、李属。芙蓉李又名中国李,是福建省特产,有700年的栽培历史。芙蓉李在福建闽东、闽北等地都有种植,以福建福安市、永泰县梧桐镇的
〖大洋镇景点〗
福州温泉公园
温泉公园位于五口路,园内草坪翠绿,场鸽逗人,福州广场、古罗马柱廊和露天音乐广场,突出体现欧式风格。 温泉公园是一座具有欧式风格的休闲公园,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们设计的,分为北半部和南半部两大部分。北半部以人工景观为主:分为古铁思源区、茶花园区、桂花园区、榕芳游憩区、竹园区、珍稀树木园区、热带
福州开元寺
福州开元寺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原称“灵山寺”,后改为“大云寺”,唐初又名隆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今名。开元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曾为皇家寺院、宗庙,是福建省现存较为古老的寺院。开元寺铁佛殿内珍藏有五代后梁贞明四年所铸的千年特大型铁佛,即10万斤重的“阿弥陀佛”坐像,其
福州金鸡山地藏寺
福州地藏寺座落在福州市东门外的金鸡山麓,相传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年),是福建省较早的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存的地藏寺是清朝同治年间(1862一1874年)由信徒鹤山被者集资重修。清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按照旧制进行了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藏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
万福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县渔溪镇的黄檗山。万福寺创建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自唐以后,历代兴废不一,明朝时期多次修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皇帝御赐"万福禅寺"匾额。1928年,寺被山洪冲毁。福建省佛教协会成立了修建委员会,对万福寺进行了修复。1983年,万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别名:
福州旗山万佛寺
福州旗山万佛寺原为旗山石松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经明成化、万历年间两次修建,颇具规模,曾是福州佛教圣地之一。惜因年代久远,寺殿损废失修,胜概不再。一九九九年政府批准重建石松寺,并更名为旗山万佛寺。今天,耗资庞大的万佛寺重建系列工程已经初具规模,全部仿照大宋祥符兴盛时期建设的佛教圣地——旗山万佛寺
福州市福清天生农庄景区
福清天生农庄景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镇棉亭村,与石竹山、黄檗寺相毗邻,是集特色农业无公害蔬果、林木、花卉的种植与销售、科普教育基地、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考察为一体的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园。天生农庄占地1078亩,建设有科普教育区、DIY创意园、农事体验区、游乐休闲区、住宿餐饮区,还有福园(千年
〖大洋镇人物〗
饶云山
饶云山(1905.5——1997.8),乳名钵生,字绍传,号道真,参加革命后改名饶云山,化名林国清,老林,1905年5月出生于永泰县岭路乡凤落村一个贫农家庭。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任中国凤落支部书记,1940年3月任中共莆仙永边区工委委员。1941年6月任中共永泰县委书记,同
饶振华
饶振华(1926—1989),1926年7月出生于永泰县岭路乡凤落村,饶云山之子。1940年5月参加革命,194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12月跟随叔父饶刚生在省委福州联络总站任交通联络员。1949年1月,饶振华任福莆永县委书记,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发动农民开展减租反霸斗争,并发展建立大洋
任达
任达(1901.11—1987.6),又名任铁锋,任佑村、王际光,1901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永泰县城关浮头尾上街一个船民家庭。幼丧父母,到新加坡当过电车职员,因接近反帝大同盟,参加电车工人 ,1928年秋被当地殖民政府驱逐出境,回福州进福建学院读书。192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9月回永
任可桐
任可桐(1910.8—1948.3),1910年8月出生于永泰县城峰太原村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9月,中共福州市委派任达回永泰开展革命活动,任可桐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并于1929年冬由任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春协助任达在太原以办小学为名义建立了永泰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太原小学支部,任
檀云坤
檀云坤,男,汉族,1963年1月生,福建永泰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记者。1986年大学毕业后,在福建日报社工作;先后任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助理调研员兼省领导秘书、福建省政府驻京秘书处副处长、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1998年2月,任正处级职
朱文进
朱文进(?—945年),永泰(今福建永泰)人,五代时期闽国君主。闽帝王继鹏在位时任拱宸军使。供职禁军“拱宸都”与“控鹤都”原来都是闽太祖王审知的亲军,闽康宗继鹏即位后建立自己的亲军名唤“宸卫都”,而待之比拱宸、控鹤二都更厚,二都迭有怨言。文进并与控鹤军使连重遇曾被继鹏三番四次的侮辱,二人因此十分不满
杨信铨
杨信铨(?-1947),福建省永泰县洑口乡人。1945年参加革命斗争,为闽中抗日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中游击区的抗日反顽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力“清剿”闽中地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杨信铨随闽中党组织转入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时为闽中游击队交通员。1945年12月7日,因
林顺德
林顺德(?-1947),福建省永泰县岭路乡人。1940年参加革命斗争,为闽中抗日游击队战士,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坚持抗日反顽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力“清剿”闽中地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林顺德随闽中党组织转入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曾任党支部书记、区委委员。1945年10月在执
徐义邦
徐义邦(?-1947),福建省永泰县白云乡人。1937年参加革命斗争,为闽中红军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中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中红军游击队主力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徐义邦留在闽中游击区坚持革命斗争,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坚持抗日反顽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力“清剿”闽中地区的党
卢振庆
卢振庆(?-1947),福建省永泰县洑口乡人。1948年参加革命,为闽中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中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作战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9年初调地方工作,任后亭乡民兵队长。同年7月(农历六月初三)受命押送匪特俘虏到嵩口,完成任务返回驻地途经盘龙店时遭受匪徒伏击,在战斗中牺牲。
杨起梅
杨起梅(?-1947),福建省永泰县洑口乡人。1947年入伍,为闽中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中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作战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7年4月编入闽中游击纵队(戴云纵队),随部进军德化、永春、南安边界地区开辟新区。同年6月在德化县戴云山区遭敌包围,在突围战斗中牺牲。
杨银树
杨银树(?-1947),福建省永泰县洑口乡人。1947年入伍,为闽中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中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作战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7年4月编入闽中游击纵队(戴云纵队),随部进军德化、永春、南安边界地区开辟新区。同年6月在德化县戴云山区遭敌包围,突出重围战后与部队失散,隐蔽在凉亭下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