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
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潮州市 > 潮安区 > 古巷镇主页
〖古巷镇简介〗
古巷镇地处韩江西部的丘陵及半山区地带,全镇地域面积62平方公,地型复杂,东北、西北部高,西南部低,三面环山,东北、西北部为山区,中部是丘陵地带,南部为平原地区。主要山峰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北部,其特点是峰高谷深,起伏大。山脉分东西二支,各有大小、高度不等的山峰几十座。以北部茅顶岽为区内最高点,海拔324.5米。是古巷与登塘、田东的交界。南部为平原地区,地形自东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向最长为13.4公里,东西向最长为8.6公里。以枋洋二乡附近地面为最低点。山地总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一半。以卫生洁具而闻名的古巷镇位于广东省潮安县中部,毗邻潮州市区,与瓷都枫溪区接壤,枫阝留公路、安揭公路及广梅汕铁路横贯其中,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是广东省中心镇、陶瓷重镇和潮州市区工业发展后方基地。全镇地域面积62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人口6.4万人,外来暂住人口约1万多人,人口密度996人/平方公里。 近年来,古巷镇委、镇政府着力实施“工业立镇、科技兴镇、农业稳镇”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打造地方特色的卫浴品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县三甲行列。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2亿元。企业营业收入27.6亿元,外贸出口总值6500万美元,成为全县出口第一镇。工商税收3650万元,人均收入4820元。1998年以来先后荣获农村小康达标镇、省乡镇企业百强镇、外贸出口先进镇、发展民营企业先进镇、“六个好先进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镇、文明村镇、广东省专业镇科技创新试点单位等称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镇化进程加快。镇道、村道、工业道基本实现水泥路面。全镇拥有一座日供水能力1万吨的自来水厂,一所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一所完全中学、三所初级中学和十五所小学,一所综合文化楼,镇区内有古竹街、枫洋和孚中三大综合集贸市场,商贸、物流活跃,建于明代的象埔寨是我市著名的古迹,内有三街六巷72座,明鸿庄园是农业化旅游观光景点,全镇供电布局合理,年用电量近1亿度,电话总装机1.42万门。 古巷镇过去是农业高产镇。平原地区的耕地多为吨粮田,主产稻谷、番薯、花生,山坡地种植各种名优水果如橄榄、柑桔、菠萝、荔枝、龙眼。近年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转型,积极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和珍禽饲养及观光农业,走规模化、综合发展的路子。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年产值超亿元的规模上企业广东华海集团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凭借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发展起来的陶瓷业带动了古巷镇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全镇拥有工业企业786家,规模上企业24家,主要行业有卫生瓷、工艺瓷、日用瓷、凉果加工、烤鳗、造纸等10多个门类, 卫生洁具产业现已成为古巷颇具实力和特色的行业,已成为全国最大陶瓷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之一,卫生洁具业成为古巷镇经济的中流砥柱。目前全镇拥有卫生陶瓷生产企业330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各式窑炉1.3万立方米,日产量达4.5万套、13万件,年产值近11亿元,目前古巷镇的卫生陶瓷年产量占了全国卫生陶瓷产量的一半左右,20项产品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或推广证书,83家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卫生陶瓷注册商标350多个,有95个专利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地理地位古巷镇位于潮安县中部,毗邻潮州市区,东与潮州市湘桥区、瓷都枫溪区接壤;西与登塘镇及揭东县相连;北接归湖镇;南与风塘镇为邻,枫留公路、安揭公路及广梅汕铁路横贯其中,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是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广东省中心镇、陶瓷重镇和潮州市区工业发展后方基地。古巷镇地处韩江西部的丘陵及半山区地带,全镇地域面积62平方公,地型复杂,东北、西北部高,西南部低,三面环山,东北、西北部为山区,中部是丘陵地带,南部为平原地区。主要山峰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北部,其特点是峰高谷深,起伏大。山脉分东西二支,各有大小、高度不等的山峰几十座。以北部茅顶岽为区内最高点,海拔324.5米。是古巷与登塘、田东的交界。南部为平原地区,地形自东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向最长为13.4公里,东西向最长为8.6公里。以枋洋二乡附近地面为最低点。山地总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一半。潮安古巷镇象埔寨,位于古巷镇古一村,座西向东偏北30°。象埔寨宽162.4米,深154.4米,寨为方形,建筑格局规范严谨,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做厝,座座格局不同相同”之说,全寨由一大门进出,并各有通道连……详情永安寨(潮安革命活动旧址)永安寨(潮安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潮安区古巷镇永安村,年代为1925-1949,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20年4月16日,永安寨(潮安革命活动旧址)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详情孚中黄氏家庙孚中黄氏家庙位于潮安区古巷镇孚中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20年4月16日,孚中黄氏家庙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月塘公祠月塘公祠位于潮安区古巷镇古三村、古四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20年4月16日,月塘公祠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余叔英墓余叔英墓位于潮安区古巷镇古一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 2020年4月16日,余叔英墓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象埔寨象埔寨位于潮安县古巷镇古一村。始建于明代,是一座方型寨,总面阔162.4米、总进深154.4米,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座厝”之称。全寨由一门出入,并有通道直通最后的陈氏大宗祠。通道长约110米、……详情
〖古巷镇特产〗
凤凰单丛(枞)茶
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铁铺镇、文祠镇、磷溪镇、官塘镇、登塘镇、赤凤镇、归湖镇、古巷镇、凤塘镇、万峰林场;饶平县浮滨镇、钱东镇、樟溪镇、浮山镇、汤溪镇、三饶镇、联饶镇、新圩镇、新丰镇、饶洋镇、上饶镇、建饶镇、高堂镇、新塘镇、东山镇;湘桥区的意溪镇、桥东街道茶区
石古坪乌龙茶
石古坪乌龙茶是产自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石古坪的一种乌龙茶,它的特点是成品外形细紧油绿,香气浓郁清高,泡成茶后汤色黄绿而清澈,味道鲜醇而爽口,而且可以多次冲饮,茶香茶味依旧不减。石古坪乌龙茶使用“骑马式”的采茶法,轻采轻放勤送,对采茶时间和采茶手法均有严格规定,如此才可保证茶叶的质量。石古坪乌龙茶
咸水粿
咸水粿又名水粿,也称为猪朥粿,是广东省潮州市一种地方性的传统粿食小吃。其历史悠久,味道可口,价钱便宜,广受当地老百姓喜爱。咸水粿是一个由米浆做成的如同小碟子的粿皮,中间是盛放着热的菜脯干,色泽嫩白,口感润滑。粿皮无味但有嚼劲,配上菜脯干的香甜和芳咸,有的也可以加上辣椒酱或者甜浆,使得咸水粿味道更重,
枫溪陶瓷
潮州瓷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说早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就已经远销罗马和埃及了。现在的枫溪镇,官窑、民窑相连,商铺临街,作坊在后,特别繁荣。枫溪瓷器,以艺术雕花瓷为王牌,瓶的枝、叶、花都是浮雕,而且“薄如纸、细如丝,是永不凋谢的鲜花”。
石鼓坪乌龙茶
石鼓坪是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著名畲族乡,所产乌龙茶最负盛名。
凤凰单丛
产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乌岽山。其成品条索紧结重实,茶汤金黄明澈,具有独特的天然花香,口感香醇,喉底回味甘鲜,且颇耐冲泡;饮毕闻杯,余香留底,大有“绕鼻三日不绝”之势,堪称“天、地、人”具备之佳茗。
〖古巷镇景点〗
潮州市广济桥文物旅游景区
广济桥文物旅游景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环城东路,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广济桥全长518米,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
潮州市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景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是中国现存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座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祠宇。景区现有三层殿阁,下层为展览厅,上层辟为韩愈纪念馆,内有碑刻。除了主祠,景区内还建有“韩文公祠”石牌坊、“天南碑胜”名家书法长廊、允元亭、侍郎阁、天水园、“溅玉沁芳”、石雕壁画长廊、韩愈勤政廉政展
饶平客家土楼
饶平客家土楼有590多座,其中圆形土楼达570余座。分为楼房和平房两种,造型有圆形、方形、八角形、背椅、蟹形等。县境北部山区的上善、上饶、饶洋、新丰、建饶、九村、三饶、新塘;中部丘陵的汤溪、浮滨、坪溪、浮山、东山、渔村、新圩、樟溪、钱东、高堂、联饶等19个乡镇,都建造有这种大小有分、高低有别、错落有
石壁山风景区
石壁山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北郊1.5公里处,景区面积7.5平方公里。石壁山海拔157米。石壁山是一处集文物、人文、宗教、园林于一体的独特风景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著名书画家关山月、著名学者饶宗颐、著名剧作家郭启宏等数十位名流为景区赐墨题字。石壁山景区内还配套有娱乐、餐厅等旅游服务
潮州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隶属: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路基本介绍潮州牌坊
潮州广济桥
门票信息:60元 潮州市民每月8日,18日,28日凭身份证免费参观交通指南:地址:广济城楼(东门)外导航:从潮州古城往韩江边走,出城墙后,即可见到。交通:乘3、10路公交车,在韩祠站下车,票价1元/人。 简介: 广济桥在潮州市之东,广济桥是中国古代著名桥梁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历
〖古巷镇人物〗
薛侃
薛侃(1486—1545),号中离,潮安庵埠薛陇人。1517年进士,曾在江西赣州拜心学大师王阳明为师。 薛侃深刻体会王阳明“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处即是知”的学说,回故乡为群众谋福利,倡导开辟中离溪。桑浦山前有二溪,相距十里,因二水不相通,诸多不便。薛侃为了沟通二溪,1528年正月,亲自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