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人物

桂林市人物

胡德琳
胡德琳,字碧腴,一字书巢,广西临桂人,乾隆十七年进士,转任多地地方官,历任什邡县、历城县知县,简州知州,济南知府等职。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东昌知府,四十年官满,短期任青州、莱州知府后,四十二年复任东昌知府。他是唯一东昌籍外在七贤祠享祭的人。他是位勤政爱民的官员,每到一地任职都流下了不可磨灭的文
黄明懿
黄明懿,字秉直,广西临桂人。乾隆五年(1740)聘为岳麓书院山长。主教期间,乾隆皇帝亲赐“道南正脉”额。又协助蒋溥重修书院,自大成殿至楼堂斋舍,装修一新,为岳麓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蒋瑾
蒋瑾(生卒年不详),广西临桂人。道光十三年癸巳科(1833年)殿试金榜第三甲第78名进士出身。同名同姓的有元朝镇江人武略将军蒋瑾。蒋氏洞天公荣五公志贤公宗祖后人,四川官籍迁居临桂。
李幼邻
著名爱国人士、原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之子李幼邻(1920年2月—1993年5月),男,汉族,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生于广东省新会县(今江门市新会区),其生母为李秀文;相继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州贝莱特学院、芝加哥大学,1993年5月在美国去世,享年73岁。
谢济舟
谢济舟(1901~1983年) ,又名润保,临桂两江镇人。高小文化。民国4年(1915年)开始彩调艺术生涯,师从当地彩调界前辈邓木福、廖连华。勤学苦练,善于博取众家之长,表演技艺精熟,生、旦、净、丑都能胜任。在唱、做、念上造诣较深,善于舞蹈,扇花、站桩及各种行当的表演程式均优美,有鲜明的艺术特点。谢
海竞强
海竞强(1906~1982年) ,又名玉明、代澄。六塘镇新街人。其母是白崇禧的胞姐。他6岁丧母,8岁丧父,由曾祖母抚养成人。幼时读私塾10年。民国13年(1924年) 到梧州进广西讨贼军干部养成所受军事训练,15年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任少尉排长。在北伐战争中参加汀泗桥、贺胜桥之战并升中尉排长
刘立道
刘立道(1900~1981年),会仙乡邦山底村人。民国14年(1925年)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海丰农民自卫军干部训练所队长,同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5年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干事、湖南农军辎重营营长、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参谋长。次年参加“南昌起义”后,赴广东任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
张威遐
张威遐(1906~1980年),六塘镇黄家庄人。出生于乡绅家庭。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六塘高小。14年考入桂林第三中学,未毕业即由广西省政府教育厅保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由于牵涉“托派”问题,18年被苏联政府驱逐。回国后逗留于上海。21年返广西任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南宁军校政
文大荐
文大荐(1902~1978年) ,又名官日,绰号“郎当师傅”。两江镇人。读过7年私塾。自幼喜爱彩调艺术,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拉二胡伴奏。成年后成为知名彩调琴师,擅长拉二胡和吹唢呐。文大荐对彩调各种腔调和剧目情节非常熟悉,伴奏时善于跟踪演员的行腔吐字和动作表情,演奏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丰富多彩的
郭任吾
郭任吾(?~1974年)别名天军、赤血。六塘镇竹园里村人。小时家贫,16岁小学毕业。民国7年(1918年) 考入广西师范,毕业后曾在本乡及梧州当小学教师。13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4年经黄锦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派到广东省农会工作。年底派往莫斯科深造,后调红军步校、列
粟豁蒙
粟豁蒙(1901~1968年),原名粟丰。渡头乡粟村人。出生于乡绅家庭。民国5年(1916年)考入省立桂林第三中学。 7年任三中学生自治会会长。次年作为桂林学生代表参加全国 在上海的成立大会。“五四”时期投入反帝-。11年考入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次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因领导 被开除学籍。13年考入
白少兰
白少兰(1884~1967年),原名济苍。回族。临桂县六塘镇人。出身小贩家庭。15岁丧父,常去赶圩做小买卖添补家用。自幼好学,深得叔祖喜爱,教其识字、读书。虽为生活所迫不能上学,但仍勤奋自学,19岁能文能诗,并在家设私塾课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取广西大学堂(后改为简易师范)预科,享受津贴公
苏永彰
苏永彰(1907~1983年),字伯昭,五通镇江门周村人。出生于仕宦家庭。在广西省立第三高中毕业后,任广西大学仪器室管理员,翌年入广西大学讲习班深造。后回乡长期从事教育,曾任义宁县立国民中学校长、义宁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受家学熏陶,擅书法、喜吟咏。其书法初期师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后期研习赵孟頫,
康建章
康建章(1903~1968年),宛田乡林家村人。毕业于广西法政专门学校。幼年时曾随表兄朱延鉴(清末拔贡生,宛田乡蕉岭村人)学书法,后临摹历代书法家字帖,最终定格于赵孟頫。楷、行、草皆擅长,而以行书最为人称道。书写时指头微微搓动笔杆,手腕谐调转动,始终保持中锋笔势。他将颜筋柳骨融于赵体,笔划挺拔劲健,
黄孔彰
黄孔彰(1887~1967年),五通镇人。毕业于桂林优级师范学校。早年从事教育,曾任五通小学校长和义宁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长。解放前曾任几届义宁县参议员,并任一届议长。后居家经商,开有一间书画店,兼作文具生意。黄孔彰以书法和国画驰名乡邑,地方上逢庙会或其他庆典,常聘请他挥毫题联作画。平日常有人到其书画
秦继章
秦继章(1891~1963年),又名保保,中庸乡下侣村人。1956年以前个体行医,擅长骨、伤科。1958年在县开展的一次医药科研活动中,他当众打断狗的一条后腿作骨折治疗试验,经14天治疗,狗腿骨折愈合。1959年,吸收到县医学科学研究所工作,该所派一名中医跟他学习并帮助他整理骨、 伤科技术理论。 1
郑季清
郑季清(1897~1962年) ,女,江苏扬州人。民国8年(1919年)在天津女子师范学院读书时参加“五四运动”,并与周恩来、邓颖超等组织成立进步团体“觉悟社”,出版进步刊物《觉悟》。毕业后从事工商业,曾担任长沙某纱厂厂长。民国37年迁居桂林。38年移居临桂茶洞褚村。1951年春,褚村建初级小学,郑
文子郁
文子郁(1901~1954年),两江镇人。当地人依照姓名谐音戏称他为“蚊子肉”。10岁投师学彩调,初唱旦角、生角,后改丑角,表演滑稽风趣,面部表情丰富,擅临场发挥,有编才。一次两江彩调班到渡头乡罗城圩演出,他用两江土话和渡头土话数课子,如“八、杀、擦、挟、塌”字音,两江土话是“bo、sho、co、g
石世佑
石世佑(1915~1951年),原义宁县宛田乡瓮潭村人。曾任国民党军营、团长和副师长。北平和平解放后,石世佑逃回义宁,任国民党义宁县自卫队长。民国38年(1949年)上半年,多次参加对桂北游击队路西支队十二大队的围剿,杀害游击队战士阳武、杜玉奎等。县境解放后, 石世佑率所部上山为匪,自任“三十七师师
陈小廷
陈小廷(1879~1951年),又名肇虞。两江镇秦塘村人。清朝末年,以生员(秀才)身份出任两江城团练之职, 因官僚、劣绅陷害,遭冤狱3年。从此深感官场黑暗腐败,在狱中专心攻读医书。出狱后,在秦塘村开一染坊,另在两江圩开“苏杭铺”(卖布店)。圩日坐堂“谢济安”药店,为病患者诊断开处方。擅长内科,对疾病
秦强
秦强(1905~1949年),原名秉煊,号镜如。六塘广洞村人。广西省立第三中学毕业后在六塘小学任教。民国14年(1925年)赴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在学期间参加国民革命军东征。次年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历任上尉指导员、连长、营附等职。后以战功升任国民党汉口市党部党务训练班少校队长。17年被保送到莫
龙泽厚
龙泽厚(1860~1946年),字积之。两江镇信果村头村人。出生书香世族,父龙朝言为翰林院庶吉士。他被推选为优贡生。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到四川任知县,不久代理广东翁源县知县。看到腐败的清王朝对内镇压劳动人民,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内心十分愤慨。光绪十八年(1892年)辞官回乡,途经广州与康有为结识
骆少廷
骆少廷(1886~1940年),民间彩调艺人。生于四塘乡池头村,后定居于两江圩。擅演丑角,其他行当也胜任。对剧情体会深刻,做工精细,造型逼真,表演活灵活现。他表演过的剧目达百余种,其中尤以《龚裁缝裁衣》脍炙人口。他将龚裁缝当着顾客的面偷布的伎俩表现得维妙维肖,一连串量布、喷水、熨布、剪布、藏布的动作
梁昌诰
梁昌诰(1880~1926年),字右真。茶洞乡定安堡村人。幼年勤奋苦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解元。不久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学成归国后,历任教育、司法专门学校校长等职。宣统年间(1909~1911年)在家乡发动群众捐资兴办新学,动员其父捐田12亩,加上群众所捐,共得学田69.3亩。用租
褚德宏
褚德宏(1754~1830年),茶洞乡褚村人。世代石匠,精工石刻。带着子侄、族人徒弟二三十人在桂林一带做石工,颇有声望。褚德宏的工艺有“三绝”:一是用“小散炮”可把山岩上几平方米的簿石板震松取下。二是工艺精细,石料用“石刨”刨平表面,光滑如洗,可见人影;加工后的石料棱角平整,结合处不见缝隙;所刻字迹
李观象
李观象,五代后期临桂人。先在楚国辰州刺史刘言帐下任掌书记职。后周广顺元年(951年) ,楚恭孝王马希范弟马希崇篡位,将恭孝王囚禁于衡山。刘言兴兵讨伐,率大军进攻潭州。马希崇派使者求和,李观象向刘言献计,说恭孝王的旧将还驻扎在长沙,他们必不肯坐视潭州落入别人之手,不如先发檄文令马希崇杀了他们,取潭州之
蒙火德
蒙火德(1947~1989年) ,茶洞乡思吉村人。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196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生产小队、生产大队干部。1973年冬在江洲水坝工地,他奋力顶住从高处滚落的抽水铁管,保护了坝底民工的生命安全,右手为此压断了两只指头。1979年蒙火德转为国家正式干部。1980年任茶洞公社管理委员
周华彪
周华彪(1907~1985年) ,乳名个春,渡头乡宿棠村人。家境贫寒,童年念过3年私塾,年岁稍长进山挑担贩卖茶油。 1922年考入广西军士教导总队, 受训后编入第七军当班长。1925年随军北伐。 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七军中历任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等职。一
易凤英
易凤英(1915~1946年),女,五通镇泗江村人。兄妹10人,家庭贫困。易很小便许配给人,16岁时男方催逼完婚,她誓死不从,双方家长无奈只得解除婚约。随后到桂林进了小学,成绩优异,连年跳级。1934年小学未毕业即考入桂林女子中学,在校被选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时值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华侵略,蒋介石
李其实
李其实(1904~1943年),号春华,六塘镇人。桂林中学毕业后,任六塘高等小学教师期间,与同校教师黄锦辉等人创办《六塘公益报》,并组织师生公演话剧,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春,与黄锦辉等到广州报考陆军讲武堂,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根据党的指示回到广西
上一页123...1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