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澄泰乡
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上林县 > 澄泰乡主页
〖澄泰乡简介〗
【概况】澄泰乡位于上林县城东部,距离上林县城7.5公里,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15公里,通往南宁市的二级公路贯通了乡境,交通便利,水村资源丰富。全乡辖12个行政村,119个自然庄7868户,总人口41028人。全乡土地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居半山区半平原地区,耕地面积35757亩,其中水田25337亩,畲地10420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甘蔗、蔬菜、桑蚕是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是上林县粮、油、蔬菜生产主要基地,今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之一,产品有优质米、果蔗、青椒、凉薯等,产品销往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同时,澄泰乡也是上林县的工业基地和旅游胜地,上林县水泥厂、象山水泥厂、龙口水泥厂、澄泰泡菜厂、清光水电站等企业均集于其中,我县象山工业园区也座落在我乡,闻名遐迩的洋渡风景区,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已具备接待游客的能力。阳山的漂流、下金的烧烤滩等旅游休闲项目已初具规模,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旅游收入20万元以上。【农民生活及财政收入】澄泰乡把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为发展的目标,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组织本地经济人引回外商收购我乡农产品,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认真做好软硬环境的建设,吸引外资发展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发展水电站、农贸批发市场、松香厂建设,2003年度,澄泰乡国内生产总值11509万元,比去年增长8%;全乡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118元,增收137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60万元;比去年增长16.5%;全面推进税费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农业税征收已完成96.8万元,占任务的95.5%。
〖澄泰乡特产〗
上林八角
八角是广西特有的经济树种,主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是制作香皂、化妆品、牙膏、甜香酒、啤酒和糖果等物品的香料,在制药上,又是合成阴性荷尔蒙已烷雌酚的主要原料,具有驱风、健胃、祛疾、治咳等药用,是广西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上林八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将有助提高产品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
凉瓜鱼羊鲜
凉瓜鱼羊鲜 精选新鲜凉瓜,红河鱼肉,黑山羊肉制作,把鱼肉,羊肉分别剁成泥状,再搅拌出胶质,码味后,混合捏成丸煮熟,凉瓜飞水后摆盘,倒入肉丸即可。此菜汤汁鲜香,肉质鲜嫩。
米粉饺
南宁米粉饺是南宁传统风味小吃。粉饺选用粳细米,配以少量糯米,经浸水磨浆后,加适量淀粉,用净锅搅煮至七八成熟,搓成粉团,再用大棍碾压成薄皮,包入以马蹄、猪肉、虾米、香菇经调味制成的馅泥,再捏成有十摺边纹的饺子,入蒸笼蒸熟,食用时助以麻油、黄皮酱,并配搭一小碗上汤。
清水黑山羊
上林的黑山羊肉质鲜美,也是到上林不得不品的特色美食。
上林猪血肠
上林县群众喜欢吃猪血肠。其作法是杀猪时,将煮熟的米饭加香料、猪血搅和灌肠。煮熟后每人分咬一段,别具一番情趣。
上林白切土鸡
上林白切土鸡最大的特点是皮脆肉鲜,所取的原材料是采用农家放养在山间野林中白天吃虫子、玉米、稻谷、土生土长的土鸡,煮鸡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上林的气候温和,得天独厚,土地肥沃,特别适合生物的生长。《徐霞客游记》之上林就有记载:“畜物无所不有。鸡豚俱食米饭,其肥异常。鸭大者重四斤而方。此邦鲫鱼甚
〖澄泰乡景点〗
龙门水都
龙门水都景区位于南宁市高新区振宁路,是以文化主题体验、旅游休闲度假、中草药种植、绿色农业种植、娱乐养生健身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旅游景区。龙门水都以“自然、观赏、休闲、康乐、保健、养生”为特色,形成“可游、可玩、可居、可尝”的休闲大型旅游综艺项目。景区内有多处温泉泉眼,温泉资源十分丰富,富含多种矿物质。别
南宁二王庙
南宁二王庙始建于北宋哲宗年间,此庙因二王关朗灵而得名。从四月初七中午十二点钟村民和戏工、师工、道工还有清道们就开始报到二王庙,下午18:00准时开戏,直到丑时演出才告一段落。初八早上师公唱正神、道公为二王夫妇诵经超度。佛教大师带领身在娑婆心系极乐的居士,以及持戒念佛的善男信女为佛祖沐浴,还有如愿以偿
南宁市乡村大世界景区
南宁乡村大世界位于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蒙村,占地850亩,是一个以绿色、健康、休闲为基调,集会议培训、餐饮住宿、运动休闲、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与示范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度假村。度假村内住宿、会议室、餐饮、休闲娱乐等设施配套齐全,同时,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休闲
更望湖
更望湖源头来自布泉河,位于布泉、南圩、屏山三乡镇交界处。更望湖是个季节性天然湖,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是典型的“变脸湖”。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这里种植的上千亩三角麦(荞麦)花遍野盛开,白茫茫一片,微风吹拂,麦浪滚滚,仿佛世外桃源、人间天堂。初夏还在枯水的时候,这里绿草如茵,牛羊满坡,就像是一个天然大草场
南宁石门森林公园
南宁石门森林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东段,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园内林木葱郁,环境幽静,是以森林游憩、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森林公园,被称为“城市之肺”。1.6万亩原始次生林,在郁郁葱葱的森林浴场中吸氧,吸负离子,既可防病健身,又可怡情养性。
南宁市狮山公园
狮山公园位于广西南宁市五村岭大转盘旁边,南临邕宾路,西靠邕武路,北临厢竹大道。园内山体起伏和缓,属典型丘陵地形。是南宁市八大公园之一。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注重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以原有地形及条件,努力营造丘陵特色突出的自然山水景观。公园有“绿色翡翠”的美誉,每年到狮山公园游玩的游客达80万人次。别名
〖澄泰乡人物〗
磨长英
磨长英,女,汉族,1963年4月生,广西宾阳人,1982年7月参加工作,无党派,广西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工程师。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工商联主席。1978-1982年广西大学电力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1982-1985年广西武鸣染
蒋大观
蒋大观(生卒年不详),广西宾阳县新桥镇陆贵村人。同治六年(1867年)乡试中武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武殿试金榜第三甲第7名武进士,被朝廷钦点蓝翎侍卫,历任广东高州、崖州等营都司、管带虎勇、护理浔州协、宾州团防总局长等职。兄同治元年武进士蒋大彰。曾孙蒋定初。同名同姓的同治十二年癸酉科武举
蒋大彰
蒋大彰(生卒年不详),广西宾阳县新桥镇陆贵村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乡试中武举人,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科武殿试金榜第三甲第34名武进士,同治元年十月著以卫守备用。光绪十年北宁城参将,官至二品京城蓝翎侍卫。弟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武进士蒋大观,两兄弟先后考得武进士,这在全广西,乃至全国都
葛春启
葛春启男,1966年10月出生,广西宾阳人,壮族。2009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工程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湖南湘潭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至2
覃威
覃威(1912~1942),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人。出生贫苦家庭。童年给地主当长工,不满14岁即参加农民运动。1929年12月,广西爆发百色起义,毅然参加红军,转战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省。1931年秋,随军进入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跟随红军长征,参加突破湘江、
梁树英
梁树英(女)1919年生于宾州镇南街。11岁入小学,喜爱刺绣绘画,后因生活困难,停学在家,常为他人描、绣枕套、花鞋、花帽等。17岁学织壮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和支持壮锦生产,梁深受鼓舞,不断创新图案和染色。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前夕,她以毛泽东主席“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题材,织
陈逢灿
陈逢灿(1902一1949),甘棠镇那宁村人。民国11年(1922年)当兵,后升任连长。26年(1937年)入南宁军校,毕业后留校任上尉队副。28年(1939年)任补充团少校团副。35年(1946年)任隆安县局长。37年(1948年)任横县 局长。在横县期间,大肆搜捕-中共横县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38
马孟津
马孟津(1905—1945),宾州镇马村人。为大财主马祥记第四子。青年时以金钱贿赂入广州岭南大学,未毕业即回家游荡度日。民国28年至30年(1939年至1941年)任芦墟镇长,纠合社会上一帮亡命之徒,欺压群众,无恶不作。33年(1944年)日本侵略军第二次 本县,在芦墟建立维持会,马孟津向日本侵略军
刘锋民
刘锋民(1904年—1944年),原名刘福先,宾州镇白莲村人。高小毕业后,任小学教师。民国24年(1935年)到南宁民团干校受训,25年(1936年)起,先后任宝水乡乡长、新宾镇、芦墟镇副镇长。他为了混进中共宾阳地下党,政治上伪装进步,积极“投靠”中共地下党员。当时,中共宾阳地下党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
罗恒福
罗恒福(1930~1986),宾州镇三联街人。先后在新宾小学、培福初中、南宁高中求学,后考入唐山铁道学院,习桥梁隧道专业, 195年毕业,任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技术员,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晋升为工程师,1960年晋升为主任工程师,1982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85年,参与该院设计修
韦同芳
韦同芳(1900--1984) ,字干英,大桥乡陈撰村人。民国7年(1918年) 毕业于宾上迁中学,后考入南洋公学土木工程系。15年(1926年)受聘回桂任广西土木工程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6年(1927年)8月,共产党员周杰在南宁被国民党逮捕,韦因营救保释周出狱,遭到国民党广西当局的排挤,18年(
吴如歧
吴如歧(1910—1983),古辣乡平易村人。曾就读于广西省立第十二初级中学。民国20年(1931年)考入广西大学预科,后升入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技佐、助教、讲师。32年(1943年)考取留学生,后因日寇沦陷广西,未能成行,到永淳初级中学任教。35年(1946年)春,任国民政府农业部西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