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
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铜仁市 > 德江县景点

德江县景点

枫香溪会议会址
枫香溪会议会址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枫香溪会议会址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枫溪村洞青组,枫香溪会议会址又为红三军军部驻址。1934年红三--战至枫香溪,6月19日在此召开历史上著名的“枫香溪会议”,全称“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会议”。此次会议是红三军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
德江煎茶溪古墓群
德江煎茶溪古墓群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德江煎茶溪古墓群位于德江,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德江煎茶溪古墓群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黔北特委旧址
中共黔北特委旧址位于德江县平原乡园庄村黄盘顶组。1947年2月,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和重庆《新华日报》社奉命撤回延安,预示国共谈判完全破裂;中共川东特委遵照中央关于国统区“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指示精神,决定贵州方面由张立负责,在黔北地区开展工作,1948年6月,成立“中共黔北特委”,分派党员在思南、德江、
德江曾氏宗祠
德江曾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曾氏祠堂位于德江县楠杆乡楼房村天井组天井古民居中部,座南朝北,于大清乙亥年,为当地曾氏家族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该祠分主殿、厢房、围墙、院落。主殿为歇山式青瓦顶建筑,阔面宽6.5米,进深长8.2米,殿柱通直周长最大可达1.35米,整个建筑结构极讲究择木、结构坚实
玉阁楼
玉0-位于德江县泉口乡新泉村新泉组东,坐北朝南。有碑记载:该阁始末,始建于战国时期周赦王时代五十三年,公元前263年为西南土家先祖——田齐王的祭祀祠;西汉武帝十五年又一土司官改修成泉口铭刹成庙,有山王殿,田齐王殿,山神殿三殿,流传千年,至清代嘉庆年间由于兵乱被损。道光四年又一土司家族科首——田宏君承
德江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新联村小溪沟组。建于清朝中期(具体时间有待考证),为当地刘氏修建,历经数代终建成。该塔共10级,高20余米,呈六角形制,占地面积为15平方米。信息来源:区文广新局枫香溪镇:" 沙溪土家族乡位于县域西北部,距县城22千米。介于东经107°55‘—108°02‘,北纬28°16‘
文昌宫塔
文昌宫塔位于德江县潮砥镇小溪村。该塔为当地村民所建,分四层,呈六角形,塔高8米,占地面积3平方米;建于清乾隆年间。第一层石壁刻有:“天神执器,野鹿衔花,银鹭叼鱼”等图案为塔基;第二层为石室,供奉神灵所用;第三层为石室,正上方有“文昌宫”三字;第四层为翘檐,六角匀镶有“萬”字。信息来源:区文广新局小溪
镇风桥
镇风桥----清.光绪四年(1878),又称花花桥,位于德江县楠杆乡兴隆村上坝组,又名镇风桥。该桥建于清光绪四年(1879年),随着岁月变迁曾多次重修,南北跨向,位于兴隆村上坝组刺子沟上,-宽9.15米,柱宽5.45米,通道内宽2.55米,桥面距沟底高5.3米,桥建筑高度,即桥面到房顶的高12米。由
红三军政治部旧址
红三军政治部旧址(1934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红三军政治部旧址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枫溪村洞青组。该址现属“枫香溪会议会址”文物系列,1934年红三军在此休整,临时征用为红三军政治部驻址。该址通面阔三间,进深8米,长28米,木结构穿斗式悬青瓦顶。信息来源:区文广新局枫溪社区:枫溪
红三军医院旧址
红三军医院旧址(1934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红三军医院旧址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枫溪村新街组,现属“枫香溪会议会址”文物系列。该址位于枫香溪镇枫溪村北面;1934年6月至10月,红军医院设在枫香溪村黑神庙内,前为门诊部和警卫排,后为住院部及医务人员住处。该址前身黑神庙建于光绪年间
朝阳古塔群
朝阳古塔群位于德江县合兴镇朝阳村南端,该古塔群其核心古塔位于三元村寨门前,据碑文记载: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水平面呈六角形,边长1.88米,通高三层有21米,以细料石作基础,其上为泥石混合砌制,第一层为空心,正面泥塑凸雕彩绘仙官,二、三层为实心。在相距古塔约7米远有“惜字亭”,该亭平面呈正六
德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
德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贵州省德江县东南部,位于沙沱库区德江县境内共和乡独鱼溪至思南县交界处的乌江主河道及印江河。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资源丰富多彩,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大自然与历史变迁的经典之作,给人“自然而富有野趣,景美而深蕴人文”诗意般的画景。雄:乌江幽峡
高家湾高效农业旅游景区
高家湾高效农业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概述:园区规划布局为土家风情园、实验栽培园、山地果园、果蔬混种园、休闲运动公园、休闲运动观光园、生态产业博览园、生态农庄、立体农业景观样板园、土家文化商业展示园、田园居住体验园、户外拓展训练园、朱家沟水库景区,“十二园一区”,穿插多样农耕文化景观元素
煎茶宋代古墓群
煎茶宋代古墓群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煎茶宋代古墓群俗称“草寇坟”或“苗王坟”,位于煎茶镇新场村大院子,为南宋时期石砌古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座墓分四处葬于相距约20余米的两个山堡上,墓室形状基本相同,均为石方结构单室墓,高约4米,长4.4米,宽2.07米。上封约1米厚的红砂土质,外层与地平。一
清代安化文庙
清代安化文庙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安化文庙德江文庙又称“清代安化县文庙”,位于县城光明路中段东测,初建于明代嘉庆年间,为孔子先师庙。清光绪八年(1882年),安化县衙从思南迁至大堡(今德江县城)占庙为“武官衙署”。文庙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180㎡,建筑面积876㎡。是中原汉文化、儒家文化在黔东北
枫溪会议会址
枫溪会议会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枫溪会议会址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从洪湖-转移,历经艰辛,1934年6月挺进枫香溪,6月19日在此召开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0湘鄂西中央分局枫香溪会议。会后,开创了黔东革0据地,开展了建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革命运动,批判了王
乌江古航道
乌江古航道乌江古航道,有两千多年航远史的乌江,曾经孕育出瑰丽斑谰的古夜朗文明。因为千百年来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影响、发展而创造了灿烂文化。曾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乌江至南而北,途经潮砥、共和、长堡等乡镇,纵贯其境。以乌江峡谷、武陵峡、洞庭河为代表的乌江文化旅游区,也是享有盛名的“乌江千里画廊”的
洞佛寺
洞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洞佛寺洞佛寺,于1985年12月,被县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行将失败之际,以曾广爱为首的200余名土匪四处抢劫,游击队解放德江后,继续为非作歹与人民为敌。1950年3月,解放军经过三天三夜激战,才全部歼灭了匪徒活捉了匪首曾广爱。1984年,德江县委、政府为纪
洞庭河
洞庭河穿越梅林寺号军起义遗址,立在公路上观之洞庭,那朦胧洁白薄雾从地平线上金黄色的田畴中升起。富有“焦云之溪”之称而呈Y形的洞庭河,隐于莽莽苍苍的翠绿之中,形如走龙,绵延不绝。绿色飘带,将层层梯田分割为两大块,错落有致。春夏时节,一片葱茏金黄,山丘流翠,冬春时节,梯田水灌,有圆盘,有新月,方方正正,
十二猿猴下甘溪
十二猿猴下甘溪相传在梅林寺中,那些栩栩如生的石林,远远望去,就象是从务川县的麻池、石板往长丰乡行走,也有人说是长丰乡的农脉,那些石头上长有石柱,且全部都象前倾移,象真的猿猴在不停的赶路一样,椐说这些猿猴是行走时间久了,口渴了,想水喝,就迫不接待跑下甘溪去找水,故称“十二猿猴下甘溪”。
龙口
龙口石林南侧悬崖壁腰有一龙口,喷出一根直径2米左右,30余米远的呈弧形的水柱,直泻龙潭,触动之间,溅起一潭云雾,缓缓升起,时而似如白色藤蔓一圈圈地环绕,时而好如仙女们临空起舞时的白丝带,环壁绕转,半遮半掩,千姿百态。置身潭内,清悠悠的风抚面而过,滋润的水气摩挲着颜面,轻绕着肩腰,跃跃欲出的太阳光柱,
梅林寺火山溶石石林
梅林寺火山溶石石林为文化旅游景点。梅林寺火山溶石石林梅林寺火山溶石石林:整个溶石石林地处于美丽的田园风光与古老村寨之间,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景区地势西高东低,斜面延伸,斜面多为石层铺就,石面凹凸不平,如浆状下涌,据专家鉴定该景区为火山爆发,喷岩浆所致,石林呈环状分布,奇石林立,目不暇接,有的连成一
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
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鹰嘴山金风顶下,四面环山,山险林密。谁曾想到,荒山野岭,残垣断壁间,一个农民的儿子——胡胜海,在这里竖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提出了反对劳役和苛捐杂税的口号,组织农民起义,开始对清朝廷长达十二年
角口
角口角口是德江至高山路段的中点站,位于城北20公里,居大溪沟、小溪沟汇合处,三面环水,傍河而依,四周峭壁悬崖,白壁如瀑,这里土家人民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还有情真意切的苗家山歌:“对门白岩对白岩,金花银花吊下来,金花银花哥不爱,专爱情妹好人才”。
玉溪瀑
玉溪瀑高洞瀑布(又名玉溪瀑):玉溪瀑,景观内山形奇特,环境优美,水流从山腰飞泻而下,景观壮丽,气势惊人,该瀑布高43米,宽25米,(清)光绪年间为安化县(现德江)八大景观之一。马蹄溪峡谷:穿行于两岸壁立千仞之间,天开一线,幽深水缓,悬壁岭上绿叶莽莽苍苍,蜿蜒不绝,一阵河风吹来,沉浮于蓝波白浪间。呼吸
董家水井
董家水井龟蛇映月(又名董家水井):在县城中有一口涓涓细流的水井,无论干旱多大,井里水总是满的,在水井旁边上面有一大石头,其形状象龟蛇,尤其是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从水井旁走过,看到水中的倒影,更是形象逼真。一天晚上,一个文人路过此地,也在此饮水,也偶然发现,那块石头太逼真得跟真的龟蛇一模一样,并留诗
潮水河
潮水河午-潮(又名潮水河):潮水河青山环抱,绿树成荫,一泉水,从谷内岩底涌出,一日三次潮,其水甘甜凉爽可口,水质良好,为现德江县城居民主要饮用水。该泉水一天两次潮起潮落,故名潮水河。在潮水河边,有一休闲山庄,山庄内有游泳池、有饮食、有娱乐休闲场所,是游人清热避暑的绝佳去处。
马蹄桥
马蹄桥铁锁横秋(又名马蹄桥):发源于德江煎茶镇的洗沙塘,于桶井乡望牌注入乌江。相传古时候,这条河叫断路河,总长56.5公里,两岸悬崖峭壁,隔河看得清,说话听得见,但要想见面,还得走一天,正因如此,两岸人家很少往来。据说,有一对土家青年因时常在两岸放牛羊,隔河对歌,建立了爱情,暗暗相爱。男方托媒人向女
大龙阡
大龙阡龙洞飞云(又名大龙阡):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系天然溶洞,洞高30余米,宽40余米,分上、中、下三层,洞厅宽敞,大洞套小洞,曲折幽深,神秘莫测,洞中溪水似镜,曲折蜿蜒,饮之甘甜可口,神清气爽,是穿城而过玉溪河的发源之地。洞壁四周石刻,为明清和民国时期所刻,字体为行书,苍劲有力,有“大龙阡”、“龙
玉溪桥
玉溪桥玉水虹桥(又名玉溪桥):在县城南面的玉溪河上,玉溪河发源于大龙阡,流至县城段,水如玉带,桥如彩虹。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