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龙泉乡
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铜仁市 > 德江县 > 龙泉乡主页
〖龙泉乡简介〗
位于县城西郊,乡政府距县城9公里,总面积8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385亩,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3990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58%。境内交通方便,13个行政村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最高海拔1020米,最低海拔520米,平均海拔700米。年平均温度15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150毫米,是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理想场所。全乡森林覆盖率45%,水资源丰富,有丰富的莹石矿产资源,隶属南方电网的闹水岩一、二级水电站年发电量2133万分千瓦。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景优美的龙泉坪仙山、“美女晒羞”、尖山溶洞、敖家河等景点;美丽神话龟池坝“精龟捉龙”传说;历史悠久的元朝水特姜司龙泉坪治所、明清悬棺、大石板清朝营盘遗址等。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畜、沼、粮、果、蔬菜的生产模式,年出栏肥猪5000多头,牛3000多头,羊8000多只。建有科技含量较高的“三元”杂交仔猪生产示范小区、早熟蔬菜生产基地、优质九叶青花椒基地、大黄桔子基地、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油菜制种基地。盛产品质优良的穗米、花生、烤烟等。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34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第二产业增长20%,第三产业增长10%,财政收入82.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20元。
〖龙泉乡特产〗
宁波贡干
贡干又名壳菜,也就是淡菜干,不但肉味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鲜食可先煮熟,去掉两边锁壳和毛,再加入萝卜、紫菜同煮,分外可口。宁波淡菜肉大而肥,加工晒干就叫干肉。由于它是高级营养品,自唐朝时就已作为进献皇室的贡品,“贡干”名称由此而来。
德江土家族麻饼
德江土家族麻饼 香脆酥甜的土家族麻饼是贵州德江县土家庭的传统食品。每当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做麻饼款待客人;姑娘出嫁或儿子娶亲也少不了它。它还可作为农忙时节的加饭餐。 制法:(1)把炒米、麻糖融合在一起搅匀,然后舀进长宽各70厘米、高5厘米左右的木箱里,用木块和擀面杖压实,冷却,再切成薄片就成了。
泉口灰豆腐
泉口灰豆腐 泉口灰豆腐采用德江北部农农自种的黄豆为原料,以颗粒齐整、无杂质、无虫眼、无发霉变质为好。制作工序主要包括:泡料(将黄豆加温水(300C左右)浸泡)、磨料磨料(使用石磨)、过滤(使用滤网,俗称豆腐包)、煮浆(用敞口大锅)、加细用加细网再次过滤、凝固(下卤,控制温度和浓度)、成型(榨出浆水)
麻糖水
麻糖水 麻糖水是德江人用大米、玉米或薯类等蒸煮发酵装坛精心制作而成,全县乃至周边几县向仅有德江产出。麻糖水酒精度一般在15度左右,糖度在35度以上,土家人在农忙时署热天喝两碗麻糖水,既解口渴,又提神充饥,亦称麻糖水为“土茅台”。麻糖水的营养价值不低于的啤酒、饮料等,在土家人眼
潮砥酱
潮砥酱 潮砥酱是食品调味的主要材料,尤其是在贵州更是倍受推崇,酱各地皆有,做法各异,当然风味就截然不同,而潮砥酱以其独特的工艺,精选的原材料倍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潮砥将系列因其选料要求高,采用纯天然无公害小麦或胡豆,经过复杂的翻晒过程所以风味特,适宜绝大多数人口味,而晒酱的人又太少,多数洒酱的家庭也
土面条
土面条 土面条以土产小麦为原料,通过物理加工而成,面筋含量高,品质好,属纯绿色产品,土面韧性好,颜色白里透黄,不易碎断,不粘糊,充满了浓郁麦香味,是最富有地方特色的营养型饮食品。
〖龙泉乡景点〗
枫香溪会议会址
枫香溪会议会址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枫香溪会议会址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枫溪村洞青组,枫香溪会议会址又为红三军军部驻址。1934年红三--战至枫香溪,6月19日在此召开历史上著名的“枫香溪会议”,全称“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会议”。此次会议是红三军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
德江煎茶溪古墓群
德江煎茶溪古墓群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德江煎茶溪古墓群位于德江,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德江煎茶溪古墓群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黔北特委旧址
中共黔北特委旧址位于德江县平原乡园庄村黄盘顶组。1947年2月,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和重庆《新华日报》社奉命撤回延安,预示国共谈判完全破裂;中共川东特委遵照中央关于国统区“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指示精神,决定贵州方面由张立负责,在黔北地区开展工作,1948年6月,成立“中共黔北特委”,分派党员在思南、德江、
德江曾氏宗祠
德江曾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曾氏祠堂位于德江县楠杆乡楼房村天井组天井古民居中部,座南朝北,于大清乙亥年,为当地曾氏家族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该祠分主殿、厢房、围墙、院落。主殿为歇山式青瓦顶建筑,阔面宽6.5米,进深长8.2米,殿柱通直周长最大可达1.35米,整个建筑结构极讲究择木、结构坚实
玉阁楼
玉0-位于德江县泉口乡新泉村新泉组东,坐北朝南。有碑记载:该阁始末,始建于战国时期周赦王时代五十三年,公元前263年为西南土家先祖——田齐王的祭祀祠;西汉武帝十五年又一土司官改修成泉口铭刹成庙,有山王殿,田齐王殿,山神殿三殿,流传千年,至清代嘉庆年间由于兵乱被损。道光四年又一土司家族科首——田宏君承
德江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新联村小溪沟组。建于清朝中期(具体时间有待考证),为当地刘氏修建,历经数代终建成。该塔共10级,高20余米,呈六角形制,占地面积为15平方米。信息来源:区文广新局枫香溪镇:" 沙溪土家族乡位于县域西北部,距县城22千米。介于东经107°55‘—108°02‘,北纬28°16‘
〖龙泉乡人物〗